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存款“过山车”之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01:3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以前客户经理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放在寻找贷款客户上,现在是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放在拉存款上。”对于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存款荒”,一位国有大行公司业务部人士如此描述银行的境况。

  尽管银行从业人员为揽存、增存出尽奇招,但2011年全年人民币存款仅增加9.6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万亿元,增速放缓至12.69%,与此前十年的平均增速相比下降8.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银行业存款关键时点前后大起大落,尤其是季末和季初的变动如同“过山车”。去年7月和10月存款均在前一个月大幅增长后出现负增长。今年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创下历史高位,4月旋即大幅减少4656亿元。。

  对于银行而言,贷存比就像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随着揽存压力的加大,这把剑亦有随时掉落的风险。“今年银行贷款放不出去的原因,除了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外,存款增长乏力也是重要原因,很多股份行贷存比已接近红线。”上述人士称。

  如若“存款荒”不解,贷存比限制亦不放松,银行业信贷投放将受到约束,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亦或有心而无力。然而,揽存难的背后,更加值得银行业者反思的或许是这一变化对银行业经营和转型带来的挑战。

  揽存奇招迭出

  银行业存款竞争的激烈程度,从近两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或可窥见一斑。

  据统计,2009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不到6000款,2010年突破一万款,发行规模达到7万亿元。而2011年,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23755款,发行规模16.49万亿,同比翻番。截至2011年末,理财产品余额约4.2万亿元,同比增加1.5万亿元左右。

  “发行理财产品已成为各家银行留住和争夺客户的利器。理财产品一般设计成月/季末到期,次月/季初存款再转为理财产品。尽管目前以非保本产品为主,但可计入存款的保本产品比例不断提高,都体现出银行利用理财产品冲存款的意图。”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尽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但仍难以留住一些追求更高收益的大资金。因此监管机构虽三令五申,银行高息揽存行为仍暗流涌动、屡禁不绝。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近日透露,有银行对3月31日存入的1000万元支付8万元当天利息,年化收益率达到百分之好几百。

  实际上,为应付内部考核、外部监管、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等需要,银行业做大季度末或年度末等关键时点的存款可谓奇招迭出。

  银行之前实行过站立服务,虽然没持续多久,但可视为银行揽存压力开始显现的标志。此外,通过饭局公关拿下大客户,月底季末营业厅提前关门避免大客户转出存款都很常见。一国有大行东部地区分行人士称。

  如果说揽存是个体力活,增存则是个脑力活。方法一:将客户的一笔贷款转成存款后作为保证金反复开票贴现,最多能空转十次,存款被虚增放大若干倍。不过,随着流动性收紧,去年票据贴现利率飙升,超出银行的承受能力,不过今年票据贴现利率已经下行。

  年报显示,2011年多家银行保证金存款增速较快,尤其股份行增速多在20%左右,其中兴业银行同比增长106.82%,远高于2009年18.79%;浦发的增速亦较快,同比增长70.51%,而2010年增速仅为15.99%。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保证金存款增速可能不会明显放缓。

  方法二:将同业存款转化为对公存款。“全口径存款包含对公、对私和金融同业存款,但各行对前两者的考核力度远大于后者。为应付考核,季末或年末有些银行就找关系好的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揽点同业存款,直接放进同名对公账户中,补贴点费用,量大时间短,而且相当隐蔽,不容易被监管层察觉。”上述人士称。

  年报显示,上市银行2011年同业存款均出现较快增长。以资金实力最为雄厚的工行为例,2011年,该行同业拆入余额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8%。

  存款增长引擎失速

  考核时点一过,不管是理财产品转化的存款,还是各种方法虚增的存款,都将在完成各自的使命后悄然归位,这或许正是银行业存款屡屡在季末季初大起大落的真相。

  与存款大幅波动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拉存款突然成为银行业不可承受之重。

  存款增长主要来自外汇占款增长造成的货币投放,和由贷款产生的派生存款。而外汇占款和信贷增速放缓是导致存款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海通证券金融组高级分析师董乐称,过去十年我国外汇占款年均增长30.47%,远超同期贷款增速,造成存款增速比贷款增速平均高1.75个百分点。但从2009年开始,外汇占款增速开始明显放缓,2011年增速降到12.31%,低于当年14.35%的贷款增速,当年人民币贷款增速为12.69%,亦低于贷款增速。

  “2011年下半年存款少增2.53万亿元,但理财产品等负债脱媒的因素只能解释2.53 万亿存款少增量的一小半,我们认为热钱外流明显加剧可能是重要原因。”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称。

  “热钱”外流的一个可能佐证是,去年10-12月外汇占款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49、279和1000亿元,而此前仅在2000年12月和2007年12月发生过两次孤立的负增长现象。另一个可能佐证是在港人民币存款快速增长,2010年底,在港人民币存款规模为3149亿元,但到2011年底已经接近翻番。

  外汇占款增加会造成强制性基础货币投放,而央行过去主要采用发行央票等方式对冲外汇占款,因此随着外汇占款增速放缓,亦是在2009年央票发行逐渐放缓。央票余额曾经从2002年的1500亿增加至2008年的约4.1万亿,但到2011年末已大幅降至约1.9万亿。

  与此同时,提高存准率成为央行控制流动性和信贷投放的主要方式。2010-2011年,央行先后11次共上调存准率550个基点,大约回笼流动性4万亿。

  董乐称,上调存准率不同于公开市场操作,它会增加基础货币规模,但可以有效降低货币乘数,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的目的。因此,到2010-2011年,基础货币仍维持较快增速,但M2和信贷供给明显减速了。

  增量贷存比或超80%

  一位股份行计财部人士称,对贷存比的控制在2009年一度放宽以鼓励银行放贷支持经济刺激计划,但随着银行超标严重,此后监管层要求将贴现也计入贷存比,2011年后,监管层进一步将贷存比指标改为日均考核。在此背景下,2009年信贷增长近10万亿后,2010年增长7.95万亿元,2011年信贷增长下降至7.47万亿。

  外汇占款和贷款增速两大引擎均失速,存款增速自然也一再放缓。2011年存款单月增速从3月的最高值18.3%下降到11月的最低值12.2%,其中7月、10月存款负增长。

  2012年前两月,银行存款增速仍然缓慢,尽管3月增加2.95万亿元,创下历史高位,令一季度银行体系内的人民币存款增加3.76万亿元,但4月再次大幅减少4656亿元,印证了3月暴增的存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虚增。

  存款增长的蛋糕变小,而各家银行却还想维持原有份额甚至更大,便导演出银行业存款整体增速放缓中剧烈波动的“大戏”,且刚刚拉开帷幕。

  金麟称,中国的低贷存比时代将逐渐终结,存款将进入相对稀缺时代。

  国内热钱的大规模流入始于 2003-2004年。金麟估算后认为,八九年来,国内热钱积累至少5.9万亿。若这些热钱发生趋势性外流,对外汇占款及存款增长的影响会非常大。

  历史数据显示,2000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存比曾接近90%,后经持续核销不良贷款(超过2万亿)及外汇占款持续高增长导致存款多增,增量贷存比维持在65%左右,才使得2005年后贷存比降至75%以下,此后维持在65-75%之间。若未来热钱不再流入,外汇占款增速下降,2012年的增量存贷比将达85%,未来存贷比将不断上行,并将进而导致存款的现金流将不足以支持信贷的增长。

  贷存比对信贷投放的制约已经显现。今年连续数月出现月初新增贷款为零甚至为负、月末几天突击放贷的情况,恰好与月初存款回落、月末存款冲高的情形吻合。

  上述国有大行公司部人士称,今年放贷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贷存比限制,“虽然大家都在说贷款有效需求不足,这确实是个原因,但不能忽视存款增长乏力已经导致很多银行的贷存比接近红线,即便有需求也放不出去。”

  “不论是贷存比还是准备金率在2012年都有放松的要求的话。若不能马上取消贷存比监管也无法放宽75%的监管要求,我们建议贷存比公式恢复至2009年之前,即剔除贴现。”金麟称。

  不过,业内人士多认为,贷存比是写入商业银行法的,要修改并不容易。“随着银行经营更加市场化,对贷存比的考核可能会逐渐淡化,但短期内应该还不会取消。”上述股份行计财部人士称。

  这意味着对于银行而言,中期内揽存难以及存款大幅波动还会是常态。不过,按照国外银行的发展轨迹,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对于存款的依赖会逐渐降低,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会通过发债和同业拆借解决,中国银行业目前面临的存款压力也会随之消失。

  “这会是中国银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但这必然要经历较长的阵痛期,至少这两年我们还是要为存款忙。”上述国有大行公司业务部人士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