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绣”出锦绣山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01:44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石丽平(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公司是以“松桃苗绣”为民族自主品牌的一家小微型企业。成立于2008年,现有正式员工11人。
搞文化产业不同于办其它企业,不仅见效慢,而且需要时间的积累。为了了解中国最完整最纯粹的绣文化,我深入山区调研,搜集资料。由于当地大部分山区都不通公路,为了详细记录不同的绣种,我几乎踏遍了所有的苗寨,徒步走了3万多里路,还带出来了几位不懂汉语,却真正传承了苗绣艺术的老绣娘。
为了培养员工,公司自成立到批量投产的2年中,员工们绣出的次品就达3800多件,我不让卖也不让丢,至今保存在公司的库房里,作为对每一名员工学习培训的实物教材。产品质量对于小微型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的生命力。要做优秀的产品,必须高标准严要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我们成为中国第一家建立刺绣行业标准的企业,把“松桃苗绣”的几十种绣法完美结合,最终打造出从精品到珍品,甚至绝品的“松桃苗绣”民族品牌,并建成了武陵山区域的苗绣基地。
2011年5月,“松桃苗绣”中的“苗族花鼓舞”刺绣系列作品,被中国外交部定为外交礼品,“松桃苗绣”也成为贵州旅游的商品名牌。
作为小微型企业,市场导向和定位十分关键。这些年来,我们把精益求精,以高端市场覆盖中低端,作为“松桃苗绣”的市场定位,最终赢得了成功。
现在,我们公司已经拥有自己独立的染料和桑蚕基地600多亩。通过对应聘人员的考试、培训和上岗把关,建立人才资料库,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灵活就业模式,实行了“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的薪酬模式,成功带动了28个乡镇3100多名妇女同胞就业。
现在松桃苗绣已经漂洋过海,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我觉得只有是民族的,才是国家的,才是世界的。文化产业需要参与和分享。作为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微型企业,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帮助,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等方式,我们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不断地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