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主汛期将至防洪减灾体系仍薄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3 01:2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周芳
[ 长江委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吴道喜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仅仅从局部水雨情分析不能得出全流域汛情的预测结论 吴道喜说,目前长江中游干流的水位比1998年同期还高,但其主因是长江中下游个别省区短时间、强降雨导致局部流域来水增大,而长期预报今年“全流域来水是正常偏少的” ]
有媒体报道引用长江防总的分析称,今年以来的雨情、水情,与1998年和1954年比较相似。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长江中下游来水将比常年偏多,长江今年极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不过,6月11日,长江委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吴道喜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仅仅从局部水雨情分析不能得出全流域汛情的预测结论。
吴道喜说,目前长江中游干流的水位比1998年同期还高,但其主因是长江中下游个别省区短时间、强降雨导致局部流域来水增大,而长期预报今年“全流域来水是正常偏少的”。
水雨情:上游枯下游涝
当前,长江流域大部分区域进入主汛期。
6月10日晚,湖南省防指连夜发出紧急通知,称受高空低槽和中低层切变共同影响,6月9日晚至10日凌晨,该省部分地区发生强降雨,怀化市的洪江、会同、芷江、新晃,湘潭市的湘潭县,邵阳市的绥宁县等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湘潭县楠木冲水库(小二型)发生涵洞渗漏险情。气象部门预报,11日晚到12日,该省局部仍有强降雨,防汛抗灾形势严峻,各地要全力做好持续强降雨防范工作。
同时,受强降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持续影响,江西的江河湖泊水位纷纷上涨,部分城区出现严重内涝。该省防总在8日晚间启动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本报记者从江西省水利厅获悉,今年入汛以来,江西省防汛形势也是近几年最严峻、任务最繁重的,先后发生22次降雨过程,其中,较大的降雨过程有3次。由于降雨多,来势猛,对流性强,全省发生了大大小小420多起地质灾害。
9日晚至昨日,江西省又迎来一次自北向南的暴雨降水过程。据当地水文部门分析,乐安河、昌江、信江部分水文站已超过警戒水位。而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中旬至7月上旬,当地还有四次强降雨过程。
江西省水利厅称,目前,该省江河湖库水位比正常年份明显偏高,鄱阳湖星子站水位在17米以上居高不下,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同样的大汛情警报在太湖流域拉响。当地水利部门的数据显示,太湖今年5月平均水位为3.15米,比去年同期偏高0.3米,这增加了太湖流域今年出现大汛情的可能性。
……
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成灾大洪水,定性区分为两类:流域性洪水、区域性洪水。其中许多人依然记忆深刻的1998年洪水,就是典型的流域性洪水。
流域性洪水一般由连续多场大范围暴雨形成,长江上游和中下游地区均发生洪水,上游和中下游洪水、干流和支流洪水相互遭遇,形成长江中下游干流洪量大、洪峰高、洪水历时长的大洪水。
据气象部门统计,1~4月,国内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偏少,除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偏多一至两成外,其他江河均偏少,其中长江上游干流偏枯一成,汉江偏枯五成。
昨日下午16时,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发布的实时水情进一步显示,长江上游10个控制站中有6个站点的水势显示为“退”,仅富顺、寸滩、武隆三站水位有小幅上涨,但实际水位均较5月下旬有所回落。
尽管如此,长江流域今年的防汛形势依然严峻。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长江水利委员会(下称“长江委”)主任蔡其华表示,今年防汛抗旱面临防洪综合体系薄弱、抗旱基础设施不足、水利工程统一调度管理亟待开展、新问题新要求不断呈现的形势。
防洪综合体系仍薄弱
经历了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后,国家清醒认识到,这是长江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还不高引起的,应完善和加强流域防洪规划和防洪工程建设。
长江委原主任黎安田撰文指出,1992年编制完成的《长江中下游蓄洪防洪工程规划报告(送审稿)》在某些方面已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⑴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否导致防洪中的一般与重点、左岸与右岸、上游与下游的关系调整需认真加以研究。⑵目前是将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分成3个等级来进行建设,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定的堤防等级是否适合亦需加以研究。⑶由于目前蓄滞洪区居民多,居住区大多在洪水位以下,安全建设严重滞后,一旦分洪,损失巨大,使分洪计划很难执行。⑷一方面由于投入所限,长江上游干支流及中下游主要支流的水库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另一方面原规划基本上均以发电为主,所预留的防洪库容有限。因此已建和规划的干支流水库与不断提高的防洪要求不相适应。⑸目前长江流域其他防洪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仍非常薄弱,亟待加强。
随后,国家加大水利投入,长江干流堤防全面实现“长流规”中确定的标准,治江亦进入新的阶段。
但长江的防洪减灾体系仍存在着薄弱环节。蔡其华在近期召开的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指挥长会议上指出,目前,长江防洪综合体系仍较薄弱,如遇像1954年的洪水,中下游仍有340亿到400亿立方米的超额洪水需妥善安排出路。
“鄱阳湖、洞庭湖以及汉江等重要支流堤防尚未按规划达标,连江支堤防洪能力依然偏低,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中小河流和中小水库(水电站)度汛安全堪忧,山洪灾害防御难度大。”她说,尽管长江流域以三峡为核心的一批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已经或正在逐步建成并发挥效益,但水库群的联合调度亟待开展,水调与电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使得长江流域防汛抗旱任重道远。
事实上,两湖水系入汛以来,小型水库已多次亮起出险红灯。据统计,湖南江西两省已有10余座小型水库出险;暴雨洪水造成湖南、江西两省市18市90县380余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70多万亩,转移人口2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
本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在日本,一级河流要达到100~200年一遇的标准修建防洪工程(但日本的一级河流相当于中国的二、三级河流);美国密西西比河采用的标准更高达150~500年一遇;但在中国,个别河段的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则更低。
相关
长江流域三次大洪水
20世纪,长江流域发生了多次大洪水,尤其以1931年、1954年、1998年大洪水为严重。
1931年,长时间的降雨,造成全国性的大水灾。其中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八省灾情最重。
当年长江流域汛期提前,中游两湖的湘江和赣江4月份就出现了全年最大洪水,7月中旬,汉口站水位达26.93m时,丹水池堤防决口,汉口市区被淹。上游大洪水来临以后,在沿江沿湖多处决口分洪的情况下,汉口站洪峰水位28.28m,洪峰流量59900立方米/秒。
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后,雨区转向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发生大水,以岷江洪水最大。
川水东下与长江中下游洪水相遇,造成荆江大堤下段漫溃,沿江两岸一片汪洋,54个县市受灾,受淹农田5090万亩,受灾人口2855万人,损毁房屋180万门,因灾死亡14.52万人,灾情惨重。整个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洪水浸泡达三个月之久。
1954年,长江发生了全流域性大洪水,该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季提前到来,洪水发生也比一般年份早,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于4月份即进入汛期,长江中下游干流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汉口至南京江段水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超警历时一般在100天~135天,中下游洪水位全线突破当时的历史最高值。在荆江采取分洪措施后,沙市最高水位仍达44.67m;中游汉口站最高水位29.73m,超过1931年的最高水位,相应流量76100立方米/秒;下游大通站最高水位16.64m,相应流量92600立方米/秒。最大30天洪量,1954年分洪溃口水量达1023亿立方米。
洪灾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受灾农田4755万亩,受灾人口 1888万人,因灾死亡3.3万人,损毁房屋 427.6万间。武昌、汉口被洪水围困百日之久,京广铁路一百天不能正常通车。
1998年是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至螺山、武穴至九江共计359km的河段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鄱阳湖水系五河、洞庭湖水系四水发生大洪水后,长江上中游干支流又相继发生了较大洪水,长江上游接连出现八次洪峰。
据初步分析,1998年7月、8月,长江上游来水量略大于1954年,中、下游水量略小于1954年。1998年最大30天洪量,宜昌、汉口、大通站分别为1379亿立方米、1885亿立方米和2193亿立方米,而1954年上述三站最大30天洪量分别为1386亿立方米、2182亿立方米和2576亿立方米。总体而言,1998年洪水小于1954年。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虽然洪峰次数多、洪峰水位高、持续时间长,但与20世纪前几次特大洪水相比,造成的灾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