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袋苹果引发农药安全焦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3 01:24 来源: 经济参考报据媒体报道,烟台苹果主产区栖霞、招远等地,果农大量使用加药果袋,药物直接与幼果接触直至成熟。记者调查,一种小作坊生产,无任何标志的药袋被当地果农大量使用。这种药袋将包裹幼果直到成熟,白色药末直接与苹果接触。对于所用药物,药袋生产商和销售商都讳莫如深,当地果农和农业合作社人员坦言,“人人都知道是退菌特和福美胂,是禁止使用的”。6月11日,山东省农业厅派出调查组赴栖霞、招远,对使用药袋的区域进行调查,将采集现场药袋样本进行检测。
对此,不少网民认为,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问题让人谈“药”色变,“农药安全焦虑”问题应高度重视。
农药安全焦虑
网民“李晓亮”认为,果农称苹果交易量太大,几乎无法抽检;农药检定专家则表示,退菌特和福美胂没有明确的检测标准。我们不是要故意夸大农药的危害,因为在现代食品领域,大多数食品都离不开添加剂,大多数农产品都离不开农药,很多添加剂是合法合理的,很多农药也是如此。而且,农药残留不等于农药超标,农产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农药的残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对于专业的安全技术标准,普通民众无法准确认知。对于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民众完全将之托付给了相关监管质检部门,所以关键是这些部门要履行职责,切实对民众的食品安全负责。如果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标准,并且做到监管全覆盖,人们的焦虑情绪就能大大缓解。
网民“守株待业”认为,最近又有一种食品列入黑名单——苹果,说是用药袋套大的苹果的皮上全是农药,苹果皮是坚决不能吃的。我可是吃了N年的苹果皮,虽说这几年苹果的价格居高不下,我也没少吃,这下好了,可以和这高价水果说再见了。
在中国,无论多么爱吃一种东西都不要经常吃,一定要换着吃,哪怕是换一个品牌也是较为保险的做法。
查处要动真格
网民“韩涵”认为,“药袋苹果”的查处,不能仅寄托在苹果产地的政府部门身上,作为国家主管部门,应同时介入,查清楚“苹果药袋”所含农药成分,找到这些农药的生产源头,依法进行打击,并借此完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对各地批发和零售市场销售的苹果加强抽查检测。如此,“药袋苹果”才能无所遁形。
网民“范云廷”认为,就目前现状来说,市场变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法律监管的缺失和惩罚力度的不足。当企业监管其产品安全的成本高于其所面临惩罚风险的时候,企业就可能选择放松监管而获得更高的利益。当行业内有某一种投“毒”行为产生,其他商家观察到这种违规行为利润大,又不会受到相应其获利的惩罚,就很容易将其视为行业内部的纵容,在利益的驱使下就易倾向于去选择不顾消费者的健康,而对违规行为进行模仿。当某一行业违规成风,又缺乏明确的惩罚机制,加之惩罚多以打击重点曝光对象的情况时,行业内商家就易倾向于认为这种违规行为产生的风险分摊到每个商家的头上也是极小的,进而导致更多违规行为的产生。每每当商家的这种跟风而上的风气形成之初,有关法律监管部门就应及时站出来加以制止,法律制订得再多再细,如果不严格执行也无助于事。因而,要想从根本上遏制造假行为,就必须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让造假的成本远远大于造假的收益,进而使造假者望而却步。
改变“以貌取货”习惯
网民“杨颖”认为,真诚地希望那些“自作聪明”的商人和果农们,为了能“留下更多的好故事讲给后人听”,切莫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也希望我们的消费者不要在“以貌取货”挑长相好看的买,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陷商家于“不仁不义”中,让大家的生活质量没有保障。
网民“曾颖”认为,当人们对一样食物的需求停留在感官层面的时候,农户和商家们讨好消费者眼睛的手段,也就无所不用其极了。无怪乎在乡下,村民们田里用膨化剂和大剂量农药整出来的水果菜禽畜,都是送到市场上卖的,而用传统工艺伺弄出的却是自己享用的安全食品。以烟台本地的苹果为例,当大家都爱长相靓的苹果时,本土原来的国光、金帅等好多好吃的苹果卖不出去。而红富士因为好看,但口感与前二者有些差异,却灿烂地胜了出来,并基本将前两者淘汰。这就能充分说明一个重要问题:许多时候,人们是用眼睛而不是嘴巴在吃苹果的。
(记者 史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