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打新散户“中签像中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3 13:19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沈梦捷 供图东方IC

  昨天是IPO新政之后新股上市最为密集的一日,也是新股登台破发率最高的一天:5只新股4只破发,跌幅最大的百隆东方收盘下跌9.34%。由于昨天恰逢深交所发布新规设置炒新高压线,5新股全天表现之不济,令炒新族“寒心”。

  其实,从管理层取消3个月限售期新规算起,16只上市新股中已有10只破发,占比逾六成。这些破发股背后折射出的,是机构抛货的肆无忌惮,以及严控新股炒作新规的强力“负作用”。

  超六成新股破发

  昨日5只新股上市,包括4只中小板股、1只沪市主板股。破发的,既有发行市盈率高达30多倍的猛狮科技,也有仅12.5倍的百隆东方。以6月1日以来上市的新股考察,这段时间共有14只新股分别在沪市主板(2只)、中小板(7只)、创业板(5只)上市,除中小板的黄海机械、宏大爆破上涨和创业板的华灿光电不涨不跌外,其它全部破发,跌幅最大的已达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正好在前日晚间发布炒新的新高压线,这也将昨日炒股资金热情降至冰点。直观的表现是,昨日破发的4新股盘中均未出现临时停牌现象,这在此前的新股恶炒中并不多见。但凯利泰和中颖电子今日在创业板上市却不同于昨天5新股“绿肥红瘦”的窘境,今天两新股现大涨大跌。凯利泰开盘大涨51.25%,报44元,远好于券商预测平均价的29.82元。而中颖电子股价报11.8元,开盘便大跌5.6%。从发行价和市盈率来看,凯利泰均远高于中颖电子。前者发行价为29.09元/股,对应发行市盈率为45.96倍,而后者发行价为12.50元/股,对应发行市盈率为26.60倍。

  很多数据和线索可证明,新规实施以来新股首日涨幅受到明显压缩,甚至“负增长”。

  今年至昨天共有97只新股上市,其中首日破发的有 27只,占比27.8%。如果从取消3个月限售期新规算起,截至昨日,共有16只新股上市,整体表现“绿肥红瘦”,仅首日破发的就有10只新股,这意味着六成以上的打新者“中签即中刀”。

  从破发程度看,最严重的是加加食品,上市首日大跌26.33%,创A股20年来新股上市首日最大跌幅。此外,首日跌幅超过10%的新股还有利君股份、裕兴股份、慈星股份、江南嘉捷,跌幅分别为16.88%、16.5%、13.7%和11.4%。昨天亮相仅、市盈率仅为12倍多的百隆东方则破发9.34%。

  三高成破发主因

  这样的数据,舆论称之为“破发潮”堪称名副其实。究其原因也许有三,一是交易所近期连续不断地对准二级市场“开火”,炒新一族一时成了“过街老鼠”,暂时只能偃旗息鼓;二是“新政”修改限售规定,让网下申购者首日上市即可交易,大多机构一上市就集中抛售让股价短期内被压得难以抬头;三是市场弱势难改,也影响股价表现。

  按市场化逻辑,避免在熊市中发行,是一个公司利益最大化所应采取的措施。反之,迫不及待要发行上市的新股,大多有公司眼下状况不妙急需资金补足的情况,此种质地的公司,募资后能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注定会是凤毛麟角。

  众多原因中,取消3个月限售期的新规对当前新股“杯具”结局的影响难辞其咎。从5月25日起,机构在新股上市首日即可抛售。由此,机构“空军一号”的角色逢新股上市就必然上演。

  一组数据可对此作出证明。据证券日报统计,新政后有19股上市,截至昨日收盘,其中13只破发。机构对这些股票在上市首日均采取“斩立决”手法,即无论涨跌一律抛售。 19只新股上市首日,机构62次现身卖方席位,仅6次现身买方席位。机构合计卖出总额10.52亿元,买入仅0.62亿元,机构资金净卖出9.9亿元。机构的大量离席使新股的“保发”底线失去最大支撑。

  对于后市的操作,有“打新”的债基基金经理表示,“新股金身不破的神话,已无力维持。近期的‘打新’过程中,我们趋于谨慎。上市首日如波动较大,会选择暂时离场观望。 ”如果这一观点成为大多数基金经理的共识,那么未来新股市场将进一步疲软。

  “取消网下配售股份3个月的锁定期,管理层的本意是提升新股报价合理性,抑制过度投机炒作,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不料,新政造就机构成为打新股的投机者。这反映出机构行为的非理性,A股市场难以成熟不能单纯指责散户‘添乱’。面对‘破发潮’一浪接一浪,公募基金该谨慎参与了,可别把持股人的利益不当回事。”有媒体指责道。

  参与打新须慎重

  从另外的角度看,“新政”之后,新股发行的 “三高”现象也因此有所改善,至少就目前看来,A股长期以来形成的“逢新必炒”的奇特现象因此而得到转变。至于这种转变是否合理,措施算不算公平,与“市场化”的距离有多远,则另当别论。

  IPO新政实施两周多以来,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明显下降。截至昨日收盘,年内97只上市新股,若以5月25日为“新老划断”分界线,以老办法发行的新股共78只,上市首日算术平均涨幅24.6%;以新办法发行的新股共有19只,上市首日算术平均涨幅骤降至4.5%。

  虽然通过不断的“破发”可提醒喜新厌旧的投资者 “新股有风险申购须谨慎”,但这不应该就是目的。目的应该是让投资者学会分析新股,即对值不值得去申购有个理性认识。

  可惜,这似乎是个难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