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总会出现更有钱的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8 08:2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总会出现更有钱的人

总会出现更有钱的人

总会出现更有钱的人

  本报记者 王瑾 北京报道

  就在采访的当天上午,葛爱文(Ivan Gazidis)刚去参观了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同时也启动了阿森纳俱乐部未来三年为救助儿童会筹集300000英镑的海外资助项目,这些善款将用于提升北京民工子女等弱势儿童的教育质量。这位阿森纳俱乐部的CEO表示这项举动延续了俱乐部回馈社区的传统。

  7月27日,英超顶级球队阿森纳与曼城的圣殿杯挑战赛将于北京鸟巢上演。这两支球队不仅代表了目前英国俱乐部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级足球俱乐部运营模式的最佳案例。一支是欧洲足坛屈指可数的能够自给自足的豪门球队、一支是四年近15亿英镑“投资”出来的超级俱乐部。而在随后的采访中,出言谨慎的葛爱文也对于金元政策的运营模式给出了毫不客气的评价:“永远会有更有钱的人出现,这种做法无疑是恶性循环。”

  培养胜利还是购买胜利

  阿森纳良好的收支平衡一直都是为业内所称道的,无论是俱乐部高层还是主教练温格都对于俱乐部长期稳定的良好经营颇有心得。而随着欧洲经济的不景气和亚洲经济的崛起,这些年来中东以及俄罗斯金主对欧洲俱乐部的强势投资也对阿森纳这样的传统豪门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尽管葛爱文在采访中将这些俱乐部的崛起称为“买来的成功”,但阿森纳七年未有冠军入手的局面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俱乐部目前的主要盈利点还是集中在那传统的三个领域,“球队票房每年会为我们带来1亿英镑的收益,球赛转播的获益也是1亿英镑上下,此外还有约为5000万英镑的球队赞助。”而“教授”温格在球员转会市场的慧眼独具也为球队的运营减轻了不少经济压力。

  但因此很多人也指出,阿森纳队在转会市场上过于在意收支平衡,不做“亏本生意”的结果就是造成顶级球员的流失。不

  过对此葛爱文却有着不同见解:“我们从来不会将商业目标作为球队的主要目标,让阿森纳的球迷为球队感到自豪才是我们最关注的。”葛爱文表示,俱乐部所有的盈利都会回到球队的运营当中去,绝对不会移作他用。但是球员的薪水不断上涨、俱乐部的运营成本持续增加的现状在未来也不会有所改变,所以球队必须保有一定额度的自有资金。

  尽管这几年阿森纳球迷的自豪感有些打折,但从好的方面来看,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反而使得球队更为注重储备力量的培养。有人曾说现在的阿森纳就像五年前的巴萨,克鲁伊夫十几年前种下的种子,现在收获了。温格现在也在埋种子,可能未来几年球队的年龄梯队就会体现出来,毕竟球员的自给自足需要时间和积累,况且胜败对于足球来说确实微妙。

  寄希望于财政公平政策

  “虽然我们已经七年在欧洲赛场颗粒无收,但是欧足联还是给了我们欧洲俱乐部第六位的排名,这让我们的坚持得到了肯定。”

  对于阿森纳这样坚守传统的俱乐部,欧足联给予的肯定其实还有更多。即将于2013/14赛季开始推行的财政公平政策便是其中之一。财政公平政策简言之就是俱乐部的收入和支出必须达到平衡,否则将被禁止参加欧足联旗下诸如冠军联赛等一切比赛。考虑到实际情况,欧足联允许俱乐部在计划实施的最初几年拥有4500万欧元(折合约3600万英镑)的亏损上限,此后将逐步趋于严格。

  “如果目前的局面得不到改善,之后各个俱乐部的形态便会呈现两种分化。大牌球员的竞价会愈演愈烈,最终仅有几家俱乐部可以得到这些球星,其余的俱乐部则会被越发的边缘化,也不可能拥有什么成就。”葛爱文表示,“这绝对不是一个可持续性的模式。”

  关于这一政策,采访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外界都会将此政策的执行起始时间说成是2013/14赛季,但葛爱文却强调该政策是下赛季(2012/13赛季)结束时开始执行。对于一般人来说这其实只是一个说法上的差异,实质没什么不同,但对于阿森纳所代表的传统豪门来说这不仅表明了俱乐部对财政公平政策的盼望,也体现了尽早的实现这项政策的重大意义。

  中国联赛应学习美国?

  今年是阿森纳连续第二年来到中国进行比赛,他们不仅有了中文官方网站,还在北京开设了办公室,并雇用了120多年历史中第一位海外全职雇员。来自阿森纳北京办公室的顾彤告诉我们,俱乐部甚至有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每年都来中国比赛。

  如此重视中国市场,也使得葛爱文在评论中国职业足球现状时言语颇为斟酌。“每个市场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我并没有在中国做过足球市场的开发工作,所以也不能对中国球队提出说教。”即便如此,葛爱文还是认为,相对于超过百年历史的欧洲职业足球,中国更应该去借鉴美国的职业联赛(下文简写为MLS)和俱乐部模式。

  在2009年成为阿森纳俱乐部CEO之前,葛爱文曾在MLS工作过14年,并且是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的创始人之一。这位拥有牛津大学法律硕士学位的英国人曾于1994年至2008年期间任职洛杉矶联盟和纽约联盟,对于美国俱乐部的运营模式了如指掌:“要知道MLS全部19支参赛俱乐部中,有14支都拥有自己的球场,并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的。”

  众所周知,由于美国独特的体育娱乐背景,为了增强足球赛事的娱乐性和观赏性,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的很多赛制规则都与传统足球联赛不尽相同,但更重要的是,大联盟的整个联赛体制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往一切足球联赛:MLS以单一实体架构运行,各俱乐部为联盟所统一控制。为了控制成本,运营利润由联盟共享,联盟不仅商议球员的合同,更重要的是,球员是与联盟——而非单个俱乐部——签订合同。这种模式可谓前无古人,但却从根本上保证了各支俱乐部球队实力的均好性,并且引导俱乐部把更多的精力投向赛场而非市场。这一制度在大联盟开赛之初饱受争议,受到了球员和俱乐部很大的抵制,但后来由于联赛的成功运营和球员收入的不断增长而得以推行。而这样的运营模式对于有些“急功近利”的中国职业足球来说也许真的是一个能够走得更远的良性循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