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重构网络教育课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3 02:55 来源: 中国经营报李蕾
“有人戏称80后及其之前的几代人是数字化移民,而90后已经成为数字化原住民,今天离开数字化对于很多人是不可想象的。”在此前的一次论坛上,国家信息化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如是表示。
此言非虚。在当前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格局下,通过教师讲授、图书资料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以单一考试作为学习结果评价的模式,以及“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载体,显然已远不能满足时代对于教育培养人才的寄望。而在对“僵化与固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寻求突破的过程中,由梦想明天网络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开发的预言家网络教学实施平台正是其中的一种有益尝试。
在线教育2.0来临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Ng教授把自己的一门课放到了互联网上,结果全球十几万人除了在线听他的实时讲授,还和斯坦福大学的在校生做同样的作业、接受同样的评分和考试。Ng教授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在硅谷融到了1000多万美元的投资,成立了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
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一春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真实故事。其在文中还称,更早一些,斯坦福教授Thrun也离职创办了在线教育网站Udacity。在美国,类似的公司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美国互联网巨头公司——思科公司的总裁钱伯思曾经说过:“互联网的最大卖点在于和教育的结合。”从上述案例来看,二者的联姻或正产生难以估量的化学反应。
事实上,国际互联网巨头企业一直十分看好中国的教育市场,纷纷在中国开展各种教育信息化项目,诸如英特尔、微软、戴尔、思科等知名IT公司就都分别与教育部开展过相应的合作,力图在华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模式。不过,从实效来看,这些探索至今尚未收到预期效果。
放眼国内,目前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一些主要形式包括: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放在互联网上供学校或学生选取;或通过门户网站的形式,将教育资讯、学习资源和各种教材放在网站上;再者像上海市在推广的“电子书包”,学生可从学校服务器下载电子课件、辅导材料和作业等。
不过,很多专家对此并不看好,因相较于国家当下正在力图重构的“要让其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的教育信息化金字塔,目前存在的一些教育触网的模式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在设计上较为“陈旧”和“狭窄”,属过渡性产品或概念。
张一春认为,前述美国的创业案例之所以获得教育界和投资界的一致青睐,是因为现在的在线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段远程视频这么简单,而增加了“互动”、“互助”、“行为评价和诱导”等新的技术和方式。也就是说,在国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在线教育会从1.0时代过渡到2.0时代。
重构在线教育
5月14日下午,大庆市湖滨学校的韩晶老师要带领初一(四)班的学生在微机室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这堂课上,学生们先是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探究主题上网搜集资料,之后则都登录注册地位于北京的预言家网络教学实施平台(下称预言家),不仅晒自己的作业,也评论其他同学的作业,最后韩老师则在平台上挑了四个学生的作业进行了重点点评。
显然,如此流程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有很大的区别,预言家的开发者是梦想明天网络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晓梅表示,这种可面向大规模人群,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在线互动,包括陪练、网络管理员等多种主体可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两年多来已在国内多所学校应用。
王晓梅表示,因无先例可循,自2009年其与同事在构建预言家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挫折。“比如哪些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实现,哪些应该由任课教师来实现,哪些应该由网络教学实施平台来实现,反反复复改了上百次。而课程初成体系后,到学校搞实验也是屡屡碰壁,比如有的老师就提出来:‘你们不让我讲,那我这老师干什么!’。”
确实,学校曾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而倘若在线教育普及,除了将触发个体学习方式的改变,通过把课程变成一种可以公开竞争的网络服务或产品,更会影响整个教育行业的生态。对此,王晓梅称,专门用于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式、交互式学习的教育虚拟社区,正是预言家的核心定位。 王晓梅认为,国内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此前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之前的模式,多数仍是适应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知识呈现式的思路,并没有实现学生主动探究、互动式的学习。
“但是,随着国家允许企业介入教育信息化和要求政府、学校、使用者购买网络教育课程和服务的政策的落实,相信网络教育课程提供商——这一每年坐拥上千亿规模的新行业将吸引大批企业的加入。”王晓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