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洲杯来了,也别忘了看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13:19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沈梦捷 制图 刘京

  股语云“6月股绝”,听来不太吉利,但今年6月的股市还真有很多“困扰”。除了6月17日即将召开的希腊议会大选是股民心头大患,大型体育赛事的接连登台也令A股“分心”。

  本月9日,欧洲杯即将揭幕。紧随其后,伦敦奥运会将在7月27日隆重上演。在球迷欢欣鼓舞的同时,“逢大赛股市必跌”这一全球股市流传甚广的魔咒,今年会否令A股再度“中招”?炒股还是看球?这是个问题。

  不过,大盘虽在赛事举行期间表现多低沉,却掩不住与赛事相关的概念股的走势与热炒。根据市场多年惯例,“喝啤酒”、“买纪念品”、“看电视”三大概念正成为球赛期间最热的炒作板块。

  大赛期间A股多下跌

  最近几年,中国股市有一个“逢大赛必跌”的规律。虽然引发市场波动的原因多样,包括外部经济环境以及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但赛事期间对A股来说是“魔咒时间”却难以掩盖。

  根据同花顺 iFind系统数据统计,2000年至2011年,逢世界杯、奥运会、欧洲杯和亚运会四大赛事举办的12个月份之间,上涨月份仅4次,下跌月份有8次,下跌比例为66%。

  最近4年来,A股已连续4次在大赛事月份出现下跌,且跌幅较深。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上证指数下跌13.63%;2010年6月世界杯期间,上证指数当月下跌7.48%;2010年11月亚运会举行当月,上证指数下跌6.33%。

  据了解,央视对欧洲杯的全方位报道始于2000年,欧洲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也从那年开始。此前的1992年、1996年和2000年,欧洲杯期间A股均是上扬表现。可以说,欧洲杯等大型体育赛事对股市的影响不容忽视。

  事实上,股市对重大赛事的敏感,并不只体现于中国资本市场。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数据表明,世界杯举行当月往往会有较普通月份更低的收益率。在过去14届世界杯举办的月份,仅有三次市场是上涨的,而举办当月的历史平均涨幅为-1.65%,显著低于过去 56年来 6月的平均涨幅0.31%。

  多因素困扰6月市场

  有分析人士认为,重大赛事的举行极大地吸引了球迷投资者的注意力,基金经理们也可能放下手中的报告而关注各支球队的进球、积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个市场的交投活动陷入短期低迷。

  究竟有多少投资者深陷欧洲杯?有机构人士表示,其身边操盘手同事中不乏热情高涨的球迷。 “十人中有两三人每逢赛事必看。以前遇重大赛事,经常看到这些球迷操盘手白天没精打采地看盘。会不会影响工作,说不清楚。 ”

  一般来说,熬夜看球,白天看盘就会分心。从本届欧洲杯赛事的时间安排分析,小组赛十分密集,6月9日至20日共有24场大战,其间没一天空闲,平均每天两场,直到1/4决赛后密度才有所降低。总共31场比赛,大多安排在凌晨0~5时左右,这对看球者的体能消耗过大,特别是一天两场小组赛更是耗时长达5个小时。

  排除欧洲杯对股市的影响外,A股市场本身也有“五穷六绝”的说法。

  从目前市场来看,“五穷”基本已应验。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在欧洲杯举行的6月,A股可能还维持震荡。 6月17日希腊议会将进行重新选举,欧债危机到了关键时刻;美欧经济指标显著下行,市场对于美欧央行推出新一轮货币刺激的预期加强,如果欧美很快再做货币刺激,对A股影响将偏负面。

  全球经济形势的未来正变得更加不明朗,现在就判断大盘即将复苏还为时尚早。当然,不排除尽管在外界经济形势并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国内政策的进一步放松。

  综合分析师的观点,虽然大赛“魔咒”没得到科学验证,但对于稳健型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空仓持币,毕竟这样避免了可能的风险,看球也能安心。

  体育产业股最靠谱

  每逢重大体育赛事,总会带动相关产业活跃,与之最密切相关的体育产业无疑最受关注。

  伦敦奥运会开幕在即。去年1月10日,2012中国奥委会票务及接待服务类别供应商正式对外公布,中体产业和凯撒旅游联合成为2009~2012中国奥委会票务及接待服务类别供应商。

  中体产业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是体育产业中的“国家队”,在竞赛组织、场馆经营等业务领域具有行业主导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奥委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票务与接待合作伙伴。消息公布后的两个月,中体产业累计涨幅超过10%,在当时的弱市中可谓走出小阳春。

  同样,欧洲杯临近,受益于票务销售、体育咨询等概念,中体产业从4月到5月底,涨幅已超过36%。此外,探路者作为A股为数不多的体育用品类股票,近期也出现走强趋势。

  啤酒股6月迎来好时机

  “喝啤酒看球赛”已成广大球迷在欧洲杯、世界杯期间的规定动作。比赛期间,A股市场的相关消费行业明显趋于景气。

  这种效应已经显现。昨日在大盘如此凌厉的跌势之下,啤酒板块依然坚挺,除重庆啤酒,啤酒花、青岛啤酒、惠泉啤酒逆市上涨,其中啤酒花涨1.96%,珠江啤酒、燕京啤酒虽然下跌但依旧强于大盘。

  啤酒股因欧洲杯走强的原因听来总有些不靠谱。其实,随着盛夏将临,啤酒消费迎来旺季。中信建投认为,今年一季度由于天气回暖较慢,行业销量整体增长不振,但作为淡季对全年业绩影响不大。随着气温回升,二、三季度啤酒业进入旺季,伴随成本下降、集中度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也有分析指出,“十二五”末啤酒销量可达6000万千升,总量增长约26%,年均复合增速在6%。随着夏天啤酒消费旺季的到来,啤酒板块有望明显强于大盘,投资者可关注小市值啤酒品种和资质良好的中大市值啤酒股。

  对投资者来说,已上市的啤酒企业,更大规模、更大定价权、更少费用是行业实现超越增长的动力,如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在整合大流中,对金威啤酒等地方性品牌的并购机会带来的事件驱动型股价提升,也值得关注。

  金融消费股最抗跌

  除了直接与比赛相关的股票,另有人士表示,因球赛拉动的其它领域消费,同样值得关注。例如批发各种体育赛事相关用品的小商品城板块,与赛事转播、信息传递有关的广告、传媒类板块等,都有可能受益。

  股市还有赛事期间 “金融酒类抗跌、有色煤炭堪忧”的说法。统计显示,在过去重大赛事发生月份当中,表现最好的是金融板块,12次中有5次位列涨幅最高或跌幅最小板块之列;表现次佳的是食品饮料板块。表现最差的是煤炭板块,12次中有2次位列跌幅首位,平均股价变动幅度为-6.19%;其次为有色板块,其平均股价变动幅度为-7,17%,高于煤炭板块平均跌幅。

  对此,资深投资人士指出并非偶然。金融板块的抗跌,主要是由于其一直属于机构的持股对象,因而在大市杀跌过程中难免有机构护盘以避免大跌;食品饮料板块则属于传统的防守型投资,基本面和业绩都较确定,属于熊市的首选品种。至于有色和煤炭则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业绩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通常有色煤炭是牛市领涨而熊市领跌,股价波动也相对较大。

  市场人士强调,考虑比赛时间不长,当大市下跌时,整体板块实际上处于很大的系统性风险之中。因此,即使板块有行情,也往往是波段的,散户不宜盲目追涨,要结合对个股基本面的分析。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