分享更多
字体:

60亿补贴热捧节能汽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5 19:57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陈文喜 北京报道

  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世界共识。

  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其中,将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次日,工信部网站正式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该项标准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对此,不难看出国家大力推广节能车的决心。市场人士表示,这是对2010国家安排120亿元专项补贴资金政策的合理延续,60亿元节能汽车补贴资金为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提供了资金保障。而纯电动车技术标准政策的出台,则意味着我国纯电动车产业在提高规范性的基础上将加快发展,并有望在拉动内需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小排量汽车的强心剂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目前汽车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无论是汽车厂商还是消费者,都希望国家能够有新的刺激政策来改变小排量汽车负增长的局面。而60亿元补贴政策的出台无疑给低迷的小排量汽车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在狭义乘用车今年1~4月批发实现正增长的背景下,1升以下车型却表现很差,1~4月实现15%的负增长。

  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量比重已经由2009年的69.65%逐步下降至去年的67.99%。如果将小排量的分界线定义为1.5升,则这一下降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车市增长低迷,1.6升以下车型表现尤其差,因此促进节能车消费和车市增长应该是针对性很强的政策。尤其是节能车补贴的定额方式对微型车的补贴力度相对很大,有利于改善微型轿车严重负增长的结构性危机。

  中信证券预计,按60亿元补贴总额,车均3000元补贴测算,该补贴最多可拉动200万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约相当于2011年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4%。

  申银万国发布报告称,将会刺激狭义乘用车全年销量增速提升1-2 个百分点。而中信证券更为乐观:“预计在政策拉动下,2012年汽车销量增速有望回升至7%以上,乘用车销量增长或超过10%。”

  推进绿色动力

  虽然有人认为60亿元政策补贴到每个车不过3000元,属于杯水车薪,但该举措无疑表明了政府推行节能减排的政策决心,从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经销商对小排量汽车的销售信心。

  实际上,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汽车节能减排并藉此推动车企对产品的技术升级。据了解,工信部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将纳入补贴范围的节能汽车门槛提高,百公里平均油耗指标从6.9升降低到6.3升,并于2011年10月19日公布了仅有49个车型的第七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

  而针对中国消费喜欢尺寸大的豪华车和SUV的消费习惯,国家在2011年底对3.0升以上排量乘用车征收25%~40%税率的高档次消费税,而对3.0升(含)以下车型仅征收1%~12%的消费税。以此来提高大排量车的消费门槛,限制消费。

  不过,较为严格的油耗标准对于车企来说是一道“紧箍咒”。近期排量在1.6升以下车型节能车审核明显更加严格。去年11月1.6升以下排量的新车申报中符合新标准的车型占总量的58%,12月突破到73%,但从今年1月开始的申报达标比例明显下降,2月仅有34%的车型达到新的补贴标准,3月更是低到23%。惨淡的车市对汽车企业盈利能力是较大考验,利润下滑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比例自然会降低。

  “1.6排量以下的汽车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多数都在10万元以下,对购车者来说,补贴3000元还是能够触动其对该范围车型的选择,对销售会有很大的推动。”某自主品牌经销商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

  但也有经销商指出,由于目前上节能汽车推广目录的车型并不多,所以涉及面并不广,对总销量的提升不会太大。“这就看厂家的水平了,如果厂家研发水平高,上目录的车型多,对我们经销商就是大利好。”该经销商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看来汽车行业存在购置税、消费税偏高问题,呼吁针对小排量节能汽车进一步实施减税政策,消费结构引导的效果才能更为明显,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意义更大。

  利好电动车

  虽然补贴车型目录还没出台,但业界普遍认为60亿元补贴政策将对电动车市场推进极为利好。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有望改变发展电动汽车摇摆不定的状态。

  专家表示,节能新能源汽车补贴和纯电动车技术标准等政策的集中出炉,意味着我国决心提高纯电动车产业的规范性,并以此为基础加快产业发展。

  这也是中国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来自世界银行的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在2020年的石油消耗将比2010年高出70%,这将占到届时全球石油产能的16%。如果中国达到与目前美国一样的汽车普及率,其对原油的需求甚至将超过全球产能。因此,中国必须找到另外一条路来推进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电动汽车,中国只能选择推进。

  不过,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今年前4个月的产量总计为8626辆,销售量为10202辆,这在同期全国近480万的汽车产销总量中仅占0.2%。过去两年,中国投入了超过100亿攻关电池技术,但达到量产质量要求的本土电池供应商依然寥寥无几。

  在这种情况之下,政策的大力推动才能有效的让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在中国真正的打来市场。按照5月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争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市场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据记者了解,《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天津清源、东风、奇瑞、长安、上汽等企业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共同参与制定,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标准(GB/T28382-2012)并以2012年第9号公告发布。该项标准将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国家863电动车领导小组组长王秉刚表示,纯电动车产业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中之重,要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完善相关的纯电动车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