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研报门”频现 买方另起炉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5 01:38 来源: 一财网古语云“书非借不能读也”。
曾经买方机构极为倚重的“借来的书”——券商研究报告,在频出的乌龙事件之后似乎已经不再被信任。身在江湖已久的公募基金也不得不开始自起炉灶,重新改造并巩固自身的投研部门。
“研报门”让公募很受伤
去年,券商“研报门”频出,每每令资本市场为之大幅震荡,而严重依赖券商研究报告的公募基金深受其害。
除了涉及重庆啤酒(600132.SH)“乙肝疫苗门”的研报外,有关涪陵榨菜(002507.SZ)、攀钢钒钛(000629.SZ)、宁波联合(600051.SH)、冠昊生物(300238.SZ)等四家上市公司的研报均引起市场的热议,让券商多年树立起来的江湖地位瞬间坍塌。
2011年6月份,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黄巍在其发布的《推高端产品拉升企业形象》研究报告中称,涪陵榨菜去年推出的600克装的沉香榨菜零售价为2200元,成为涪陵榨菜最高端的产品,提升了涪陵榨菜高端产品形象,并在研报中给予了涪陵榨菜维持“增持”的评级。然而,据媒体报道,早在2007年《重庆商报》便刊登了有关涪陵推出天价“沉香榨菜”的报道,与该研报时间相差四年之久。中信证券随后也承认相关分析师并未对相关上市公司进行调研。
而攀钢钒钛“研报门”更是让市场为之哗然。2011年7月15日午后开市不久,攀钢钒钛突然封于涨停板。银河证券于当日晚间公告称,该公司注册分析师王国平7月9日发表的研报《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中出现数据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错误研报的预测股价为188元,而攀钢钒钛当时的股价仅为12.22元。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多份研究报告发现,如今的券商研报可谓日益文采飞扬,动辄引经据典,甚至有投资者戏称“如今的券商研究报告已俨然为抒情散文,但可信度的下降速度远远超越撰写者文学水平的提高速度”。
自力更生
外脑失效,公募基金不得不自行建立自己的更有效、更全面的研究部门。这一点在经历了去年的诸多“研报门”之后,几乎在公募基金业内部已经达成共识。
有券商内部人士曾坦言,尽管看起来研究员挺风光,但是压力极大。“我们每个月要上交的研究报告的数量是有规定的,而且远远超出实际能力的范围。”与此同时,同行之间的抄袭现象也是愈演愈烈,用他们的话说,“压力使然”。
然而,这个“压力使然”的结果就是买方机构花钱买了一堆“定时炸弹”。沪上一位公募基金人士此前曾对记者表示:“券商研究报告的不被信任在行业内部早已达成共识,我们自己的投研团队有的时候看到他们提供的研究报告,都觉得不可思议。”
上述公募基金人士透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打造自己覆盖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研究团队。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去年大面积招聘研究人员,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自己研究团队提供的研究报告让我们的投资团队会感觉更安心。”该人士称。
实际上,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了解到,如今的公募基金行业对于研究员的重视程度远超以往。而这个职位的薪资水平也已经水涨船高,不少公司都已经开出极高的薪水,希望能吸引到真正有实力的研究员,以期在外脑失效的情况下给自己的投资团队提供更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