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私募垂涎中概股公司私有化_tech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1 16:58 来源: 21世纪网

  21世纪网综合报道 今日有外媒报道称,私募公司正在美国市场寻觅估值低且希望寻求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

  报道称,Dealogic数据显示,尽管过去两年许多中资公司股价大幅缩水,但包括盛大互动(Shanda Interactive)、哈尔滨电气(Harbin Electric)和中国安防(China Security & Surveillance)在内,只有16家公司进行了私有化,价值接近40亿美元。其中只有半数交易有私人股本公司的支持,其余交易不是通过公司间收购完成的,就是原始所有人通过自有资金或银行融资完成的。

  而Dealogic数据表明,近期将进行私有化的中资公司大约也有16家。比如,中信资本(Citic Capital)向电信计费集团亚信联创(AsiaInfo-Linkage)提出了收购,而亚信创联目前也已对其他竞购者开放。

  近些年来,在一连串的反向并购和一些正常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之后,在纽约和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的大大小小的中资公司已超过400家。嘉汉林业(Sino-Forest)等公司的丑闻使股价大幅跳水,做空机构又在其“伤口上撒盐”。中国企业家和董事长们本就已难以说服美国投资者和分析师,股价下行,更是加重了对他们的不利因素。

  高盛(Goldman Sachs)亚洲并购业务主管理查德•坎贝尔-布里登(Richard Campbell-Breeden)表示,可能会有更多在美上市中资公司进行私有化。

  他表示:“他们的胃口在那里,但股价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市场虽已下跌得很厉害,但卖家对价格的期待却没有降低。”他估计,至多可能有50家中资公司希望进行私有化,未来12个月内完成私有化的可能达到15家。他补充道,规模较小、主要上市地为香港的公司也在寻求进行私有化。

  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驻北京合伙人迈克尔•吉塞尔(Michael Gisser)表示,今年以来,该所涉及私有化的新业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截至目前也没有出现减缓的迹象。

  他表示:“我们预计,只要能以有吸引力的条件融入资金,大部分私有化交易都会得以实现。”Ropes & Gray律师事务所驻香港合伙人保罗•博尔茨(Paul Boltz)表示,尽管私人股本公司对这些交易很感兴趣,但它们经常看出这只是第一个步骤——完成私有化的公司还会采取第二个步骤,即转过头来,很快就在香港或中国内地重新上市。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