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时间这个敌人 要给人性留出成本 让灵魂松口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5 08:3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提问邮箱:pb@21cbh.com
降息了,利率市场化貌似现身了,有人却迷茫了。
本周招财猫收到读者来信,多数与这两大政策变动有关,我们取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请来东亚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以及《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市场观察员唐学鹏两位视觉敏锐、个性复杂的先生为大家拨开迷雾。
松口气,政策转弯不可怕,可怕的是,投资人乱了阵脚。
果你更看重的是流动和保本,那么它们还是不错的选择——货币基金和现金管理类产品一般不会跌破本金,投资收益也要高于活期存款。
假如你愿意承担风险,就可以考虑投资全球的债券类基金。这类产品的收益率要比国内的货币基金和现金管理类产品高,但反过来一旦市场下跌就有可能损失本金。在表现好的情况下,这类产品可能给你带来7%以上的年收益率,甚至能到达两位数;不过如果市场下跌,你也有可能要承受10%以上的亏损。尽管从历史上看,亏损大多能在3-6个月后恢复,但其间一旦你急需用钱,那么这笔亏损就从账面转成了现实。
当然如果投资全球债券时,你还要考虑到汇率的变化及因此可能带来的收益变动。比如,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开始贬值了,而从未来一两年看,人民币兑美元亦未必能实现升值。
唐学鹏(《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市场观察员)
我赞赏你的忧虑,你的目光看得很远。的确,银行恶性竞争以及退出机制,都将会在未来出现。现在,这个问题暂时被压制下了,国家几乎给银行存款提供了无限的保证。所以,仅仅从存款安全的角度,没有必要挪动。以后存款保险的出台,才意味着一个值得重视的开始。
央行6月7日的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首次让存款利率浮动,但总的来说1.1倍区间还是非常狭小。大部分银行都恢复了一年期3.5%利率,即使少数给出3.575%利率,一万块钱才多7块5的利息,如果这些银行借故稍微上调一下卡的年费,就可以将这个差额又吃回去。
总之,当我们走在笔直大路上,要有在未来转弯道的意识,但不用立即表现出来,否则就会在笔直路上走得歪歪扭扭、歪头斜臀、很不痛快。提前忧虑、过度思考,有时反而让一个眼光远大的人引发庸众不必要的猎奇观瞻。
因为你这些钱随时要用,比较的参考只能是活期利率,相对而言,货币型基金和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更为合适。
资金管理,甚至经济需求最大的“敌人”和考察面,就是时间。很多人批评中国的投资拉动,不应该建那么多高铁和机场,其实并不是高铁和机场不好。一个人口和国土大国不用太担心投资拉动问题,而是投资和年收益流之间的矛盾,这里面就有“时间的敌人”,如果经营不好时间,那么就会发生资金断裂、烂尾、没有自生能力,那也意味着时间经营的失败。
同理,如果钱随时都有可能要用,那么这种不确定带来的时间价值就是无足轻重的,在无足轻重中寻找最大的利差,其实也挺折腾的,在人性的意义上很累。所以,资金管理,不必要锱铢必较,绝对最优。要给人性留出成本,让灵魂松口气。
我是某家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现在中国已经开启了利率市场化了,我想知道,当存款利率可以竞争的时候,从存款安全的角度看,是不是应当转移到大的银行?从投资的角度看,是不是大量购买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已经不合算了?
我手里大概有200万元的流动资金,随时可能会用,之前看了你们的“每周报告”,就配了一些货币型基金和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现在降息了,这两种产品还是最好的选择么?你们有什么其他建议么。
陈柏轩(东亚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
利率市场化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空间,对储户而言,银行规模大小并非是最主要的考虑,你只要对一家银行的安全性及其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就可以选择将钱存入。
在投资方面,一些私人银行的客户资金量充足,选择也就比较多。他们中的有些倾向于进取型投资,愿意变相投资一些艺术品,风险基金或全球市场的股票;还有一些相对保守,就可以考虑选择风险较低的债券进行投资。
在当下全球降息的大背景下,我觉得,债券类产品的投资价值其实更加突出,其中亚洲债和新兴市场债又具备了违约风险相对较低、投资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是保本型的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投资结构性债券产品来保证本金安全。
受欧债危机拖累,全球经济面临下滑的风险。为维持经济发展,不少发达国家长期维持超低利率。而从2011年末开始,新兴市场国家也逐步进入降息周期,我估计本轮降息周期可能才刚开始,在此周期中债券类理财产品相对安全,收益也较高。
在降息周期下,国内的货币基金和现金管理类资产的收益也会相应降低,但同时,这类产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较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