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谭浩俊:独董独董,既不“独”也不“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06: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日,北大经济学一级教授、2005年入选首批“长江教授”的邹恒甫连续炮轰独董,直指张维迎、蔡洪滨、陈志武、吴敬琏等知名经济学家。而相关人员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这些被炮轰的经济学家所担任的“独董”一职,除了报酬是真实的,其他都是有名无实。面对这些年银行滥发贷款、乱向客户收取各种费用、信贷结构严重失衡等问题,被点名炮轰的几名独董“独立”地提出过多少“懂事”的建议?

  以张维迎为例,这些年其发飚、炮轰的音量并不低。但是,他何时炮轰过银行呢?那是因为,银行每年都在源源不断地给他的个人利益账簿上增加新的记录。老话早就说过,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他能有底气说银行吗?

  事实上,中国的“独董”制度已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配套,也不是企业决策体系的补充,而成为了滋生腐败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土壤。就连身居“独董”圈的经济学家巴曙松、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傅蔚冈等,都强烈呼吁废除独董制或对独董制进行改革。

  类似现象,在中国的央企董事会管理制度上也相当普遍。绝大多数央企的“独董”,要么是像张维迎这种既不“独”也不“懂”的“学院派”,要么是国家部委升官无门、转向挣钱的“官场派”,要么是从央企领导岗位退下来的“企业派”。

  对“官场派”而言,他们本从事与经济关联不大的行政工作,让他们担任“独董”这样的角色,实在是难为他们了。但是,看在钱的份上,他们又都十分乐意地接受这一新的工作。

  至于从岗位上退下来,再到其他央企担任“独董”的“企业派”,哪个不与现任岗位上的老总们有几分交情,让他们去“独董”,能“独”能“懂”吗?

  摆在“独董”制度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改革,通过“独董”评价、评估、问责、终身禁入等制度的建立,增强“独董”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名誉意识;要么废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考虑恢复。不然,“独董”制度将严重干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影响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社会的公平,成为越来越严重的腐败平台。(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维护独董合法权益

  先给“分析师系”独董一个舞台

  一些“独董”为何让人读不懂?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