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助推经济稳增长我国民间投资再起航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08:42 来源: 金融时报

   见习记者陈兰君子从2005年第一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非公经济36条”发布,到2010年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再到近期各部门陆续推出的民间投资具体实施细则,政府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越来越密集。民营资本的春天真的来了吗?民间投资的路又在何方?

  政策合力打造民间投资的春天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国家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密集出台。4月13日,交通运输部出台意见,强调将从投资领域、投资重点、投资服务、投资管理四方面进一步鼓励民资进入交通运输领域。5月18日,铁道部发文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5月21日,卫生部下发通知,明确指出社会资本可以按照经营目的,自主申办盈利性或非盈利性医疗机构。5月25日,国资委明确提出14条具体意见,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同日,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通知,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和再融资,鼓励民间资本参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紧接着,5月26日,银监会的实施意见明确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与其他资本遵守同等条件。

  民间投资一直在我国国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就业的60%至70%,GDP的50%,税收的45%,都是由民间投资创造的。投资增速也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普遍要高6%-10%左右。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指出,如果有更完善的投资者保障,有更安全和更具活力的投资领域的话,民间资本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发挥决定性作用。

  打破行业垄断鼓励民间投资

  数据显示,目前大型民企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点中占3.6%,在教育中占12.3%,在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中占11.8%,在金融业中占9.6%,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占7.5%,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占6.6%。而对于民企来说,由于融资渠道狭窄所带来的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是长期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专家认为,面对这一现状,鼓励民间投资,打破行业垄断,已成当务之急。

  要想实现经济的转型,技术的升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民间资本当是其中最为活跃、最有力量的因素。民间资本的进入有助于提升投资效率,维持市场的活力,保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实,为鼓励民间资本健康发展,我国早在2005年就颁布实施了《关于鼓励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但因其中一些政策措施并未落实到位而备受诟病,特别是在市场准入方面,该意见明确规定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但在当时的80个行业中,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却只有41个。2010年5月,我国又颁布实施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但贯彻工作依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金融、能源等重点领域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为克服困难,让民间资本更加实质性地成为市场上有活力的力量,最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已经有了大胆尝试,步伐显著加快。然而,垄断性行业的“玻璃门”、“弹簧门”仍然存在,阻挡前进的脚步。记者走访时发现,大量的民间资本都在急于寻找出路。面对巨额的民间资本,民企老板为何如此谨慎?专家认为,一方面由于行业的垄断性,让民间资本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行业的复杂性也让民间资本望而却步。

  “要想使其真正进入垄断行业,就必须给其一个干净、透明的营利预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有预期明确,才可能使民间资本积极投入到项目中。同时,降低门槛、放松管制,加大金融、税收支持,让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转型当中真正发挥作用。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各部委应尽快完善鼓励民营资本的投资细则,真正让政策落到实处,把投资空间更多地让给民营资本,而不是简单的国退民进,让更具活力和效益的民营资本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打开投资空间,给民营资本提供多方位的投资机会,中国经济才有可能更有效率,更健康,民间投资的春天才不会昙花一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