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积极关注全球金融统计新动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0 05:43 来源: 金融时报

  牛娟娟

  记者牛娟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总结教训、发现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话题,其中,统计数据的缺失引发了各方高度关注。日前,在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举办的“G20应对数据缺口区域会议”上,与会专家就本轮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金融统计数据缺口问题及近年来各国的应对措施进行了介绍,并对全球金融统计发展前景给予了重点关注。

  应对数据缺口成为全球课题

  “事实上,每次金融危机都会对金融数据提出新要求,加之当前金融市场变化很快,这也给金融统计数据提出更多要求。”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部副司长RobertHeath表示。

  他进一步介绍说,危机后,G20指出了金融统计数据缺口方面的问题,并从金融部门风险累积、跨境风险传播、国内经济应对冲击的脆弱性以及增强官方统计沟通等四方面提出了20条建议加以应对。国际上还为此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间组织,来为弥补信息缺口提供建议;此外,PGI网站的建立,也是全球金融统计合作的一大成果,目前该网站浏览量大,受众分布全球。

  在谈到我国情况时,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介绍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统计面对经济转轨的挑战,不断探索发展,目前在理论框架和概念上基本与国际接轨,建立了涵盖货币信贷、金融市场、资金流向、企业价格等内容的统计数据体系,金融统计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为国民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但是,中国当前金融统计也面临挑战,迫切需要根据形势发展建立一个全面、统一、协调、敏锐的统计体系。

  积极妥善引入新指标

   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阮健弘表示,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对数据缺口问题均给予了关注。过去,中国金融体系比较单一,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进行融资。但近年来,中国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同时,直接融资占比日益上升。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

  因此,在充分考虑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可得性、可测性、可用性及其与宏观调控最终目标相关性的基础上,中国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框架及资金流量核算原则,开始编制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总量指标。

  “该指标编制并公布一年多来,在对政策制定和市场引导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个很好的总量指标。”阮健弘表示,“这个指标的确立首先让决策者和市场参与方认识到融资是可以多元化的这一观念,有助于促进直接融资渠道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助于推动宏观经济管理进一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由于这一指标涵盖机构范围更为广泛,从而更有助于反映整个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实际支持状况。”

  金融统计标准不仅是构建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的保障,其落实工作也有助于金融机构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论坛还对中国近年来金融统计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据了解,我国目前已发布20万家机构的统一代码;就存款、贷款、理财等业务发布了标准,并着手在此基础上编制金融概览。

  与会专家表示,金融概览是金融业合并的资产负债表,是编制和分析主要金融总量指标的基础。当前,我国应抓住良好条件和有利时机,开展编制金融概览工作,为建立完整的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奠定基础。同时,应继续完善制度建设,推出决策急需的专项统计。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统计监测。做好经济分析和预测,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及时监测经济增长、货币信贷和国际收支等主要指标,深入研究金融调控政策效果。

  加强国际间金融统计交流合作

  来自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日本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的与会专家分别就该国在获取存款类机构数据、影子银行数据、完善房地产市场统计、建立统计标准、如何平衡现有统计资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和交流。

  “就全球金融统计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将更加关注全球关联度和全球稳定性评估这两方面。应积极落实G20有关要求,加大对跨境风险敞口的统计,希望加强国际间和各国间统计部门的交流和合作。”RobertHeath表示,“这也将有利于全球金融协作和金融稳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