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央行发布2011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21:06 来源: 央行网站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发布《2011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2 年6 月8 日

  内容摘要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国各地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各地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2.8%、14.1%和12.5%。

  2011年,各地区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比上升,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创1985年以来新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消费的地区、城乡差距继续缩小,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快于东部,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投资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外贸进出口平衡发展,贸易顺差连续三年下降,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强劲。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再创历史新高,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继续加快。各地区企业“走出去”战略扎实推进,并购领域更为广泛。跨境人民币业务从经常项目扩展至部分资本项目。三次产业发展势头总体良好,农业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中西部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继续以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步伐,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对全国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地区节能降耗和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地区金融业继续稳健运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继续增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有所放缓,中西部地区单位存款保持较快增长。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建立并不断完善,稳健货币政策成效逐渐显现,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水平回归,投放节奏更加均衡,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稳步提升。各地区“有扶有控”信贷政策落实有力,贷款主要投向“三农”、小微企业、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前三季度贷款利率稳步上行,第四季度有所回落,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机制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加快。证券保险业平稳发展,期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直接融资占比进一步上升,债券融资规模明显扩大。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逐步形成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较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区域经济发展可能会面临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各地区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中部地区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优化投资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不断提升中部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地位。西部地区将继续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落实好中央对西部地区各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快构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东北地区将按照“十二五”振兴规划要求,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对东北亚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

  2012年,各地区金融机构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和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加强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防范,促进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第一部分 区域金融运行情况

  2011年,全国各地区1金融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继续增强。全年各地区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机构改革深入推进,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地区间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各地区银行业

  2011 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个数、从业人员稳步增加,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计20 万个,从业人员319.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5 万个和11.1 万人;资产总额105.8 万亿元,同比增长19.1%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个数、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在全国占比最高(见表1),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六省(直辖市)银行业资产总额合计占全国比重超过半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业资产总额分别增长20.4%、17.5%、21.8%和18.6%。

  外资银行稳步发展。年末,全国共有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外资银行入驻;外资银行资产总额2.1 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外资银行资产的94.2%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和机构网点数占比均比上年有所提高,重庆、四川和陕西是外资银行新进入的主要地区。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趋完善。2011 年,全国农村合作机构资产规模继续快速增长,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年末资产总额达到12.8 万亿元。分地区看,48.4%的农村合作机构资产集中在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合作机构资产总额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39.0%和61.3%。新型农村机构发展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年末,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内的各类新型农村机构共计4969 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占比86.2%,比上年新增1668家。

  (一)各地区存款增长放缓,存款地区分布更趋协调

  2011 年,全国各地区本外币存款增长放缓,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47.4 万亿元、12.5 万亿元、14.7 万亿元和5.6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6.4%、16.6%和10.9%,增速比上年分别降低6.8 个、5.0 个、5.7 个和7.4 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速最低的省份为6.7%,最高的省份为28.2%,分别低于上年8.7 个和4.6 个百分点(见图1)。

  各地区人民币存款增速总体放缓。受居民理财意识增强、金融产品创新增多加速存款分流等因素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持续放缓。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回落3.7 个、1.1 个、1.6 个和0.3个百分点。受派生存款减少、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净额增加等因素影响,单位存款增速总体回落。分地区看,东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单位存款增速回落明显,中部和西部地区单位存款仍保持较快增长(见表2)。分期限看,单位存款总体呈现定期化趋势。年末,各地区单位活期存款余额增速低于定期存款10.8 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三个省份单位活期存款负增长。

  外币存款余额稳步增加。年末,东部、中部和西部外币存款余额比年初分别增加357.3 亿美元、25.1 亿美元和45.0 亿美元,东北地区比年初下降6.7 亿美元。东部地区经济外向程度较高,外币存款在本外币各项存款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见表3)。从资金来源的地区分布看,中部和西部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上升0.3 个和0.5 个百分点,东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0.6 个和0.2 个百分点(见表4)。

  (二)各地区贷款增长向常态回归,“有扶有控”信贷政策有效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2011 年,全国各地区本外币贷款增速平稳回调,第四季度贷款投放增多。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33.3万亿元、8.2 万亿元、10.5 万亿元和4.0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17.0%、19.5%和17.5%,比上年末分别降低5.0 个、4.4 个、3.9 个和2.2 个百分点(见图2)。

  各地区贷款投放节奏趋向均衡,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集中投放的状况明显改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56.9%、54.3%、57.8%和53.2%,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在政策预调微调的引导下,第四季度各地区信贷投放适度增长,较好地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1 年初,基于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总结和巴塞尔协议Ⅲ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要求,按照中央有关加快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政策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稳健性。通过参数动态调整,支持资本充足率较高、资产质量较好、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文化产业、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中长期贷款增长继续放缓。2011 年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7.0%、15.7%、16.4%和16.8%,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7.4 个、15.2 个、14.5 个和15.7 个百分点。新增贷款短期化趋势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本外币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分别占40.0%、55.1%、61.0%和7.3%,同比分别下降32.4 个、23.7 个、29.0 个和31.1个百分点。其中,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和宁夏五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低于40%。海南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位居全国第一,主要原因是受国际旅游岛建设项目的投资拉动。金融机构加强对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的控制,票据融资小幅增长,各地区本外币票据融资余额占比均较上年有所下降(见表2、表3)。

  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个人消费贷款增长相对较快。2011 年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分别为11.3%、23.2%、24.0%和23.0%,分别比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速高出1.9 个、7.7 个、7.4 个和5.9 个百分点(见表2)。9 个省份人民币消费贷款增量超过500 亿元,分布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中广东、江苏、山东分列前三位。从结构看,各地区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差别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非住房消费贷款增势较好。

  贷款结构持续优化。2011 年,各地区贷款主要投向农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实体经济领域,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广东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同比提高12.0 个和12.9 个百分点;浙江四成以上贷款投向全省“十一大转型升级产业”;天津八成以上项目贷款支持在建续建项目;山东六成以上新增贷款投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各地区贯彻落实“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北京、海南涉农贷款增幅高于40%,山东、安徽、河南、甘肃、辽宁和四川等省份涉农贷款也保持较快增长,支农惠农效果不断增强;黑龙江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助推黑龙江成为全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福建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批量化营销模式,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46.6%,居全国首位;广西小企业新增贷款占比较上年提高6.4 个百分点;海南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0.7 个百分点,贷款增量为上年同期的1.7 倍;河南实施千家“小巨人”企业信贷培育计划,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幅11.8 个百分点。贵州省小额担保贷款余额为上年的4.4 倍,四川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5%,江西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在全国率先突破200 亿元。湖南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长63.5%,重庆对公租房建设贷款余额为92亿元,居全国前列。山东十大高耗能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81.2亿元。

  外币贷款增速稳中略升。2011 年年末,全国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6%,增速比上年略升0.1 个百分点,其中贸易融资同比多增,保持了对进出口贸易的支持力度。分季度看,前三季度外币贷款增速稳步回升,第四季度增速有所回落。分地区看,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外币贷款分别为466.9 亿美元、91.6 亿美元、125.5 亿美元和68.0 亿美元,与上年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多增43.3 亿美元、69.0 亿美元和23.1 亿美元。东部地区虽比上年少52.4亿美元,但外币贷款余额和增量在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和增量中的占比仍高于其他地区。

  (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总体有所上行,自主定价能力进一步提高

  2011 年前三季度,为央行应对通胀连续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呈上行趋势。第四季度,受经济增长趋稳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影响,利率有所回落。12 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上升1.82 个百分点。全年各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主要分布在6.49%~9.29%之间,西部地区利率水平总体低于其他地区。

  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一步提升。各地区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原则科学定价的能力和意识显著提高;利率定价机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市场化产品、贷款及内部资金转移等定价机制进一步健全;利率定价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开发了支持利率定价的管理信息系统。市场基准利率培育工作不断深化,Shibor 的基准性地位稳步提高,在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强。

  2011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贷款执行上浮、下浮和基准利率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比重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或下降,既体现了宏观调控政策通过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的有效传导,也体现了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

  受境内资金供求关系变动及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走势的影响,外币存贷款利率总体呈现波动上行走势。12 月,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和1 年期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分别上升1.45 个和 0.73 个百分点。上海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逐月走高,12 月份达到3.25%的年内高点;美元贷款利率水平冲高回落,12 月份1 年期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10 月份下降2.13 个百分点。

  民间借贷利率走高后逐渐回落。2011 年前三季度,在资金需求拉动等因素的带动下,各地区民间借贷更趋活跃,利率总体呈上升态势。第四季度,民间借贷利率呈现逐渐下降态势。民间借贷相对活跃、利率水平相对较高的主要有两类地区,一是中小企业众多的江浙、广东、福建等东部地区;二是矿产等资源较为丰富的内蒙古、山西、云南和新疆等地区。民间借贷主要用于生产经营特别是流动资金周转,信用借贷是民间借贷的主要方式。民间借贷参与主体的风险管理意识逐步增强,如部分省市2011 年第四季度的民间借贷监测规模和利率出现环比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资金供给方更加重视风险控制。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

  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深入推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各分行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经营业绩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农业银行各分行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29 个县。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取得新进展。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按照商业化改革要求深入推进业务模式与经营机制转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200 亿元注资已经到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建立了相关工作协调机制,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任务分工。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安徽、贵州、广东等省份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山西、河北等省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完成更名改制。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整合重组步伐加快,深圳发展银行合并平安银行主体工作基本完成,汕头市商业银行重组成立广东华兴银行,湖北五家地市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成立湖北银行,甘肃两家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成立甘肃银行。河南、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增资扩股,北京、辽宁、江西等省(市)城市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提高资本充足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011 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已兑付专项票据的2311 个县(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效进行了考核,并分类实施激励约束措施,对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和经营财务状况显著改善。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口径统计,2011 年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比上年末下降1.9 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比上年末提高2.0 个和0.3个百分点。资金实力和支农信贷投放大幅增长。2011 年,全国农村信用社新增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7374 亿元和3093 亿元,年末,余额分别增长19%和15%。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截至2011 年末,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1882 家,农村商业银行212 家,农村合作银行190 家。

  新型农村机构快速发展。2011 年,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机构继续加快发展,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增长迅速,西部地区新型农村机构占比最高(见表5)。广西村镇银行新设家数同比增长1.3 倍,贵州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增长2.1 倍,重庆、江西小额贷款公司在县域实现全覆盖,山东村镇银行业务规模增长2 倍以上。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福建农业银行创新开展“银村共建”, 与579个村建立共建关系,累计发放贷款60.4 亿元。江西实施“创新一百种农村金融新产品、培育一百个金融支持示范主体、打造一百项特色金融服务”模式的“三百工程”,切实满足“三农”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山东金融机构加大对农田水利支持力度,创新6 种信贷产品新增贷款152.9 亿元,支持山东实现粮食总产量“九连增”。辽宁创新农业贷款模式,其中朝阳市创新发放设施农业贷款41.5 亿元,助力“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云南在全国首创“一创两建”(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河南积极推广订单农业贷款等8 种涉农信贷产品,全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3.3%,较好地支持了“三农”及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甘肃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实验县创建工作,推出农村信贷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20 个。

  二、各地区证券业

  2011 年,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产品与业务创新继续推进,证券市场平稳发展。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股票市场筹资额有所回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有所缩小,期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

  (一)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加,股票市场筹资规模有所回落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加。截至2011 年年末,境内上市公司总数(A、B 股)2342 家,比上年增加279 家。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4.0%、15.2%、15.2%和5.6%(见表6),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仍占全国六成以上。

  股票市场筹资额有所回落。全年沪、深A 股市场累计筹资5073 亿元,比上年下降43.4%。广东、北京、上海A 股筹资额居全国前三位,合计占当年国内A 股筹资总额的35.9%。创业板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128 只,比上年增加11 只,筹资791 亿元,占当年新股发行融资总额的28%。截至2011 年年末,创业板上市公司281 家,市值总计7434 亿元,同比净68.8亿元。沪、深交易所债券筹资规模稳步增长,全年累计筹资1707.4 亿元,同比增长29.3%,东部、和中部地区国内债券筹资额占比较上年上升,西部地区占比下降。

  (二)股票市场成交量下降,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

  股票市场成交量下降。2011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42.2万亿元,同比下降22.7%;日均成交1728亿元,同比少成交527亿元。年末,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为21.5 万亿元,同比减少19.1%;股票流通市值为16.5 万亿元,同比减少14.6%。年末,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分别同比下跌21.7%和32.9%。

  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截至2011 年年末,109 家证券公司共有营业部5032 个,同比增加388个;总资产1.6 万亿元,同比下降20%;净资本4634 亿元,同比增长7.3%。全年,90 家证券公司实现盈利,占证券公司总数的83%,共实现营业收入1359.5 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393.8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8.8%和49.2%。年末,全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69 家,同比增加6 家;注册资本106.4亿元,同比增长12.1%;证券投资基金915 只,同比增加211 只,交易所上市证券投资基金成交金额6365.8 亿元。分地区看,基金公司仍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66 家,西部地区3 家。

  (三)期货市场交易规模有所缩小,期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

  期货市场交易规模有所缩小。2011 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10.5 亿手,成交金额为137.5 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2.7%和11.0%。其中,沪深300 股指期货累计成交5041.2 万手,成交金额43.8 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31.8%,同比提高10.2 个百分点;已上市的商品期货品种累计成交10.0 亿手,成交金额93.8 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68.2%。商品期货中,普通小麦、PTA、棉花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大幅增长,涨幅均超过50%;燃料油、早籼稻、螺纹钢、锌、豆粕、白糖、线材以及菜籽油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降幅居前,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47%。黄金交易规模大幅增加,累计成交7438.5吨,成交金额为2.5 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0%和53.5%。从成交金额占比看,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大交易所所占比例分别为31.6%、24.3%、12.3%和31.8%。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自股指期货合约推出以来,成交金额占比持续上升,已超过上海期货交易所跃居第一;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所占份额同比提高4.3 个百分点。2011年,期货市场成功推出铅、焦炭和甲醇3 个商品期货新品种,年末中国商品期货交易品种达到26个,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各地区保险业

  2011 年,保险业在面临困难和挑战较多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各项业务发展基本稳健,资产总额和保费收入稳步增长,改革持续推进,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保险业总资产平稳增长,保费收入持续提高

  2011 年年末,保险法人公司共有140 家,比上年减少6 家。东部地区保险法人总部数量占全国的86.4%(见表7),集中度继续提高。保险业总资产保持平稳增长,年末资产总额首次超过6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银行存款同比增长27.5%,投资类资产同比增长17.4%。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指原保险保费收入,下同) 1.4 万亿元,同比增长410.5%。在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保费收入超过千亿元。

  (二)人身险业务发展进一步规范,财产险和农业险持续较快发展

  人身险业务增势放缓。2011年,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9721亿元,增速为6.8%,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8696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025亿元。中资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市场份额的96%。人身保险业务经营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业务结构逐步改善。

  财产险继续保持较快增势。2011 年,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617.9 亿元,占全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32.2%。中资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占据了98.9%的市场份额,居主导地位。从全国各省份看,江苏、广东、四川财产险保费收入占比提高幅度居全国前三位。

  农业保险的保费规模和保险覆盖面持续较快增长。2011 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73.8 亿元,同比增长28.1%,为农业提供风险保障6523亿元。农业保险在承保品种上已经覆盖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在开办区域上已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区。2011 年为1.7 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承保主要粮油棉作物7.9 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3%,在内蒙、新疆、江苏、吉林等粮食主产区,基本粮棉油作物的承保覆盖率超过50%,黑龙江农垦、安徽省等地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承保林木9.2 亿亩,牲畜7.3 亿头。

  (三)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继续增长

  2011 年,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3929.4 亿元。

  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186.9 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1742.5 亿元。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类赔款给付占比分别为56.2%、18.2%、17.7%和7.9%,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中部地区占比分别提高1.6 个和0.3 个百分点,西部和东北区占比分别下降0.9 个和1.0 个百分点(见表7)。海南、湖南、上海、广西各类赔款给付支出增速超过30%。

  (四)保险密度继续提高,保险深度略有下降

  2011年,保险密度为1062元/人,较上年提高100元。保险密度区域差异仍然明显,总体呈由东部和东北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态势。北京、上海、天津仍然位居前三,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总体水平偏低,但提升速度较快。2011年保险深度为3%,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受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其中,北京和上海下降幅度最大。

  (五)保险改革继续稳步推进

  2011 年,继续推动保险公司改革,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保险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徽保险资金直投实现历史性突破,多家保险公司投资或认购安徽省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约100 亿元;河北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取得新进展,签订环境污染责任保险12 单;四川启动国内首创的扶贫惠农小额保险,创造性地将小额保险引入了扶贫机制;上海推出蔬菜“冬淡”保险和“夏淡”保险5,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绿叶菜成本价格保护体系。

  四、资金流向和融资结构

  (一)货币市场交易活跃,资金配置作用增强

  2011 年,货币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稳步增长。其中,拆借成交33.4 万亿元,同比增长20.0%;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成交99.5 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现券交易保持平稳,累计成交63.6万元,同比略降0.6%。资金流动仍呈东部地区向其它地区流动的态势,融出量同比增加。经济金融发达的东部地区资金流动较为活跃,全年资金净融出15.8 万亿元,同比增加0.8 万亿元,北京、上海仍是主要资金融出地区。江苏、山西、天津是资金融入的前三位省(直辖市),合计净融入资金11.8 万亿元,比上年前三位省份少融入0.8 万亿元。中部和西部地区资金需求有所下降,全年净融入分别为8.3万亿元和2.2 万亿元,同比少融入1.6 万亿元和0.5 万亿元。东北地区资金需求增长较快,净融入资金5.5 万亿元,同比增加2.8 万亿元(见图3)。

  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年初全国票据融资余额小幅下降,第二季度后逐步回升,下半年基本保持稳定。年末,全国票据融资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2.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票据承兑业务总体较为活跃。2011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5.1万亿元,同比增长23.8%。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发生额1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年末余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西部地区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和累计发生额同比增速最高,分别为30.1%和40.3%,其余地区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累计发生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9.2%,年末余额为944亿元,同比下降161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累计发生额增速从高到底的地区依次为:西部、东北和东部,中部地区则呈下降态势。

  2011年,票据市场利率总体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下半年以来票据市场利率持续震荡上行,10月份达到最高点,后略有回调。第四季度各地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在7.42%~10.85%和5.77%~13.1%之间,买断式和回购式票据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在6.55%~8.62%和6.1%~8.3%之间,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各地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买断式、回购式票据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的水平和走势基本一致。

  (三)直接融资占比进一步上升,债券融资规模明显扩大

  2011 年,全国各地区非金融机构部门贷款、债券和股票融资额总体保持稳定,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银行贷款仍占主导地位,但占比下降6.2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占比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债券融资占比提高7.2 个百分点,股票融资占比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全国有2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融资比重上升,资金配置效率提升明显。分地区看,东部、中部地区新增贷款同比分别下降 13.8%和4.8%,西部和东北地区小幅增长3.0%和6.2%(见表9)。各地区债券融资同比增速均高于30%,北京、辽宁等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股票融资同比正增长。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在各种融资方式中占比均维持较高水平。其中,债券融资东部占比提高0.9 个百分点,西部下降1.2 个百分点,中部、东北部基本持平。股票融资各地区占比保持稳定(见表10)。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011 年,全国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信用意识不断增强,司法环境持续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征信、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政府职能充分发挥,金融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北京制定《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工作实施意见》,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助力首都经济发展。云南出台关于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保险业改革、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等10个规范性文件,金融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深圳通过金融债权联席会议机制加大对恶意逃企业的处置力度。各地区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上海、浙江、江苏成功召开第四届长江三角洲金融协调发展会议,签署《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贷款转让市场发展合作备忘录》,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上海着力推进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集聚区建设,外滩金融功能拓展延伸,在2011 年“伦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居全球第五位。

  二是金融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江苏、河北、河南、湖北、四川5 省金融生态创建列入政府工作内容,纳入目标考核,对评估突出的县市安排专项资金奖励。湖南首次发布全省县域金融生态评估报告,推动金融生态建设激励机制发展。甘肃、江西、湖南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对未来五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新疆制定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自治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联动机制,全面推进“诚信新疆”建设。广西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列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信用评级成为政府部门评先选优和加强分类管理的重要手段。天津市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广东出台《关于加强广东金融业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泛珠三角区域九省区共同签署了《社会信用体系共建协议》,定期举办建设磋商会,各地区社会信用意识普遍增强。

  三是征信系统覆盖面和使用面不断扩大,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功能增强。天津市将市农委、建委、规划局等行政管理中形成的企业和个人资质信息、行政奖励和处罚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西藏将信息采集拓展到住房公积金缴存、企业环境违法、拖欠工资等领域。福建、江西为财政、工商、质监、海关、审计等部门提供征信信息服务。湖南省作为全国唯一机构信用代码应用试点省份,为31 万户机构建立了完整的“经济身份信息档案”。山东省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设实现突破,创新开发运行了“山东省信用评级综合服务平台”。吉林研发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和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为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信息服务。江苏、安徽、甘肃、内蒙古试点 “农村青年创业信用示范户”,支持信用良好的青年创业。宁夏以生态移民地区为重点,加大对金融生态环境薄弱地区的征信宣传力度和信用建设。浙江省全面深化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成功模式向全省推广。

  四是继续推进司法环境建设,严厉打击各种金融违法违规行为。截至2011 年年末,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部分地区制定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意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各地区严厉打击制贩假币、洗钱、银行卡以及地下钱庄等犯罪行为。河北有5 个县(市)将反假货币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北京成功破获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海南协助公安部门成功侦破具有全国性影响的“1.29”特大地下钱庄系列案件。山东开展打击银行卡犯罪“天网-2011”专项行动,破获涉银行卡案件1600 余起。西藏金融机构与自治区工商、税务、司法机关等经济综合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严厉打击破坏金融秩序、骗取银行贷款、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

  五是进一步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天津推进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继续扩大滨海新区支票截留试点范围,积极推动支票圈存业务,拓展支付系统应用功能。山东实施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强力推进年”活动,年末农村地区“村均1.5 台金融基础设施、人均1.2张卡”,全省县及以下金融服务终端覆盖率达到79.6%。重庆银行卡POS 助农取款服务覆盖面扩大到常住农户的52%。北京大力推广金融IC 卡应用和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福建深化两岸合作,妈祖平安卡突破350 万张,成为全国发卡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地方卡。深圳上线人民币银联借记卡及人民币账户深港跨境扣账系统,推动“刷卡无障碍”街区建设与大运会商户入网。海南成功实现境外发行国际旅游岛卡,率先推行离境退税和货币兑换电子化,规范多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甘肃实现了支付基础设施到乡、电子支付工具到村、特色优势产业和规模以上专业化市场非现金支付工具基本覆盖的目标。四川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已发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55936 个,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437 个,空白行政村18480个。宁夏试点实施“农民工一卡通”,会同有关部门合力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贵州“银行卡助农服务村村通”工程建设在全省农村地区全面推进。吉林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推进粮食收购非现金结算工作,破解粮食收购“现金搬家”难题,178家粮食加工企业实现非现金结算94.7 亿元。内蒙古通过惠农卡和“惠农一卡通”发放财政补贴109 亿元,惠及411 万户农牧民。

  六是加强风险监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海南、河北等多个地区创新开展“两管理、两综合”(“两管理”指的是开业管理、营业管理,“两综合”指的是综合执法检查、综合评价)工作,有效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江苏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加大对不良贷款、信贷集中风险、民间借贷风险、违规投资风险的跟踪监控。深圳将黄金租赁业务信息纳入借款企业风险预警系统。浙江对民间借贷有序疏导,在全国率先制定加强民间融资管理的指导意见,开展规范民间融资试点,探索民间金融阳光化途径,防范潜在风险。

  第二部分 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2011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国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 万亿元、10.4 万亿元、10.0 万亿元和4.5 万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5%、12.8%、14.1%和12.5%,比上年分别下降1.8 个、1.1 个、0.1 个和2.9 个百分点(见表11)。落实等有利因素推动下,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快

  速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810 元和6977 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8.4%和1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 年以来新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有所缩小,西部地区增长较快。2011 年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接近2.8 万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分别是东部地区的66.2%、64.2%和65.9%,地区差异有所缩小(见表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超过2 万元的有1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上海、浙江突破3 万元。中西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前10 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5 个来自西部,分别是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陕西,增速均超过15%。分省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的是海南,为17.9%。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较高,东北及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达到1.2 万元,分别是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1.2、2.2 和1.5 倍,差距均比上年有所缩小(见表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前10 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五个省(直辖市)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后10 位的省份中,除山西外,集中在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三省的增速均超过20%;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中部和东部,其中重庆、陕西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两个省市。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有所上升。2011 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75.1%,比城镇高5.1 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上升1.1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上年基本持平。分地区看,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部地区最低、东北地区最高,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见图4)。与上年相比,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略有上升,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均不同程度下降。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农村消费更趋活跃。2011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4 万亿元,同比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16.0 万亿元,增长1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2.4 万亿元,增长16.7%,消费增速的城乡差距由上年的2.5 个百分点缩小至0.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仍为最高,但占比继续下降,西部地区占比有所上升。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6.5%、18.0%、18.2%和17.5%,西部地区增长最快(见表14)。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不同变化趋势。2011 年,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影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同比上升0.6 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同比下降0.7 个百分点(见图5)。分地区看,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西部地区最高,东北地区最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同比上升1 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同比下降1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上升2 个百分点(见图6)。

  (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固定资产投资的区域协调性进一步增强。2011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 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小幅回落0.2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2 万亿元,增长23.8%。分地区看,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增速高于东部地区(见表15)。分省看,青海、贵州、新疆、甘肃、海南五个省(自治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增速超过35%,上海、北京、广东、西藏、浙江五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低于20%。

  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分布合理均衡,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明显。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5.0%、27.3%和21.1%,服务业投资占比53.9%,超过第二产业10.1 个百分点。房地产调控效果显著,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2 万亿元,增长27.9%,增速同比回落5.3 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开工1043 万套(户),基本建成432 万套(户)。

  投资增长自主性不断增强,民间投资增长较快。2011 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4.3%,高于全部投资10.5 个百分点, 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8.2%,同比提高7.1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各类资金增速均有所回落,但自筹资金增速仍然保持28.6%的较高水平。

  (三)外贸进出口平衡发展,利用外资质量稳步提升

  2011 年,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的支持下,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明显加快,进出口基本实现平衡发展。全年进出口总值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增速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强劲,中部、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42.2%和50.4%,全国进出口增速前十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8个来自中西部,增速均超过30%,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增速排在前3 位;东部地区有所放缓,进出口总额增长20.7%,低于全国增幅2 个百分点,广东、江苏、上海、浙江进出口增速分别同比回落12.0 个、21.6 个、14.3 个、13.0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降低,但仍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63.6 个、61.8 个、51.6 个百分点。各地区在应对国际市场需求时,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力度,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见表16、表17)。

  贸易发展更趋平衡。贸易顺差连续三年下降,占GDP 的比重降至2.1%。分地区看,贸易顺差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同比收窄28.4%;中部和西部地区贸易顺差有所扩大,比上年分别增加131亿美元和161 亿美元;东北地区由上年的贸易顺差47 亿美元转为贸易逆差91 亿美元。分省看,北京、上海、天津、吉林等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贸易逆差,而广东和浙江的贸易顺差超千亿美元(见图7)。

  中西部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较快。2011 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1160.1 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5%,占比首次超过制造业。随着内陆和沿边开放型经济的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从占比情况看,东部和东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有所下降,中部和西部地区比重继续上升(见表18)。分省看,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前五位的省(直辖市)依次为江苏、辽宁、广东、天津和上海,其中江苏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00 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前三位的省(自治区)依次为西藏、宁夏、贵州,均超过100%。

  各地区企业“走出去”战略扎实推进,并购领域更为广泛。2011 年,全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01 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东部地区仍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地区,浙江、山东、江苏、广东、上海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五个省(直辖市)。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22 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7%,并购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中化集团30.7 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巴西Peregrino 油田40%股权是2011 年中国企业最大的境外收购项目。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全年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1 万亿元,同比增长3.1 倍。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占同期货物贸易额的6.6%,同比上升4.4 个百分点。跨境人民币收付平衡状况显著改善,全年收付比从2010 年的1:5.5 上升至1:1.7。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全面推进,全年累计办理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金额1108.7 亿元,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有序开展。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进一步拓宽,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稳步扩大,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正式启动。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财政支出重点保障民生领域

  2011 年,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国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增速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全国财政收入10.4 万亿元,同比增长24.8%,增速比上年提高3.5 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9.0 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6.5%,同比下降1.6 个百分点。各地区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增速均超过25%,增速均有所加快,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分别提高0.5 个和1.3 个百分点(见表19)。分省看,本级财政收入超过3 千亿元的省份由上年的2个增加为6 个,均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广东和江苏超过5 千亿元。本级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来自中西部地区,分别是陕西、湖北、西藏、重庆和贵州。

  2011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落实,全国财政支出继续加大,全年财政支出10.9 万亿元,同比增长21.2%。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加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发展等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增速最高,占全国比重同比提高0.5 个和0.8 个百分点,东部、东北地区占比有所下滑。分省看,地方本级财政支出增速前10 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9 个来自中西部地区,其中重庆、西藏、贵州的地方本级财政支出增速超过35%。

  二、产出和供给

  2011 年,全国三次产业发展良好,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速略有提高,二、三产业增速有所下降。分地区看,各地区第二产业增速均有同程度下降,但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相对较快,在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的合计占比首次达到50%(见图8、表20)。

  (一)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业发展形势良好

  2011 年,尽管部分地区遭受了较多的极端灾害性天气,但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总体有利,各地区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5.6%、27.1%、26.9%和10.3%,西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较上年提高0.6 个和0.5 个百分点。分省看,山东、河南、江苏三省农业增加值超过3000 亿元。其中,山东省粮食总产实现“九连增”,带动农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辽宁和新疆农业增加值增速并列全国第一位。

  各类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年粮食产量57121 万吨,增长4.5%,实现“八连增”。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70 万公顷,带动粮食增产346万吨。粮食主产区的稳产增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国13 个粮食主产区增产2238 万吨,占全国增产总量的90.5%。黑龙江、河南粮食总产量双双登上5500 万吨新台阶,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生猪存栏自2 月起止跌回升,畜牧业生产趋于稳定。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实现新世纪以来首次全面增产。

  (二)工业生产增长趋缓,企业利润增速回落

  工业经济增速稳中趋缓。2011 年,受国外需求低迷和投资需求拉动减弱影响,全国工业增速趋缓,但总体仍运行在相对较快的增长区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有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增速超过20%,其中,重庆、四川和天津增速分别为22.7%、22.3%、21.3%,排在全国前3 名。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比上年增长,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速居首位。

  受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效益平稳中有所回落。2011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5.5 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平均销售利润率为6.5%(见图9)。分地区看,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18.1%、37.8%、36.4%和30.7%,全国有4 个省份增速低于10%。

  工业生产区域协调性增强。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中、西部地区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持续上升。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3.4%、19.8%、19.7%和15.6%,中、西部地区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前五位的省份全部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新疆启动2011 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签署产业转移合作协议5812 亿元;安徽出台地方法规扶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皖江示范区已成为沪苏浙地区产业和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首选之地;河南承接产业转移比较集中的新投产工业企业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2 个百分点。

  各地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拉动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北京出台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投产开业的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9%;安徽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41 个百分点;海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贡献率超过30%;天津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5%;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形成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商产业集群,成为工业发展亮点。

  (三)第三产业平稳增长,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 年,在继续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编制出台了《“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和质量提升。年末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1%,较上年提高0.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1%、10.3%、11.4%和11.3%。其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高于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1.3 个、1.1 个和0.1 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提高的省份有11 个,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的省份有8 个,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各地区金融、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以及金融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力度的加大, 助推海南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广东和江苏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规模双双突破3000 亿元,列全国前两位;中国通信业三大运营商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均落户呼和浩特,内蒙古形成高端服务业新优势;山东通过大力培养“重点服务业城区、重点服务业园区、重点服务业企业和重点服务业项目”四大载体,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陕西“世园会”带动全省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011 年,中央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天津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投入使用,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四川与台湾合作启动“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北京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成为全球唯一以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广东文化产品出口值占全国的比重为39.3%,总量居全国首位;福建文化产品出口增长54.5%,增速领先全国其他地区。

  三、各地区能耗、环境治理与保护情况

  2011 年,各地区继续把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清洁能源、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控制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不断加大。2011 年,全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其中北京、四川、天津和重庆等省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9 亿千瓦,同比增加3356 万千瓦。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 万吨,5000 多万千瓦新增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2%、2%和1.53%。加大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淘汰水泥、炼铁、焦炭落后产能分别达1.5 亿吨、3122 万吨、1925 万吨。

  各地区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七大水系的398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56.3%,同比提高0.3 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占比15.3%,下降2.0 个百分点。近岸海域301 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比62.8%。88.8%的监测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同比提高6.1 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14万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11 万公顷。

  2011 年,各地区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力度继续增强。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征信系统共享企业环保信息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信贷结构调整,在信贷准入、贷款管理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积极推进“绿色信贷”建设;浙江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和排污权抵押贷款业务有效推进,“绿色信贷”制度建设取得突破;重庆市金融机构积极跟进研究排污权抵押贷款,积极发放绿化长江贷款,“绿色信贷”余额持续快速增长。

  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

  2011 年,主要价格指标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高位运行,下半年伴随各项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标趋稳回落,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1.3%。分地区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地区差异不大;东部地区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最小;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相对最大,东北地区相对较小;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最小(见图10)。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半年不断扩大,7 月份以后连续回落。四个季度涨幅分别为5.1%、5.7%、6.3%和4.6%,全年涨幅高于上年2.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为5.4%、5.5%、5.6%和5.4%。全国所有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表现为上涨,其中海南、青海和宁夏三个省(自治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超过6%。

  生产价格涨幅前三季度高位运行,第四季度明显回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四个季度涨幅分别为7.1%、6.9%、7.1%和3.1%,全年涨幅略高于上年0.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5.0%;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涨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7.6%、8.0%和8.2%;东部与中部的涨幅差距为3.2 个百分点,其中,江西、新疆、甘肃、黑龙江四省(自治区)价格涨幅超过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四个季度涨幅分别为10.2%、10.4%、10.5%和5.5%,全年涨幅略低于上年0.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涨幅分别为9.4%、10.6%、10.9%和8.5%,其中13 个省份涨幅超过10%。全国有27 个省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低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其中北京、贵州和海南三省(直辖市)两种价格涨幅差异在6 个百分点以上。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高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2011 年,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6.5%,比上年高5.6 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3%,比上年高8.4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涨幅分别为12.0%、11.7%、9.4%和11.5%。全国20 个省份涨幅超过10%。

  职工工资持续较快增长,最低工资标准有所提高。2011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 元,同比增长14.3%,增幅比上年提高0.8 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5%。

  分地区看,2011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中部工资涨幅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 个百分点(见表21)。2011 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4556 元,同比增长18.3%,增幅比上年提高4.2 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2.3%。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仍低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但涨幅高于非私营单位4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分别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东部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工资差距较上年均有所扩大(见表22)。2011 年全国共有25 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10 个、5 个、8 个和2 个省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各自情况分不同档次,北京、上海只有1 档,大部分省份划分为3-4 档,安徽省有6 档。最高档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为1320 元,东部进行调整的10 个省份最高档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均突破1000 元,处于明显的领先位置。与东部相比,其它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相对较低,但部分省份相对较高,如湖北、新疆和辽宁三个省(自治区)最高档的最低工资分别达到了1100 元、1160 元和1100 元。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最高档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北京市为13 元,全国共有17 个省份最高档的小时最低工资突破了10 元。全国27 个省份发布了2011 年度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多在14%以上。

  五、主要行业发展

  (一)房地产开发、销售和贷款增速回落,保障性安居工程快速发展

  2011年,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房地产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家继续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动摇,综合采取土地、税收、金融等多项措施,有效地推动全国各地区房地产市场走势回稳。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增多,商品房销售增速逐步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贷款增速整体回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快速推进,金融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增多。12 月份,全国70 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52 个,比1 月增加了49,持平的城市有16 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涨幅均为0.1%。自5 月份以来,上海、深圳、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续下降,一线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回调趋势明显(见图11)。

  六、主要经济圈发展

  2011 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9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积极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的成果,以改革创新促发展,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对全国经济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合计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10.2%。从各经济圈情况看,京津冀经济圈整体经济指标总体好于全国。但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受外需不足影响,进出口贸易等指标增速相对较低(见表26、表27)。

  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显著,进一步向高端化推进。长三角地区继续推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和船舶行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制造业进一步高端化,成套装备、生物医药等持续增长;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中介与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生物制药、家电、建筑等九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积聚,形成新型显示、软件、新材料和新一代通信四个新兴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京津冀地区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现代制造业增长较快。服务业优势继续增强,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生产型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多项合作内容出台。2011 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加快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经济金融合作继续向纵深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长三角各地制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实施方案,联动实施《江苏沿海开发地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镇体系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签署了《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贷款转让市场发展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继续推动宁波等长三角次中心城市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扩大了长三角金融合作辐射范围。珠三角以一体化为主轴提升综合实力。深入实施“双转移”,扎实推进各地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推广深汕(尾)特别合作区、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共建模式,进一步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广佛同城化步伐加快。京津冀规划取得新突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批准实施,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三省市文化、人社、金融等部门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银行业监管合作备忘录以及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书等文件,加强相关领域合作力度。预计2012 年主要经济圈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金融融合更加紧密,辐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与金融展望

  2012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创新,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一年。前期重点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消费、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巨大的需求潜力,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过渡,总体上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仍然较强。但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较多不确定性,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增速放缓、潜在生产能力有所下降有一定的必然性,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区域经济发展可能会面临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东部地区经济增速相对放缓,转型升级压力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发展动力显著增强,但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面临“赶超”与“转方式”的双重任务。

  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增强,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首都经济圈的打造,浙江“三大国家战略10”以及山东“蓝黄”战略的深入实施,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逐步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等将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东部地区将着力提升传统产业改造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争取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深化海洋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经济转型压力下经济增速放慢问题。东部地区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积极探索产业转移的新模式,既提高东部经济发展质量,又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中部地区凭借区位、资源、人力等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区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中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的地位不断提升,将给中部地区2012 年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部地区将努力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道路,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加快粮食、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培育增强区域增长极的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提高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对内和对外开放,积极承接东部和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地区将加强区域经济内部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发展合力。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差别化支持政策的落实等继续为西部未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012 年,西部地区将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动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等11个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支持攀西—六盘水等8 个资源富集区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支持沿边开发区加快发展,支持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越发展,支持河套灌区等8 个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发展。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构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支持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等5 个重点生态区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东北地区在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带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取得积极进展。2012 年,东北地区将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要求,巩固和扩大振兴成果,加快转型发展。东北地区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发挥重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重点建设一批接续替代产业集聚区,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扩大就业。东北地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积极开拓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市场。

  2012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将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保持合理的货币信贷投放和社会融资规模。不断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加大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内部管理,认真纠正金融服务中附加条件和收费不规范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密切跟踪和监测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加强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防范,促进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附件:

  1.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主报告.pdf

  2.2011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pdf

  3.2011年天津市金融运行报告.pdf

  4.2011年河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5.2011年山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6.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pdf

  7.2011年辽宁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8.2011年吉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9.2011年黑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10.2011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pdf

  11.2011年江苏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12.2011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13.2011年安徽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14.2011年福建金融运行报告.pdf

  15.2011年江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16.2011年山东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17.2011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18.2011年湖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19.2011年湖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20.2011年广东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21.2011年深圳市金融运行报告.pdf

  22.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pdf

  23.2011年海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24.2011年重庆市金融运行报告.pdf

  25.2011年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26.2011年贵州金融运行报告.pdf

  27.2011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28.2011年西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pdf

  29.2011年陕西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30.2011年甘肃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31.2011年青海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32.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pdf

  33.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pdf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