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着力解决食品安全违法成本低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4 01:4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徐燕燕
问题酱油、地沟油、瘦肉精、甲醛白菜……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每一次都牵动着众人的目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存在食品产业基础薄弱、量大面广,存在素质总体不高、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特别是少数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生产加工伪劣食品,给食品安全造成很大危害。
上述会议还指出,现行的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仍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水平还不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薄弱,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繁重艰巨。今后要完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
对此,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营养强化剂及特种营养食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泽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政府监管相对滞后以及企业诚信的缺失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症结所在。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通常都是食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故意违法导致,且这种不诚信并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包括学界、媒体。”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也对本报记者表示。
监管滞后
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其中之一是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监管体系不完善一直以来为广大民众所诟病,主要体现在监管的交叉以及存在监管盲区。何计国认为,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最好的办法是“合”,将过去权责不明确的多个部门直接归于一个部门管理,这样就能避免监管盲区。
近日,深圳将在原有的市场监管局下面设立一个专门监管食品安全的二级局——食品安全监管局,集中负责食品安全问题,何计国认为,这是一种监管模式上的探索。
何计国表示,提高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非常关键。“我们的检测装备在应急检测方面的能力不足,很多时候,需要拿回实验室,这样容易导致‘逃单’现象发生。”
而此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刘秀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国家在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设备方面的投入已经不少,且设备并不逊于发达国家,只是缺乏技术人才,导致很多检测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另外,政府监管力度也亟须加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厉曙光曾对本报记者算过一笔账,他说以上海市为例,一个区平均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只有30多人,而食品企业大概有5000家。“两人一组进行监督,假设365天不休息,每两个人一个月要走访150家企业,一天要走5家企业。如何做得到?”他说。
据统计,目前中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其中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占企业总数的78.8%。因此,中国的食品产业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产业,这些小企业小作坊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目前还相对落后。食品添加剂并不等于违法添加物。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严格意义上说,是属于违法添加物导致,是一种人为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添加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经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二必须是技术上有必要添加的。”张泽生说。
诚信缺失
会议还强调,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情况,为诚信者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对失信行为予以惩戒。
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已经推出多年,何计国告诉本报记者,主要是以企业自愿加入的形式完成,凡参与进来的企业,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加入,而且,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并非加工企业一个环节就能控制,“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材料到成品——是一个全产业链的问题。”他说。
张泽生也表示,需要加强诚信的不仅仅是食品行业,而是全社会,包括学界和媒体。
在食品安全问题里,有不同性质的几大类。一类是,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行为恶劣、违法乱纪、坑害百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造成一些其他的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就像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这些事件社会各方行动能够比较趋于一致化。二是在没有完全调查清楚的情况下,或者是信息来源没有进一步核实的情况下,即遭到媒体过度曝光,甚至有些不是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却造成极大的恐慌。比如2011年10月的思念水饺金葡菌事件等。三是介于二者中间,比如染色馒头、冲调豆浆、骨汤等。这些事情最终也没有造成食品安全危害,但是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当中存在不透明或者过度宣传,属于行为和执行标准方面的欠缺。
“真正的风险老百姓可能意识不到,但意识到的是虚假的风险。比如说,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是最主要的,但老百姓很少关心,天天盯着农药超标和添加剂,也一定程度影响了监管的力度。”何计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