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菲外长会晤谈克制 美借黄岩岛事件封堵中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0 10:36 来源: 中国经营网

  5月28日,国防部长梁光烈在金边应约会见菲律宾国防部长。这是自4月10日在黄岩岛发生冲突以来,中菲防长的首次会面。

  中菲外长会晤谈克制美借黄岩岛事件封堵中国?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5月28日,国防部长梁光烈在金边应约会见菲律宾国防部长。这是自4月10日在黄岩岛发生冲突以来,中菲防长的首次会面。

  梁光烈指出,此次黄岩岛事件完全是由于菲军舰在黄岩岛海域武力袭扰中国渔民引起。希望菲防务部门和军队以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谨言慎行。菲律宾防长表示,双方均同意中菲应避免挑衅性行动。

   梁光烈:望菲军队谨言慎行

  据新京报报道,梁光烈指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存在任何争议,此次黄岩岛事件完全是由于菲军舰在黄岩岛海域武力袭扰中国渔民引起的。菲方在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做法,使事态复杂化。中方要求菲方切实尊重中国主权,不要再采取使事态更趋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希望菲防务部门和军队以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谨言慎行,以实际行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美联社28日说,这是中菲两国自4月10日在南海发生冲突以来,中菲防长的首次会面。加斯明在会晤后告诉记者,双方均同意,中菲应避免挑衅性行动,并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菲律宾称正考虑全天候部署黄岩岛方案

  菲律宾GMA新闻网29日引述菲外交部发言人的话称,黄岩岛附近海域的中国舰船数量已经从上周高峰时期的92艘下降到目前的35艘。与此同时,菲安全官员称,菲在黄岩岛附近的两艘政府船只将因台风季节的来临撤出该海域,但菲方正在考虑全天候部署黄岩岛的方案,“我们不希望美济礁事件出现在黄岩岛”。

  《菲律宾星报》称,中国1994年在美济礁上以修建渔民庇护所为由,在菲方无监视的情况下建造了重兵把守的多层面军事建筑,并配备了先进的通信设备。

   中菲‘破冰’为时尚早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认为,中菲军方高层进行正面接触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目前中菲黄岩岛对峙一事还未见转机。“两边有对话比没对话好,但现在提‘破冰’还为时尚早。”

  5月28日,国防部长梁光烈在金边应约会见菲律宾国防部长。这是自4月10日在黄岩岛发生冲突以来,中菲防长的首次会面。

  中国29日还宣布成立远洋渔业协会。据悉,截至2011年末,中国远洋渔业企业已达116家,远洋渔船1628艘,远洋渔业年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115万吨、126亿元。

  另据东方早报报道,中国与柬埔寨28日签署了一项军事合作协议。中方将提供柬方1.2亿元人民币(约合1900万美元),用于援建柬埔寨皇家军队所使用的军事医院及军事培训学校,而柬方则将继续调派军事训练人员前往中国。

   美借黄岩岛事件封堵中国?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南海海上大局虽总体稳定,但岛礁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近年来却渐趋升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国家海洋战略尤其是南海战略缺失”,中国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员任怀锋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呼吁,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关系,从国家战略高度看南海问题,在国家海洋战略框架下尽快制定和实施中国南海战略。

  任怀锋分析,中国正处在由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大国的过渡阶段。目前,尽管中国的利益已遍布全球,但维护利益的手段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历史发展看,在从地区性大国上升为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一个崛起的大国必然走向海洋,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国际体系的调整将最先反映在海上利益边界冲突上,由此中国在东海与南海面临的海洋争议突显;再者,美国已将战略重心转移至亚太,新军事战略剑指中国,西太平洋海权争夺日趋激烈。

  他进一步分析说,一来中国对外贸易的90%要通过海上,为维护海上安全要发展海军,导致海上安全格局变动,欧美等传统海上强国必然关注中国将怎样通过海洋实施“走出去”战略;二来面对崛起的中国,周边国家在通过出口争取中国市场的同时,在海洋利益等方面与中国发生碰撞,于是将区域外国家引入南海借以牵制中国成为一些国家的战略选择。

  “因此,南海问题不过是中国从地区性大国迈向全球性大国引发矛盾的集中表现而已,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是必然要发生的。黄岩岛事件的发生,背后是某些区域外大国将菲律宾作为在东南亚进行战略布局的一枚棋子,其根本目的是把中国封锁在第一岛链内,通过控制区域海权来封堵中国从海上实施‘走出去’战略。”

  5月28日,国防部长梁光烈在金边应约会见菲律宾国防部长。这是自4月10日在黄岩岛发生冲突以来,中菲防长的首次会面。

  任怀锋说,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说明顺应中国国家利益全方位拓展的趋势,从全球战略格局高度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战略,是维护和延长中国战略机遇期的重大举措。

  他表示,制定国家海洋战略牵涉到国家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有“顶层设计”,从理念、目标、重大原则、战略手段、决策机制安排、能力建设等方面全方位考量,其中包括成立“国家海洋事务委员会”统筹海洋事务,改变现在在海洋行政管理方面政出多门、多重执法、职责不清的局面。

  任怀锋建议将南海战略的制定作为国家海洋战略试点,针对中国岛礁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渔民被抓扣的权益损害现状,南海战略目标一方面是维护中国合法海洋权益;针对区域内外联手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渲染“中国威胁论”、强化区域军备危及地区安全的态势,南海战略目标另一方面是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战略原则应是维权与维稳相统一,要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国防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军事与外交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

  他特别建议充分发挥海南在南海维权中的作用,比如明确全国人大已授权的南海管辖权之实质内容,包括细化管辖权、开发权、参与分配权、行政建制权、海上统一执法权等。

  “南海战略的制定,已经到了主观有意愿,内外客观条件具备的迫切阶段了。” 任怀锋说。(编辑 谢振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