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管“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5 02:1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高管“谈”

  高管“谈”

  高管“谈”

  高管“谈”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

  鼓励银行在沪设第二总部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今年,上海银监局有哪些工作重点?

  上海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廖岷指出,上海银监局今年在此方面的工作重点是:

  一是支持、鼓励和推动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加快转型发展,努力随“实体经济”而变,随“新兴金融”而转,随“民生民众”而动。在融资服务和财富管理方面,开发和设计更多产品,并发挥管理、带动和影响全国相关业务的作用,占领金融创新的先机和制高点,提供高附加值服务,探索先行转型的途径。

  二是充分利用上海金融市场要素优势,继续鼓励和吸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上海成立各类总行级管理总部、营运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吸引更多外资银行中国区总部或者是亚太区总部落户上海。上海银监局一贯坚持主动向各类机构宣传设立功能性金融机构、区域性机构总部等的作用、意义和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已落户持牌专营机构加速发展和金融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和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今年以来,中国银行的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已在上海成立,浦发硅谷银行正在筹备开业。

  三是积极鼓励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各类非银行类新金融业态集聚上海,大力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双轮驱动”。今年上海银监局指导浦银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业筹备,鼓励金融租赁公司继续在保税区设立项目子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

  欲做人民币产品开发主导者

  作为一家总部设在上海的股份制银行,浦发银行寄望借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先行先试的优势,在未来五年发展成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旗舰企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将积极拓展跨市场的业务增长空间,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产品,力争成为金融市场人民币产品开发的主导者。”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表示。

  对于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吉晓辉指出,首先,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将引入更多市场参与者,可能对中资银行造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将增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的难度。

  面对挑战,浦发银行正积极推动国际化经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商业银行应逐步在目标海外市场设立分支机构,积累海外市场经营经验,培育国际化经营管理的专业团队,逐步形成合理的国际化布局。

  此外,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产品。结合跨境人民币市场需求和发展特点,浦发也在积极研发和创新包括跨境人民币项目融资、贸易融资及跨境人民币直投业务等新产品。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敞口,“我们加强了跨境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加强汇率和利率风险敞口管理,加大反洗钱的力度。”吉晓辉称。

  光大银行副行长刘珺:

  金融市场中心“落子”上海

  各银行行长早已开始提前谋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布局,在创新上绞尽脑汁。以光大银行为例,在沪成立了创新实验室——“金融市场中心”。据悉,“上海金融市场中心”的核心功能有三:一是贵金属交易;二是金融业务创新实验室;三是从事各种金融创新活动。

  这是该行首次在北京以外设立总行一级部门。作为一家国有特大型集团公司,光大集团业务涵盖主要金融领域,在重要的银行平台上设立金融市场中心,长远目的是加强集团内泛上海地区机构的合作,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分担、集团收益最大化的综合经营平台,合力提升“光大”整体品牌形象。

  中心成立后,将以各类同业客户及部分机构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参与包括同业资金、票据、贵金属等金融市场领域,着力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在业务环节、市场服务、储备人才、创新业务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这显然是光大银行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布下的战略要棋。加快投运“创新实验室”已经成为光大银行总行级领导心中最大一件“新”事,未来会有更多值得百姓投资的创新产品推出。光大银行副行长刘珺表示,将总行级金融市场中心“落子”上海,旨在借其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东风,依托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金融资源和市场优势,使光大的金融市场业务拓展伴随着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节奏快速前行。

  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林清德:

  发挥国际贸易融资长处

  2011年,渣打集团在中国内地的收入增加17%至8.25亿美元,盈利增长一倍至2.2亿美元。此外,集团网络内其他市场的业务也大大受益于中国企业银行客户业务的发展。在其他地区入账的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增长速度是在岸客户收入的3倍以上。

  现年52岁的林清德2009年被任命为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总裁兼董事会常务副主席,负责掌舵渣打中国的业务。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外资银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上海建设人民币全球中心的过程中,外资银行会面对哪些挑战?“人民币成为国际化的货币,这和中国总的经济发展方向相关。”林清德表示,在贸易这一方面,中国不只是东南亚,也是欧洲前几名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这是很自然的一个发展。因为用美元或欧元,对国内的出口商、进口商,会有一个汇兑风险。而如果用人民币结算,对国内的企业,汇率波动的风险降低,这些企业主就可以将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

  2009年4月,中国央行开始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渣打银行参与了第一批。这项试点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这之后,第一只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就是在渣打银行做的。

  “我们在国际上的网点多,国际贸易融资也是我们主要的长处,借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契机,我们会依靠我们的国际经验来服务中国本土的客户。”林清德表示。

  (本栏目均为本报综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