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苏建超 六张桌子烹出“服务美味”(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1 00:00 来源: 每日新报

苏建超六张桌子烹出“服务美味”(图)

  在哈尔滨道上寻找益民餐厅,是件有点儿纠结的事情,那一路上小小的门面,看不清招牌,也完全不像可以提供车位的样子。按照导航的指示,停在哈尔滨道120号的时候,仍然要四处张望,才能在繁茂的树木背后隐约找到益民餐厅的牌子。

  只有6张桌子的小店,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做的只是家常菜。老板苏建超和苏凤文都已经60岁上下。他们是一对兄妹,决定接手这家店的初衷,不过是想增加点儿收入,改善老母亲的晚年生活。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坚持了16年。

  如今,益民仍是一家小店,却总有从北京、上海远道而来的拥趸在门口徘徊等座儿。在网上,它的收藏次数超过1300次,点评上千条,除了对菜品味道的肯定,更多是对苏家兄妹的描述:“老板很热情,笑脸看着就舒心。瘦瘦的‘老板娘’很谦逊,一直笑嘻嘻……”

  “真说不上好,就是家常菜”

  “益民”的菜单,只有A4纸大小,正反两面。苏建超拿着点菜单,不时回答客人的提问。对于询问哪道菜好吃的客人,旁边的老主顾通常都比较热心:“干煸鱿鱼须、八珍豆腐,都倍儿好吃!”

  “说不上,说不上。”对于这种称赞,苏建超总是很谦虚,“真说不上好,咱这儿也就是家常菜,一般口味,不过这几个菜客人点得稍微多一些。”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苏建超对自家菜品的谦虚让人瞠目。而在客人点的菜稍微多点儿时,他还会笑着提醒,要不“吃着再点,这些菜应该够了……”

  50多年前,出身京剧世家的苏建超,还没上学,便开始在姥姥的教育下背诵《三字经》。“‘三纲五常’,那会儿讲得最多的,就是这个。”苏建超说,他小时候家训极严,而且也一直遵循老派儿的做法。“夏天4点半,冬天5点,必须起来练功,待人接物,都有规矩。”

  这段和姥姥一起生活的经历并不是很长,不到10岁,苏建超就被送去京剧团学武生。

  “给我专门请了文化课老师,不过我当时年纪太小,基础也差,跟不上,后来也就不怎么上文化课了。”苏建超说,自己只上过一个学期的小学,学了汉语拼音,“为了看懂戏词,也想多学点儿,我一直借用着字典写日记,也就是为了多认字,多练字。现在,有时客人自己写了菜单,看见字好的,我也跟着练。”

  一支最普通的原子笔,不大的点菜单,苏建超还依旧年间竖版书的格式写菜单,无论是“八珍豆腐”,还是“素烧四宝”,每个字都勾、点、提、顿,力透纸背。

  或许是那段时间并不长的家庭教化,把有关克己复礼的传统,刻进了他的骨子里。自称性格刚烈,脾气火暴的苏建超,在所有顾客眼里,都是“和气生财”的典范。

  “不赶落您,有事您‘召唤’”

  益民餐厅通常10点多开门,11:00刚过,客人就陆续来了。如果赶上周末,客人到店的时间一般会提前到10:30,而无论哪一天,不到12:00,都已经开始有人等座了。苏建超说,这种情形大概是从2007年开始的,陆续还有不少北京和上海的客人专门来店里。

  “您来了,请坐,您歇歇,我给您沏壶茶。”每当有顾客上门,不管店里多忙,苏建超都会先上前迎接客人,当着客人的面再擦一遍桌子,然后奉上一壶茶。“咱买不了多好的茶叶,但也得让客人喝得过去。”苏建超说,从开店开始,他就坚持给每一桌的客人现沏上一壶茶。

  “一年的茶叶,一次性杯子什么的,也得用不少钱,不过,我一直坚持给客人奉茶。”苏建超用的,就是这个“奉”字,“客人遛弯走累了,吃饭前都得先歇歇,坐下喝点儿茶,聊聊天再吃饭,舒服,也透着亲切。”

  有网友说,“益民”是他在天津见过的唯一比海底捞服务还好的餐厅。听到这种赞扬,苏建超忙着摆手,他说,他也听不少顾客说过,网上关于他们的店有不少评论,“但我没去看过,实在是没时间。”

  “不过,我也去过海底捞。”因为一再被要求讲讲对海底捞的感受,苏建超很认真地说,他也知道海底捞的服务很出名,而且,确实很细致,“不过,总在身边,让我觉得不太自然。”苏建超说,太贴身的服务,容易让人紧张,所以,他习惯等客人“召唤”。

  每次奉茶的同时,苏建超也会递上菜单。“您先看看菜单,不赶落您,有事您‘召唤’我。”然后,他会退回柜台,直到客人“召唤”,再上前给客人点菜。

  “这钱包可放好了,您慢走”

  上菜前,苏建超总是先给客人送上几碟调料:辣椒油、芥末油、醋。“这几个菜都只给您放了盐,基本口儿,其他调料您自己斟酌着放……”苏建超说,他在外面吃饭也留心观察,客人口味都不同,“喜欢什么的都有,不如咱多备着点儿。”

  这个传统,从开店没多久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差不多16年。苏建超说,自己和妹妹最初开店的想法非常简单,只是希望多赚点儿钱,让自己母亲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宽松点儿。“最初挺难的,没生意,我还上着班,两头儿跑,也挺辛苦。”但生意就在苏建超的坚持中,慢慢好了起来,回头客也渐渐多了。

  虽然有不少是老主顾,但客人不“召唤”,苏建超很少主动上前。他习惯在适当的距离外候着,随时满足客人的要求。看到放下筷子端起茶杯的客人,他会上前再问问要不要添点儿水。直到客人示意买单,他才会送上写得清楚明白的账单,让客人过目。

  有网友统计过,他家的几十道菜没有超过30元的。而他说,两个月前,调过一次价格,普遍涨了一到两元,之前一次涨价,是在两年多之前了。“这做生意,都想着自己的成本和利润,可也得想想客人的承受能力,愿不愿意接受这个价格吧。当然,我也算成本,不能赔钱不是?”

  在坚持价格不变的同时,让很多老主顾对这里流连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菜量和味道,都没变过。”苏建超说,16年来,他只用过3个厨师,现在的这个,已经跟了他8年了。“我们做不出什么特别的,就是家常菜,但东西得保证新鲜,食材不超过24小时;还得保证质量,从开始那天起,我这儿每道菜里面,主辅料的比例就都没变过。”

  在上千条的评论中,有顾客说“虽然没有特色菜,但服务加分也可以增添菜的味道。”也有人说,吃出了家的味道,“再想家的时候,还会来的。”就像对每个来家里吃饭的亲朋,买了单的客人,仍然会得到苏建超的关照:在确认客人不再喝茶,准备离去的时候,他就微微弯着身子,候在桌边,提醒客人拿好东西,并一直送出门去:“这钱包可放好了,您慢走……”

  记者手记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

  益民餐厅就像那种欧洲的传统老店,很小,历经沧桑,仍然守在原地,不管有多少人追捧,都没有扩大规模的意愿。老板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到店里,开始手工打磨一件器具,或是一块巧克力。不会因为重复这个工作太久而厌倦,不会因为周遭浮华而迷乱了心神。

  苏家兄妹就这么平和地守在他们的店里,在可能的情况下,指导厨师做好每一道菜,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尽自己的本分——服务好顾客。他们谦恭、有礼,与客人保持着适度的距离,却又尽可能地去为客人考虑。就像那些英国贵族的管家的模样,又比他们多了些微笑和亲切。

  这种传统小店,总是容易让人驻足。走进它的时候,就像跨过一道时光的门,周遭的一切都退回最简单平和的最初的模样——你回到曾经的家里,吃一顿最最家常的饭,恬淡、舒心,还有些许的温暖。

  于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如何不爱这样一家店。

  给创业者的普鲁斯特问卷

  问:为什么选择这一行业?

  答:从来没想过干餐饮行业,当时朋友的店要转手,正好我们想干点什么,改善母亲的晚年生活,算是凑巧吧。

  问:如何得到的第一桶金,用来做了什么?

  答:始终谈不上“第一桶金”,不过,我也觉得,“爆发”不是什么好事,人都得靠勤奋。

  问:如何看待赚钱这件事?

  答:经济是基础,但不能“拜金”,人嘛,得知足。

  问:关于事业,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答:上世纪80年代,原本有机会向影视剧方向发展,但自己当时放弃了。

  问:您认为事业发展最需要什么?

  答:自信,当然,不能脱离实际;还有艰苦努力的过程。

  问:您认为成功是什么?

  答:事物总在发展,没有绝对的成功吧,专业上,我们讲究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

  问: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答:倒退30年还会想想,现在,真没什么追求了。

  问:理想中的人生状态是怎样的?

  答:家庭和睦,相互理解,保持平和心态。

  新报记者 吴彦 摄影 尹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