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广东省质监部门揭开威极公司用工业盐水制造酱油违法生产黑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1 08:25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广东省质监部门揭开威极公司用工业盐水制造酱油违法生产黑幕

  揭开“不透明”背后的真相

  □ 本报记者 沈 洪

  由于政府信息公开不透明引发公众热议并发酵成社会热点,使广东佛山市高明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极公司)的违法行为浮出水面并演化出戏剧性结果(详见本报6月8日2版)。随着广东省质监局对该公司的深入调查,该公司长期用工业盐水制作酱油的内幕被彻底揭开,此案也从一般性违规升级为严重违法案件,多名涉案人员难逃法律制裁。

  5月下旬,威极公司涉嫌用工业盐水代替食用盐制酱油的信息,引起广东省质监局局长任小铁的高度重视。他立即要求稽查局、食品处组织佛山市质监局进行深入调查。此时,威极公司生产负责人陈裕华也深知问题的严重性,在面对执法人员的多次询问调查中,竭力否认用工业盐水制作酱油的违法事实,并谎称现场查获的26吨盐水并非是直接购进的工业用盐水,而是使用2.8吨非食用盐按照1∶10的比例勾兑而成。该批非食用盐共购入3吨,除了勾兑盐水用掉2.8吨之外,还剩下200公斤,其中140公斤作为废料丢弃,最后只有60公斤被用来勾兑盐水,用作酱油生产。

  这种解释看似天衣无缝,但是随着广东省质监部门的深入调查,该公司极力隐瞒的内幕逐渐浮出水面。

  质监部门查获威极公司工业盐水的检测报告显示:问题盐水的氯化钠含量为199g/L,占盐水总量的20%左右。如果按照陈裕华所谓1∶10的比例勾兑盐水,就算采用氯化钠含量高达90%多的食盐,那么勾兑出来的盐水中,氯化钠含量应该还不到10%,根本不可能达到检测结果中的20%左右。检测报告与陈裕华的供述存在巨大矛盾,这说明他一定在隐瞒什么。

  在案件取证一筹莫展时,执法人员通过深入调查又发现了两个大疑点:一是该公司作为酿造酱油企业,每个月都要销售数百吨的酱油半成品,酱油的含盐量近20%,生产量却与从盐业部门的进盐量严重不匹配;二是该公司销售月度统计表频繁出现一种标称为“外购四油”的原料,每月购入达数百吨,每吨价格仅为95元,且没有采购记录和相关单据。执法人员通过盐业部门了解到,按“外购四油”的价格推算,很有可能就是工业盐水。

  针对这两大疑点,5月28日,广东省质监局督导并紧急部署佛山市质监局对辖区仅有的两个生产工业盐水的佛山市三水区新星公司和盐矿联合开发公司进行了突击排查,并对其销售情况进行核查。在对盐矿联合公司的核查中,该公司对下属单位下发的《关于严格控制液体盐流向的紧急通知》引起执法人员的注意。通知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经销商梁志东违反规定,将公司生产的工业盐水销往了顺德区正味食品有限公司,因此取消梁志东中间销售商的资格。这一发现,为案件的突破提供了进一步的线索。

  按照规定,工业盐水作为国家管制的工业原料,只能定向销售给除食品企业以外的工业企业。执法人员在核查中了解到,这两家公司生产的工业盐水一部分是直接销售给了终端客户,还有一部分则是销售给了中间贸易商。经过对这两家公司的销售合同、台账和部分单据进行全面梳理,发现销售及运输环节有部分客户没有合同,且资料不全;有个人以不同收货单位名义大量采购工业盐水的问题。这些现象表明:这两家公司工业盐水的运输环节严重失控,终端流向也缺乏严密的监控。

  在随后的排查中,4家经销商的反常行为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一是他们都有自己的运输工业盐水的车队,二是都以个人的名义进行销售,三是有部分的车辆经常是在深夜装车出货、销售。据此,执法人员迅速把目标锁定在了梁志东、何理文、张毅成、邓剑锋这4家个体工业盐水经销商身上。执法人员通过核查他们留存在盐矿公司的上百张工业用盐水产品运送凭证又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线索——他们有3个车牌号码为赣D39941、粤X10679和湘E09748的车辆,不但在三水盐矿公司的产品运送凭证上频繁出现,而且也多次出现在威极公司的相关票据上。

  原本用来运输工业用盐水的车辆,为什么是在威极食品公司频繁出入呢?执法人员再次核查威极公司相关票据和资料后,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威极公司在酱油制作中,为降低从盐业部门购进食用盐的成本,勾结4个不法工业盐水的经销商,在夜深人静时从将工业盐水送货进入威极公司,卸载后又将用工业盐水配制的酱油半成品送到附近一些调味品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在调查中所谓购买3吨非食用盐勾兑盐水生产酱油的陈述,不过是一个幌子,其目的就是要掩盖从三水盐矿购买工业盐水制作酱油的违法事实。至此,该公司违法使用工业盐水代替食用盐制造酱油的生产链条全面曝光。

  目前,广东省质监督局布置了全省专项监督检查,威极公司涉嫌使用工业盐水生产酱油的原料来源和产品流向基本查明,对还没有使用的问题半成品酱油已全都查封。佛山市公安机关已经依法刑事拘留了威极公司陈裕华、关群馨等几名负责人,以及何理文、梁志东等工业盐水经销商。截至记者发稿时,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不避风头不怕热议

  广东省质监局查处佛山高明威极公司以工业盐水制造酱油案,令人拍案叫好!好就好在它是舆情焦点,而原本不在焦点之中的质监部门不怕聚焦,坚持守土有责的职业操守,在充满变数和矛盾的环境下让案件水落石出,在将违法企业绳之以法的同时,还社会舆论一个公道。面对百姓关注的热点提升了质检部门的社会公信力。

  在食品安全“多龙治水”管理模式下,百姓对监管力度多有微词。各部门之间虽有协作,但难免有越位之虑,因此,出现了在执法中小心规避的情况。然而,在食品安全责任大于天的现实语境下,不避风头、不怕热议,直面责任,勇于担当,这才是政府部门的应有本色。广东质监局此举,恰恰体现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从这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错综复杂、委曲婉转,稍有懈怠就会烟消云散。要想寻踪觅迹、追本查源,不仅要靠执着的态度,更需要去伪存真、条分缕析的业务素养。从这个案件在前期引发社会普遍质疑的云谲波诡中,我们分明嗅到了执法者内心承载不下的诸多无奈。但是,能够在庞杂的信息中找到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恰恰体现了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和执法者的优秀品质。 (阿坚) 《中国质量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