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红富士套药袋杨梅喷膨大剂 今夏瓜果陷阱已显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1 13:56 来源: 中国经营网

  政府不重视,果农们自然当作默许,仅仅用“个别企业”来搪塞,这样的答复由什什么样的调查数据而来?

  招远市S304省道边的一处苹果园,红富士幼果包裹在药袋里,直接接触药末直至成熟。栖霞、招远等地苹果产地,果农大量使用药袋套苹果。(新京报)

  药袋中所用为何种药物?据当地果农和农业合作社说“人人都知道是退菌特和福美胂,是禁止使用的”,然而果农们还是戴着手套和口罩去为苹果套药袋,他们怕呛着自己,怕中毒,却不怕这样长大的毒苹果进入他人口中会有什么结果,明知故犯的可恨行径令人唾弃,无知无畏的愚民让人痛心。

  曾享有“中国苹果之都”的栖霞市,又大又甜没有黑点的苹果为人所知,然而如今却成了“毒果之镇”,白白冒用了多年美名。自去年山东某家电视台暗访获得了药袋套苹果的第一手资料,政府部门对其进行了查处,显然如此行动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药袋苹果依然猖狂叫嚣着。

  况且在当地,这样的做法已流行数年,成为了不能曝光的公开秘密,果园里到处是套着药袋的苹果,相关部门却视而不见,只不过是曝光一次查处一点,这有什么用?政府不重视,果农们自然当作默许,仅仅用“个别企业”、“个别果农”来搪塞,这样的答复由什什么样的调查数据而来?如果政府一味的以他人健康为代价,维持地方政府的利益及声誉,而不尽快彻底整治,栖霞市将会朝着他们所不希望的方向迅速蔓延,那时不仅是苹果,栖霞市的所有农产品将不再被信任。

  另有一则消息同样是关于水果的,也是属于地方行为,某博友发布了一条“杨梅喷洒膨大剂”的博文,据说梅农自己吃的几棵都是不喷膨大剂的,消息是否属实至今未有证据证实。据当地梅农说使用膨大剂的很可能是外地梅农,尤其是一些种植大户,用药来控制杨梅分批成熟以供需求。某专家称膨大剂由于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农业用品因此国家未列入禁用之列,而国外也有在使用的,虽然一再强调其不会在人体内蓄积,然而谁又能证明此低毒性的物质在喷洒大量的情况下,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不论是红富士套药袋,还是杨梅喷洒膨大剂,这样的作法看似是属于地方问题,然而越是地方问题就越需要国家参与整治及管理。地方政府常常在衡量自身既得利益时,忽略了长远的发展,甚至无视公众的利益,这种时刻更需要国家的严格治理,对相关的违规作法给予公开的处理,这样才能够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并且警示其他地方上的管理部门。

  今夏的瓜果要想不再有陷阱,掐死农药的源头是重要的任务,任何已被禁用的,以及生产出来加紧检测继续被禁用的农药,一定要让它们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芒露 专栏作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