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期限,期限,还是期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03:4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秦伟

   清晨,瑞士银行(UBS)投资产品及服务董事总经理Scott Gregory Wehl呼吸着香港九龙的晨雾,直上环球贸易广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早上10点,Scott所在的人民币业务委员会将召开每月一次的例会。

   开会所需的资料Scott早已准备好,走进会议室,香港办公室的委员会成员都已到齐。UBS在日本和新加坡的同事在电话另一端就位后,会议正式开始。

   “我们这边最近会发行一批债券,财富管理部门有没有客户有这方面的需求?”多数时候,投资银行部门的同事总能带来一些新东西上会“推销”。

   当然有些情况下,财富管理部门也会介绍自己有客户需要做某些特定的大宗交易,询问投资银行部门有没有可以合作的机构客户。

   与其说是电话会议,这更像是一个经验和机会的内部交流会。

   近两岁的委员会,集结了UBS各部门在人民币产品上的优势。例如,UBS的资产管理部门可以提供多种人民币基金,包括人民币固定收益基金,以及人民币多样化(diversified)基金(如QFII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而投资银行部则在点心债及企业贷款等领域比较活跃,可以分享合作的信息。

   人民币业务委员会成立以来近20多次的跨部门例会,让不同部门分享各自客户的信息(除了那些按规定不可越墙的机密信息),相互挖掘合作机会。

   Scott对此颇为欣慰,他认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是UBS跨部门合作的典范,“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了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部门的主管,(委员会)与其说是(人民币业务的)的监管者,更像是一个助推器。”

   银行内的合资公司

   中国人财富爆发式增长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让香港成为财富管理业务的天堂。

   “财富管理是瑞士银行最核心的业务,所有其他部门的服务都围绕着财富管理客户的需求。”Scott说,这是UBS“一个银行”(Integrated bank)口号的最好释义。

   Scott所在的人民币业务委员会,只是UBS内部合作的一个小缩影。

   UBS内部有一个特别的部门——投资产品及服务部(Investment Product and Service,IPS),集合了来自投资银行、全球资产管理,以及财富管理和瑞士银行(Wealth Management & Swiss Bank)的精干力量,为财富管理的客户提供投资意见和产品解决方案。

   “这种合作,就像一个合资公司。”IPS的跨部门合作,在Scott看来就是这样如此简单的一个比方。

   在IPS的联接下,三大部门虽然依旧独立,但如何做好财富管理成为了他们的共同目标,这让跨部门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部门利益冲突找到了解决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将客户个人的投资资金流集合,IPS可以创造出机构规模的投资资金流,使财富管理的个人客户获得投资于机构投资产品的机会。

   统一的“生产车间”

   不仅仅是统筹者,IPS也是UBS投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车间。比如,财富管理部门的职员利用全球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部门提供的投资信息、产品及服务,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建议,订制系统性投资策略。

   “(投资建议)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实际需求而定,最重要的他们期望的回报率、投资期限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对于回报率而言,Scott以离岸人民币投资为例,如果客户相对保守,其可能的投资方向就是人民币存款或人民币债券(点心债)等;如果客户更希望看到财富增长,而不是单纯分散汇率风险,那可做一些风险相对高的投资,如人民币结构性产品。

   可选投资范围的大小,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期限。Scott解释,如果投资期只有一个月,客户可能只能考虑做一些低风险的相对简单的投资产品;投资期越长,客户的选择就会越多,对于一些能够接受长期投资的客户来说,就可以尝试结构更为复杂的高风险产品。

   去年3月,UBS又新增了首席投资办公室(CIO)——与IPS、全球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部门密切合作,监督UBS的全球投资策略和政策,并直接向财富管理执行总裁汇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