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电影全产业链 保持中国特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8 14:51 来源: 一财网
要完成一个影视大国的梦想首先依赖于产业的全面升级,唯有开发、打通全产业链,才能使影视产业的价值爆发式增长。在本场论坛上,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到场致辞,并邀请到来自金融、投资、跨国合作、拍摄基地等领域的专家,共同论证并呈现一个更具理性与前瞻性的梦想和孵化平台。
电影投资回报不要只依赖票房
艾理善现任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总裁,在数字版权保护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参与了大量知识产权案件的执法以及许多著名的版权诉讼。本次论坛一开始,艾理善就以“内容版权保护: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基础”为主题做了简短的演讲。他介绍,在美国,一部电影的收入结构中,家庭娱乐占总投资回收的75%。这也就意味着,电影本身只是个起点,票房仅仅只占产业链的一部分。以美国迪士尼电影公司为例,其17%的收入来自电影票房,其他的主要收入来自电影主题公园和电影授权产品等。艾理善直言:“中国的电影产业因盗版受到重创,一部电影的投资回报90%以上依赖票房。所以,他建议保护自己拥有的东西,这样才能增加中国电影的收入。”
唐季礼梦想在沪建“梦基地”
导演唐季礼上世纪80年代加入香港TVB和邵氏,1996年他来到好莱坞发展,电影《过江龙》在美国获得收视佳绩。论坛上,他感叹相对于多元文化、多语言的亚洲,好莱坞电影有着较为单一的北美市场,有着回收的巨大网络,加上金融市场的介入,管理更加规范,形成了纽约融资、洛杉矶拍摄的健康格局,“其实好莱坞不是一个地区,而是美国电影产业的符号。”唐季礼坦言。
回到本次论坛的主题——梦基地,唐季礼早有了一个梦想,“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可以引进高等影视产业链的教育机构,从人才培育到生产摄影器材、专业交流、电影融资和发行,把电影产业链从基础做起来,同时也把资源利用实现了最大化”。在哪里建这个基地?唐季礼个人首选上海。
行动力和树理念是首要问题
安德鲁·摩根是个“中国通”,他是将众多香港明星、导演引进好莱坞的元老。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摩根的答案是“光明”。但同时,他也存在一些担忧,例如国内的年轻导演、年轻演员要获得好的机会相当困难,“所以我们要拿出更多行动力来关注国内市场,建立更多院线,扶植更多年轻电影人”。无独有偶,独立制作人马科·奥德斯凯也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要保持中国自己的特色,保持中国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除此之外,万达集团副总经理、万达院线董事长李耀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自信,不浮躁”和“尊重生活,尊重艺术”的观点。他认为现在国产电影人有些浮躁,一年出两部电影,缺乏生活体验,“将电影产业从基础做起,先树立正确的理念,记得‘放长线,钓大鱼’的老话”,李耀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