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改变不景气:中国零售业要抱团取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9 01:15 来源: 中国经营报

  袁媛

  访北京白领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苗鸿冰

  前不久,北京白领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苗鸿冰在自己的微博(http://weibo.com)中谈到:“自从去年‘十一’之后中国各大百货公司销售业绩急剧下降,现在已是全线飘红一路大跌。”这条微博引起轩然大波,也引发人们对于传统百货的再次关注。

  事实上,传统百货业危机四伏在近年逐渐显现。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与苗鸿冰进行了一对一的采访,“中国的零售业长久以来存在的弊端在2012年将全面爆发,若想拯救,必须从意识上改变,并且团结供应商抱团取暖。”苗鸿冰如是认为。

  《中国经营报》:你在微博中提到的百货公司销售业绩急剧下滑,你是否能告诉我们你所接触的中国传 统百货业的变化?

  苗鸿冰:首先需要更正的是,那天我在微博中写的是百货,但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国传统的零售业。全中国的零售业都在下降,这是近二十年从来没有的现象,这种迹象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出现的。这些数据来自于与白领品牌合作的商场,你如果亲自到商场去,也马上就能感受得到人流的稀少。

  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客流的急剧下降,导致业绩增长难以保持,但这并非是人们没有购买力,而是消费习惯在不断地变化。

  而就传统百货公司这种业态来说,它已经进入了发展瓶颈期,面临转型的挑战。如今人们更习惯到专业的市场满足需求,比如去电器城买电器,去建材城买建材。而百货公司逐渐朝着高端化妆品和服装方面集中起来。这种趋势里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商场的同质化——缺少特点,甚至各种促销手段都只有打折、返券这种单一形式,让消费者对逛商场这事失去兴趣,也让百货公司之间的竞争沦为价格战。

  《中国经营报》:你刚才提到客流的骤降并非因为人们的购买力下降,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情况?

  苗鸿冰:是大环境的不景气导致了人们的消费态度发生改变。大环境绝不是大家缺钱,而是由于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人们在消费时更趋于保守。经济的不景气,会让各种社会保障也变得无力,比如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都在逐步显现。这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心态,尽量把现金留在自己手里。

  中国经济从2008年开始,已经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前几年我们之所以没有特别的感受,是因为中国政府投进4万亿元刺激市场,促进消费。但今年,4万亿元的作用已经弱化到低点了,所以消费市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便体现在传统零售业上。

  在这之前,中国企业其实没有经历过危机,也没有学习过在危机下做事情和思考问题。2008年政府的行为,又让中国企业错失了体验危机的过程,如今4万亿元的余热消耗殆尽,真正的危机在中国刚刚开始。

  而政府对房价和车市的抑制,同样会导致消费信心不足。纵观一些数据可以发现,房价是人们消费信心指数的一个很重要标志,房价高的时候人们一定是消费信心高涨,当房价低的时候,人们则处于抑制状态。

  《中国经营报》: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你认为这是对传统零售业造成冲击的原因之一吗?

  苗鸿冰:我认为这确实是影响百货公司发展的原因之一。这充分说明,人们的购物习惯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性价比成为年轻人购买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而购物的体验感被弱化。

  但我认为长久下去,这样的理念对电子商务是很致命的伤害。如果有一天,电子商务被认为是廉价品的时候,商家就只会在降低成本上动脑筋,这会导致产品质量的普遍下降。其实这跟传统零售业如今所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

  有些国外品牌在进入中国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低价、低服务策略,曾一度赢得消费者青睐,甚至很多高端消费人群也趋之若鹜。但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其服务质量以及购买体验都不是很好,就会慢慢抛弃它。另外,电子商务的低价策略也导致很多公司都是亏损的,包括著名的凡客,它刚刚出来的财报亦显示亏损。显然,无论是传统零售业,还是电子商务,低价策略都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当人们习惯你不赚钱的时候,你赚钱便不能被接受。

  白领这两年也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中,例如在淘宝开设网店,我认为这是对传统零售渠道的有利补充,也是品牌应对未来人们消费习惯的一种提前演练。但就现在看来,从销售业绩和品牌推广的角度上,我们都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高端品牌来说,短期内网店无法代替实体店,因为我们的目标客户群认定白领是高端品牌的时候,对它的电子商务体验就会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主要经营高端时尚品的传统百货业,在短期内并不完全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冲击而导致业绩下降,更多的原因出在这种业态自身。

  《中国经营报》:有很多人现在开始去国外购物,或者从国外代购。同样的商品,即使是高端消费品,国外的价格也占有优势。这是否成为另一个制约传统零售业发展的原因?

  苗鸿冰:价格高反映的并非是商品本身的问题,恰恰是反映了零售业多年发展的问题。政府在控制房价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商业地产价格离谱的涨幅。另外,激烈的进场竞争,也导致了租金价格战,这也成为制约零售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专卖店经营的租金成本应该在17%~20%之间,但是现在租金已经到了30%~40%之间,远远超过了合理的范围。很多优质的品牌供应商已经无法赚钱,甚至在赔钱。品牌制造商最合理的状态应该是轻资产公司,但是由于租金的高昂,很多公司被迫自己购买物业,成为了重资产公司,这对于其现金流等影响是很大的。

  另外,在传统零售业里,最大的问题便是百货商场与品牌供应商的矛盾对立日益加剧。2003年非典期间,百货公司曾经对所有品牌就供应商施行免保底政策,即免除品牌供应商以往对商场承诺的月销售任务,以期共同度过当时的萧条。

  而如今,由于进店竞争激烈,抬高了百货公司的预期,使得百货公司不再考虑品牌供应商的死活,一味地转嫁自己的销售风险和销售业绩难以增长的压力。例如,商场坐地起价,将品牌供应商的扣率增长到40%,品牌已经无利润可图。另外,还有账期的无限期拖延,以及完不成销售额让品牌自己买单。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踏踏实实搞经营的品牌供应商离场,而蜂涌进来的,要不就是还没意识到危机的,要不就是低质量的品牌。

  这也形成了恶性循环,今年在北京,已经陆续有商场关门,例如太平洋百货等。未来的一两年,还会有更多的商场关门。

  《中国经营报》:在你看来,在这种大背景下,零售业该如何调整自己,以度过目前的危机?

  苗鸿冰:首先是改变态度,改善上述的矛盾,形成共赢局面,并且要主动降低预期。政府在如今的大环境下都开始调整GDP增长预期,零售业没理由要求自己保持高于GDP的增速。对于零售业来说,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要整合整个供应链,抱团取暖。

  这是零售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只会转嫁矛盾或者转嫁压力不是一个聪明的决策。从内部抓起,从自己抓起,才是上策。比如星光天地最近推出一个活动,凡是拉客人到这里的出租车司机,都会获得一瓶饮料。这就是思变的良性出路,拉动客源是商场应为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服务。

  另外,打造自己独有的风格,比如说如何整合优质的品牌供应商,也十分重要。摆脱千篇一律的促销模式,并且坚持本身的定位与特色,将能使百货公司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脱颖而出。毕竟,对于如今物质享受已经极其丰富的消费者而言,最缺乏的是独特感和新鲜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