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王小鲁:政府不应直接干预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3 02:56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李银莲

  “从总体来看,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是在持续上升的,但是近两年来,这个进步的速度有所放慢。”

  作为《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的编者之一,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做出了这样的总结。

  过去十年中,这个每年发布一次的报告会从多维度对中国市场的发育程度进行评估,也由此成为观察中国经济成长性的坐标之一。

  他表示,在对各省市(区)进行评估的20多个客观指标中,过去的十几年中,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以及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进步明显,而近两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这一项中,进步的速度是有所放缓的。

  “起点应该是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开始实施的‘4万亿’刺激政策,因为这些政策特别是投资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在资金分配等方面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有所加强。”在他看来,当时的“应急政策”尽管产生了短期的经济拉动效应,但是随之而来的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通货膨胀等“副作用”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消化。“所以现在继续追加投资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只会引发副作用的‘叠加效应’,不会改善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

  他认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困难的实质,是内需不足以及经济过度依靠政府投资来拉动。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导致内需不足的根本性问题着手,甚至不能再回避一些制度性的改革。

  从短期看,他认为应当对所有小微企业减税,让减税的效应普惠到所有的小微企业。目前实施的一些针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减税措施覆盖面太窄,例如对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这个政策是可纳税的所得在6万元以内的企业方可享受,实际中只有很少的企业可以享受到。

  从减税的内容上,除了“营改增”之外,增值税也应当有所减免。因为中小企业是中国最主要的就业岗位提供者,如果这些企业陷入长期的经营困境,中国将直面大量的失业,这将进一步使得居民收入增长放缓,进一步影响消费,无法拉动内需,整体经济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些政策解决的是中长期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涉及导致目前经济失衡的一些根本性的原因,也应该同时从现在开始改进。

  例如户籍制度改革。一个应当引起重点关注的群体——农民工。这个总数将近2亿人的群体,他们的收入无法转化为有效消费。工作在城市但是受限于户籍限制,不能同等享有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的待遇。

  “这个问题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王小鲁建议,除了个别超大城市,应普遍性放宽城镇户籍制度,目标是实现在各地享受基本权利的公平。

  从他开出的“药方”中,政府能起到的关键作用其实并不是成为经济刺激的主体,而恰恰是政府作为服务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能的合理运用。

  在他参与编写的《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2011年报告》中,第一次对企业具体的经营环境做出了监测和评估,与之前关于市场化的报告相比,一个有意思的关联在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经营环境较好。

  虽然王小鲁并不认为两者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但他也表示,“目前的问题是市场环境不够好,这个时期政府实施对市场环境的优化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中西部而言政策应考虑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不过要警惕和防止‘政府什么都能做,什么都靠政府的思想’。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的结果是负面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