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广西资源县10亿元推进城镇化建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6 22:19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彭丽芳

  通讯员 刘伯浩报道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广西资源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在规划建设中注重围绕“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作文章,在规划上注重突出旅游因素在城市建设中的定位,并充分展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紧紧围绕生态特色,着力打造具有桂北风情的旅游文化名城。

  城市建设彰显民族风情与生态旅游

  按照自身实际,资源县确定了“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思路,在推进城市建设中,紧紧抓住“生态”和“旅游”两大优势不放松,以城北新区为龙头,以中峰、车田、梅溪、瓜里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城在林中,屋在树中,人在绿中”的建设思路,努力建设更加适宜人居、消费、创业的生态县城、文明县城。

  为体现丹霞地貌的独特优势,资源县建成了山水互相映衬的丹霞山城,为旅游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保护生态环境,该县坚持“因地制宜抓城建”的原则,依山而建、环水而修,在城建中凸显自然、生态的特质。在市政设施建设上,着力在提高旅游档次,提升旅游游接待综合功能上下功夫。先后实施了县城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并率先实现城区管网全部下地的目标。先后建起了盛源、丹霞温泉大酒店等四星级宾馆,其中县城丹霞国际大酒店、天门山景区宾馆等五星级标准的宾馆也在进一步的筹建当中;安厦集团投资1.5个亿,占地10余亩的城北商贸城建设初具模形。与此同时,还加紧推进景区沿线的乡镇的特色小城镇、村镇建设,富有民族风情的浪田瑶寨民居改造和梯级滚水坝防洪堤建设已初显成效,梅溪福竹、车田石山底、两水两河口和中峰井头等农家旅游村镇建设也在大干快上实施当中,随着以人文旅游为主的丹霞温泉度假山庄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大,已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乡镇村屯辐射的旅游村镇建设格局。

  群众文化设施渗透民族文化魅力

  每年的农历7月14日晚上,资江风雨桥段是最热闹的地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风雨桥上人头攒动,行人如织。闪烁的霓虹灯勾勒出的风雨桥雄与江上的河灯、礼花相映成趣,蔚为壮观。这是资源县坚持围绕旅游抓城镇的建设理念,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凸显文化元素、增添文化气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资源县坚持把城镇化建设提升文化档次结合起来,始终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富有桂北风情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充分发挥项目带动战略,打出一整套城建“组合拳”,拉开了彰显文化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该县把桂北民俗文化融入城市建设中,经过精心规划和建设,总投资2亿元的桂北民族风情街已初展风姿。在风雨桥漂放河灯域则建起与之相匹配的河灯文化长廊、在主要沿江地带建起了休闲长廊,在红提产区则建起了红提长廊,生态文化长廊建设为该县文化建设添上靓丽的一笔。到目前为止,资源县已建成了风雨桥、文化宣传大楼、民族会议中心、休闲广场、健身馆、少年宫等十大文化设施,城北田径场和体育馆也在建设当中。据统计,资源县先后共实施投资在百万元以上的大型城建项目近40个,总投资额达10亿余元。

  围绕产业布局推进中心集镇建设

  看中峰乡的红提长廊、赏车田乡万亩西红柿,成为近年不少游客到资源必不可少的行程,该县各乡镇的支柱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峰的红提、车田的西红柿都已成为亿元产业,“别墅村”、“红提园”成为这些支柱产业兴起后给群众带来生活变化的代名词。这是资源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推进中心集镇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资源县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做到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特色经济为基础并与之融为一体的城镇化建设之路,城镇化建设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该县在现有小城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强化优势,突出发展特色,把中峰建设成综合工业发达、辐射力强的经济重镇;把梅溪建设成为旅游及矿产品加工、湘桂商贸物流转换中心集镇;把车田建设成为旅游、农产品加工贸易的特色中心集镇,并向其他乡镇辐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全县城镇化建设水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