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命换钱”的机会成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7 15:41 来源: 北京晚报财迷小姐:
也许你会觉得,这封信和“理财”没有什么大关系。其实我给你写信也是因为想倾诉一下,因为解决我的问题必须彻底改变生活状态,但至少在目前这还不太现实。
上礼拜,一位认识了18年的好朋友去世了,这让我震惊而备受打击。他在我们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大忙人”,年薪总有个二三十万;“没时间,压力大”经常挂在嘴边。有时候我能看到他夜里三四点钟发微博(http://weibo.com),大抵都是抱怨还在加班熬夜。虽是好朋友,但近年来我们很少有见面的机会,每次偶遇都感觉他行色匆匆;就连哥们儿结婚也只来得及跟新人喝杯酒,塞了个红包就又直奔机场。
朋友才35岁,却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被诊断得了恶性肿瘤。病魔来势汹汹,不过数月之间就让人从个帅小伙变得形容枯槁。但即便如此我也没想到,自己已经到了要面对同龄人猝然离世的人生阶段。他去世后,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他太累了”,紧接着的一句就是“拿命换钱,何必呢”。
可是财迷小姐,“拿命换钱”也正是我目前的生活状态。我在一家电子商务企业任职,这个行业是出了名的累、压力大,事无巨细都要操心。整组人加班到夜里两三点是家常便饭,时不时还要陪客户吃饭喝酒出差,一套策划案改出十几个版本还没通过的情况并不鲜见。薪水虽不少,但仔细算来,这份工作已经占用了我几乎全部的生活时间——牺牲家庭、爱好和休息的付出是否真的划算?
女儿已经两岁了,我陪她的时间却寥寥无几。出差久了爱人挂念也抱怨。长期没有时间探望父母,心里愧疚。偶尔看到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我都会油然而生一种艳羡的感觉,渴望能抛开一切,找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静静发呆。
期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跳槽?不敢,重新开始没那么容易,毕竟家庭经济的重担在肩。朋友去世后,我给自己购买了高额的保险,也没有缓解内心的不安定感。忙到什么时候算头呢?我给自己做了个二十年的长期规划:二十年后,还清房子的贷款,送女儿出国留学,也许那个时候我就能松一口气了吧。
这些心里话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人前我总是保持神采奕奕的状态。谢谢你的倾听。
读者 城中
城中 你好:
你的来信文字优美,财迷小姐读出了很多辛苦、疲惫和欲言又止。
“拿命换钱”是否划算?这似乎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还取决于许多环境因素。你的朋友英年早逝,大家扼腕痛惜,认为用健康和生命来换取高薪“不值得”;但如果悲剧没有发生呢?在他离世之前,很多人对他这样的忙碌甚至有些羡慕吧,毕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换取高薪,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还是“有所值”的。
究竟是否值得,财迷小姐想和你探讨“机会成本”的问题。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讲,“机会成本”这个概念范围很广,用比较感性的方式总结,可理解为“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假如把你的精力和时间看做一种资源,你选择将其大部分甚至全部投入工作,那么因此而放弃或妥协的种种,都可以算作你的“机会成本”。
你的工作值多少钱,某种程度上可以用职位高低、工薪水平来量化。但是,无论这个数字有多巨大,你是否愿意为了它而甘愿冒着失去“无价之宝”的风险?——我所说的“无价之宝”包括温暖的亲情,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记忆,还包括健康的身体,平静温和的心态。付出这样高昂的代价,换来完成“二十年远景规划”的经济收益,是否真值得呢?
财迷小姐希望你能和家人多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你爱人也有她自己的“二十年规划”:房子不需要那么大,贷款不要那么多;孩子也不见得一定要出国留学,但一家三口人健康平安地生活在一起是最重要的。总之,去找到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并为之付出,才能活出一段“值得”的人生吧。
压力与动力间摇摆的财迷小姐 J202
制图 吴薇 H114
财迷小姐邮箱
caimixiaoj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