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长效机制 化解经济下行期银行业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1 02:2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胡怀邦
银行业改革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改制以来还未经历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将趋于放缓,未来应该关注经济增速下行期银行业的风险问题。
经济运行周期决定银行风险暴露
银行的业务经营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根据国际上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的定义,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是指一种相互加强的正向反馈机理。在这种机理作用下,金融系统可以放大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同时反过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也可能导致或加速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状况。对大部分国家而言,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也更多地表现为银行的顺周期性。克劳迪奥·博里奥(Claudio Borio,2001)和威廉·怀特(Willliam R White,2006)等人分析了银行体系中的顺周期现象,说明了对价值和风险的认知、风险承担意愿等都会随经济上下波动而变化。存贷差、资产价格、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以及诸如贷款预期损失的会计测算都是顺周期的,这些顺周期行为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则会放大经济波动。在经济上升期,获取贷款容易,资产价格也较高,再以高价的资产作为抵押品又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从而导致更高水平的固定资产投资,银行利润也会相应增加;而在经济衰退期,获取贷款的难度增加,资产价格不断下降,导致其作为抵押品的价值下降,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抵补能力也就相应减弱。
理论和经验都表明,顺周期性会使银行风险暴露与经济周期错峰出现。银行的顺周期性会加大经济波动,也会使银行利润增长和风险暴露之间产生时间错配。在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高速增加时,通常是风险大量累积的时期,而非暴露时期,银行的潜在风险往往会在经济下行期间才会集中暴露,冲击银行的经营乃至整个经济的平稳运行。有许多例子都可以说明经济萧条阶段通常会伴随着银行体系的危机。如20世纪80年代未北欧国家和日本的银行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和1998年东亚严重的银行问题以及最近的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过程中欧美银行业的危机,等等。银行业的上述顺周期性特征,是由其行业属性所决定的,很难通过个别银行的努力彻底化解。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趋势的发展,金融市场传播冲击的能力日益增强,不仅能跨越国界,还能跨越市场,一些著名机构的倒闭引发了全球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即是例证。如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所引发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发人深省。而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人们对银行业经营的顺周期特征及其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尚有待深化。
我国银行体系经营管理能力尚未经过完整经济周期考验。当前银行业良好的经营状况是与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的,且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2003年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速保持在10.7%以上,推动银行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伴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化,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优化、盈利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之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银行业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下进行了大规模的信贷投放,金融危机以来的2009到2011年三年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到25万亿元,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超过113万亿元。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信贷的大规模投放,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业绩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了潜在风险。自银行业改制上市以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时,经济增速也维持在9%以上,因此可以说国内银行业还没有经历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考验。未来一个时期,在经济增速逐步回落的同时,我国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资源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等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将加快,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将有序推进。未来市场在主导资源配置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显著变化将会加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届时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尤其是风险防控能力将面临真正的经济周期“大考”。
经济下行期我国银行业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未来银行业经营环境将显著转变。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将进入趋势性放缓阶段,银行业高增长不可持续。从国际上看,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短期内难以根本性解决。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矛盾交织,虽然近期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不大,但利益博弈将使得治理过程始终处在危机边缘状态;美国经济虽然初现复苏态势,但由于其失业率仍然高企,消费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使其经济复苏仍显乏力;日本深陷“老龄化”的泥潭,这种低增长的状态未来仍将持续下去。发达国家经济的整体不“给力”,使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明显加大,国际金融市场也将持续动荡。从国内看,由于加入WTO的全球化红利在逐渐消退、人口结构演变使得我国人口红利出现拐点等原因,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开始逐步放缓,预计将由“十一五”时期的10%左右放缓至“十二五”时期的7%-8%左右。经济增速的趋势性放缓必然导致银行业主营业务增速放缓,连续多年的全行业资产规模高速扩张将难以持续。
随着货币增速明显回落、监管趋严和外汇占款增速的回落,未来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的盛筵难再。2003-2010年,我们见证了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的阶段,M2平均增速达到18.8%,即使扣除实行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2009年,M2的年均增速也达到了17.6%,同期的金融机构全部资金来源(相当于金融机构的总负债)平均增速则更快,达到20.5%。M2与GDP的比率从2002年的154%进一步上升到2010年的181%。但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2011年M2增速放缓至13.6%,2012年M2增长目标定为14%,均远低于之前约18%的增速。去年以来,贷款新规的实施使得货币乘数效应明显减弱,同时存款向客户基础好的大行加速集中;平均存贷比考核的实施,将进一步限制银行放贷规模,影响存款派生能力。当前银行业正面临理财业务全面规范,存款竞争将更加激烈。2011年四季度我国外汇占款出现罕见的连续三个月负增长。2012年1-2月份虽然恢复到正增长,但如果扣除贸易顺差和FDI,资本仍有外流迹象。预计未来随着欧债危机蔓延,避险需求将使美元阶段性走强,加上我国贸易顺差收窄,人民币升值预期弱化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等因素,外汇占款增速放缓将是长期趋势,这将导致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处在偏紧状态。
其次,在经济下行期的新环境下,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四方面挑战。
资产扩张能力将显著下降。“十二五”期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银行业贷款增速将会相应出现5个百分点左右的降幅。银行监管要求明显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拨贷比监管提高了银行业的资本实力要求,贷款新规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制约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金融脱媒不断发展,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更趋多样化,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将持续下降。在此背景下,银行业资产业务的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利率市场化推进将增加银行经营风险。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将给银行带来一系列风险。资金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而市场影响利率变动的要素较多,对利率走势判断失误将导致定价风险加大;资金需求者获取资金的途径增多、选择面更广,信贷客户的结构将发生变化,客户违约风险可能上升;存贷利差空间的缩减将导致传统存贷款业务的重要性降低,银行被迫加速业务转型步伐,而内外部诸多因素都将影响转型的效果,甚至决定其成败;资金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还可能给银行带来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不良贷款和信用风险可能有所上升。虽然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仍将稳定增长,银行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但存在的不利因素应当引起关注。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规模较大的贷款存量会在未来增加政府的偿债压力和潜在财政风险,局部性和单发性的风险较难避免。中期内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将稳定,房价可能继续下行,从而对房地产贷款和相关抵质押贷款质量产生影响,房地产贷款质量将面临一定挑战。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逐年提升,而中小企业客户的抗风险能力相对偏低,客户结构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信贷成本。随着监管要求不断提高,“拨贷比”等新监管指标的实施,银行业拨备增长的压力会长期存在,通过降低信用成本率来释放盈利增长的空间将受到限制。
流动性风险将持续存在。流动性是银行业的“生命线”。流动性风险具有自我加强、自我实现、外溢性高的特点,在银行业危机时往往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体系尚未出现过大规模的流动性风险事件,但受种种趋势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未来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流动性风险将持续存在。比如,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金融脱媒的发展,银行体系的资金将出现分流加剧、稳定性下降的情况;贷款新规的逐步实施,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倍数和速度都将趋势性下降。随着全球经济金融的持续动荡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将加大。去年以来,银行流动性状况已经出现了趋势性转变,持续偏紧,不少银行的存贷比已经经常高出监管红线,今年以来银行流动性状况虽有改善但依然偏紧。未来这种状况仍会持续,从而对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业未来将面临资产规模扩张受限、盈利空间收窄及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上升等现实挑战。与此同时,在经营环境变化的压力下,操作风险的发生频率也可能上升。而盈利能力下降又将导致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减弱。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有必要高度关注经济下行期银行业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深化改革,积极打造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长效机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来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虽然是潜在的和渐变的,但如果重视不够、应对不当,风险可能逐步积累并显性化,从而对我国银行业乃至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当前应正确认识、高度重视,综合治理、防微杜渐,有效防控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金融安全体系。应兼顾国际通行“游戏规则”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深入研究银行最优规模和经营范围,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规则;完善金融机构退出制度,建立科学合理、适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明确分工、加强协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建设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和处置制度。
其次,稳步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充分考量我国的国情和银行业的实际情况,高度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按照积极谨慎、配套推进的原则,通过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的利率下浮幅度,鼓励发展市场化定价的创新型存款产品,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从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角度出发,在银行业务转型、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给银行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次,优化市场结构和规范竞争行为。应采取有效举措吸引优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明确各层次机构的发展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确保对“三农”和小企业的高效金融服务。进一步统一对各类银行业机构的监督管理。按照兼顾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规模与结构的原则,推动银行优化激励约束,区分与整体经营效益挂钩的高管人员激励以及与具体业绩考核相挂钩的业务人员激励,健全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激励制度,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最后,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永恒主题,银行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是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基础。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已经从过去的控制风险向经营风险转变;风险管理内容也从过去的信用风险管理为主转变为由信用、市场、操作、合规、声誉、国别、集中度等各类风险所构成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未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突出以下重点:一是要继续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发挥董事会和高管层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战略,加强前瞻性风险管理和集团并表管理,落实新的监管标准,不断提高跨周期、跨行业、跨境风险管理能力。三是要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把风险管理的要求嵌入到各项具体的业务流程之中。四是要切实落实对各项重点风险领域的管控措施,保证总体资产质量的稳定和提升。未来一个时期应重点加强房地产信贷、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民间融资及理财产品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和管控,切实增强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理能力。
尽管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业仍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没有改变,银行业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主线,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三是新兴金融市场活跃,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蓝海”战略前景广阔。四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为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铺平了道路。随着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商业银行传统的发展方式将面临全面和严峻的挑战,在这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的年代,银行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以变求存,加快推进战略转型。(作者系交通银行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