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神九:开启中国空间站新时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0 00:09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见习记者 周笑宇综合报道

  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37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8时56分,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2012年6月18日14时7分,如同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形象一样如梦如幻——两个航天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紧紧相拥,3个小时后,景海鹏、刘旺、刘洋像鸟儿一样,依次“飞”进了“天宫”……

  新使命:

  揭开中国航天新篇章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宣告人类太空时代的来临。

  1961年,俄罗斯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成功绕地球一周,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驾驶“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陆月球。“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时说的这句话,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名言。

  中国1992年正式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时,已落后世界先进国家几十年,但经过我国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1999年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我国航天技术迈入世界先进水平。

  此后,中国先后发射9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先后实现4次载人飞行,完成了出舱行走,已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立把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此次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我国宇航员的成功进入天宫一号将为我国2020年建立永久性空间站奠定基础。

  新面孔:

  中国第一位女性宇航员

  1963年的6月16日,全球第一位女航天员——前苏联的捷列什科娃进入太空。49年之后,我国的第一位女性宇航员刘洋,也随神舟九号飞船一同进入了太空。

  今年34岁的刘洋来自我国河南,她的成长历程与大多数同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据报道,刘洋在与竞争者比较并最终胜出,得益最多的是她淡定平和的性格。相信随着神九升空,一个瘦长高挑、文静不爱张扬、稳重大方、有理想的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形象会越来越明晰。有关她的故事,还会更多地流传出来。

  “我国女航天员参加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填补了我国女性航天飞行的空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7个国家共50余名女航天员进行过太空飞行。武平说:“从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史看,各个国家都把本国女航天员的首次飞行授予了特殊的意义。国际载人航天的经验也表明,女性完全可以胜任太空飞行的任务。我国女航天员首次参加飞行任务,既有技术上的突破,也有很重要的社会影响,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而这次任务安排女航天员飞行,又可以带动女航天员相关飞行产品的研制和女航天员地面训练等方面的技术发展,积累女性在生理、心理及航天医学方面的飞行实验数据;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载人航天工程的社会影响,展示中国女性的良好形象。我作为一名女性,对女航天员的飞行充满期待。”

  新技术:

  与神八四大不同之处

  从神一的第一次试飞到神八的自动交会对接,神舟飞船的每一次发射背后都是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改进,此次神九飞船也代表了我国航天的最新技术。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神九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和神八对接的四个不同点。

  第一,飞船手动控制系统首次加电。这是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的一项重要备份手段。在自动交会对接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可以由航天员实施手动对接或撤离。

  第二,对接在阳照区进行。神九飞船从400米停泊点到对接接触全过程均在阳照区内进行。这将进一步考验光学测量设备在强光照条件下的测量精度和抗光干扰能力。

  第三,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宫一号。这次任务中,神九飞船将与天宫一号实现空间连通;航天员将首次进入在轨的天宫一号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应用与试验。

  第四,应急手段进一步完善。与首次无人交会对接任务相比,增加了50多种应急交会对接模式,进一步提高应急情况下成功实施自动对接的可靠性。

  新家门:

  中国太空家园从此建立

  神九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也打开了中国人在太空新家的“大门”。

  2012年6月18日17时,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轻盈地“飘”到了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前。穿过这扇门,中国航天员就将首次进入自己的“太空家园”天宫一号。

  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意味深长地说:一直以来,人们习惯将航天员太空飞行比作出征,而这一次,“神九”航天员却是在“回家”。

  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完成后算起,航天员从返回舱穿越到轨道舱,不足10米的距离,“走”了2个多小时。

  从前天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算起,航天员已经日夜追赶了近2天。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的那天算起,中国航天人风雨兼程走了整整20年。

  随着景海鹏打开天宫一号舱门的动作,已在太空飞行262天的中国“太空家园”重现眼前:米色的地板,乳白色的墙壁,正中央墙壁上,一边挂着五星红旗,一边挂着火红的中国结……

  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向在轨航天器运送人员和物资能力的国家。

  新地位:

  在国际空间站中拥有话语权

  神舟九号飞船与“天空一号”的交会对接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站建设方面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

  在太空领域,美国始终有着主导权。1993年12月,美国与俄罗斯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参与建设的除美俄外,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丹麦、挪威、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等国,是有史以来最受瞩目的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总投资达1500亿美元,历经十余年才建成,主要目的定位于科学技术研究的太空轨道实验室,其初始设计寿命是到2015年。此前,美、俄等参与国已同意延长其使用寿命到2020年为止。

  有数据表明,当今运送1千克物品到国际空间站的费用为2.2万美元。“养”一个国际空间站据估计每年需10亿美元,若在轨工作10年则为100亿美元。尽管成本高昂,但毕竟国际空间站的费用由16个成员国分担。未来,合作仍将是全球航天领域的趋势。

  《新京报》报道称,此前,美国一直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不过,中国长期以来都不曾放弃加入国际空间站的努力。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前夕,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透露,未来中国将积极寻求国际空间站合作。

  “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的飞船和国际空间站进行合作并不存在很大的技术难点。但因为我国空间站的对接标准和国际空间站并不统一,因此,标准统一化将是未来开展空间站合作首要解决的问题。”杨利伟说。

  新焦点:

  海外媒体热议中国神九

  在国内媒体纷纷将焦点对准“神九”的同时,海外媒体也在密切关注着此次发射的进展。

  6月1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备受瞩目的本次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跨越,并将改变中国航天员不能在太空长期停留的现状。报道还称,从8年前首次将航天员送上太空后,中国的太空事业屡攀高峰,并有望在国际空间站退役后,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永久载人空间站的国家。

  英国广播公司12日说,中国的太空项目正在创造新历史,这是通过将该国首位女航天员送进太空实现的。“中国即将加入这样一个小型俱乐部: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7个国家的女性上过太空,而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是通过自己的飞船完成这项壮举的。”

  美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说,空间飞行器对接是建设载人空间站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人工手动对接将考验宇航员的心理和技术水平。美联社还特意制作了一张“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后的示意图(见右图)。图中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经完成对接。一名航天员已经从神舟九号进入到天宫一号,于失重条件下进行科学实验;另一名航天员则正在神舟九号中工作。

  西班牙《国家报》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网站都称,中国将成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整个对接将手控完成。

  美国CNN网站还援引了今年中国宣布有关计划时麻省理工学院的副教授泰勒·弗拉维尔的话:“这表明中国一直致力于成为拥有独立太空能力的一流航天大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