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劳保仍欠“一把火” 劳动者权益保障参差不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9 23:24 来源: 经济导报经济导报记者 牛其昌
近日,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四部委联合修订并起草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意见征集工作已经结束。
《办法》中规定,“高温天气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不含37℃)时,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或者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然而,经济导报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发现,绝大多数劳动者对高温津贴、缩短作业时间等相关政策并不清楚,许多室外劳动者没有拿到任何补贴,却仍然在接近36℃的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超过8小时。
高温津贴参差不齐
19日下午2点,济南泉城广场,骄阳似火。经过正午太阳直射的广场就像是一口巨大的蒸笼,导报记者没走几步便已经满头大汗。行人纷纷躲到周边的树荫下匆匆而过,广场中央惟有零星几个打着遮阳伞拍照留念的游客。
广场一侧的气温显示屏显示,2点10分的实时气温为33.3℃,紫外线为二级。导报记者随后利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发现,实际气温已高达35.5℃。虽然还未进入最为炎热的三伏天,但国家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济南市的最高气温将站稳35℃大关。
“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我们这个工作每天必须在室外呆10个小时以上。虽然时间长了自己慢慢习惯了,但是长期在特别炎热的天气下工作还是会感觉头晕、恶心。”坐在路边的树荫下,经十路与历山路交会路口的交通协管员曹利明直言,最近连续的高温天气就像是“下火”一样,让他本就不结实的身子有点吃不消。
他一边擦汗一边告诉导报记者,“每个交通岗都由两个人轮流负责执勤,每3个小时轮换一次。虽然每天的站岗时间是6个小时,但是休息时间也不能离岗,只能像这样在路边的阴凉下坐一会或者到附近的银行里喝点水休息一下。”
谈及单位是否提供高温津贴或者相关防治措施,曹利明表示,他目前是一家安保公司的合同工,不太了解具体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但每年5-9月份公司都会多发100元作为高温补助,每天还会有人定时来送冰糕或水以防他们中暑。一旦遇到极端恶劣的天气,公司会安排协管人员集体休息。他坦言,安保公司在防暑降温方面的工作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同样,每天在室外工作6小时以上的园林环卫工人也饱受高温之苦。
“我负责从燕山立交桥至玉函立交桥马路两侧的园林卫生,每天来回4、5趟都难以打扫干净。”历下区园林局环卫工人王永彩向导报记者抱怨道,高温时不仅没有休息时间,也从来没听说过有高温作业补贴这回事。
在经十路与山大路交会路口的一处建筑工地,虽然气温高达35℃以上,几名负责外墙施工的工人仍然在烈日下和着水泥。导报记者了解到,因为工程要赶进度,工人们大多按量计算工钱,所以即使高温也要硬着头皮把活干完,平均每天高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
该项目施工负责人黄松表示,他也是刚刚才听说国家对高温作业又出台了具体办法,现在每天会为工友们准备大量的绿豆汤解暑,同时尽量建议工人错开1点至3点的高温时段,将室外工作时间延后至晚上8点,但没有发放任何补贴。
随后,导报记者走访多个项目工地发现,工人们大多对于高温津贴一无所知,开发商亦不愿过多提及。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指出,“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由于目前还没有任何具体标准和强制效力,因而多数开发商并没有给高温作业的工人发放高温津贴。
劳动者直言不敢奢望
皮肤黝黑的杜吉中是济南美的空调售后服务部的一名维修工,谈及高温作业,他也很是无奈地表示,在为广大市民送去清凉的同时,自己每天至少需要在室外忍受10个小时的高温。
“我的工作就是骑着摩托车为客户上门维修空调,从城市这头到那头,最多的时候每天需要维修10多户家庭的空调。”他告诉导报记者,最近的确听同事说美的和格力公司要对高温作业者进行补贴,具体措施可能是带薪休假,但目前还没有落实下来。
“如果落实下来当然很好,不过对于百十来块钱的高温津贴不能太计较。即使国家有明文规定必须发放,但为了这个和领导提出要求也不太现实。”采访中,许多像杜吉中这样常年在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表示,作为雇佣关系中的弱势一方,他们一般不会太奢望用人单位能够发放高温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