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4172亿元增发融资蓄势待发 逾半已破增_tech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5 09:43 来源: 21世纪网

  今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逐渐转向宽松,A股的流动性较去年有所改善,但上市公司依旧“囊中羞涩”,不得不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 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今年以来已经有52家公司完成增发,募资达823亿元。另外,尚有242家公司排队轮候增发,合计4172亿元左右增发融资计划蓄势待发。

  然而,这些公司要想在弱市中将自家股票推销出去并不容易。截至6月21日,242家已备案增发的公司中逾五成跌破发行价,完成增发的公司中也有半数以上出现“破发”。

  所幸,上市公司“保发”有术,并且奇招迭出。天药股份、风帆股份随行就市频繁下调增发价格;烽火通信大股东紧急增持,为增发保驾护航;斯米克的控股股东更多次套现,筹措资金为现金流告急的上市公司定增“输血”。

  当然,在保住增发价格之后,上市公司要想顺利增发还得看机构“脸色”,而幸运的是,亮丽的账面浮盈让机构今年参与增发的热情持续高涨。

  52家公司“抽血”811亿

  “援军”姗姗来迟,几乎“弹尽粮绝”的大盘只能在2300点一线继续缩量整理。即便如此,上市公司圈钱的步伐未见丝毫迟缓。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年初以来共有52家公司顺利完成增发,合计筹集约811亿元现金,其中48家以定向增发的方式总共筹集到711亿元左右的现金,而川投能源、金发科技、天山股份和格力电器等4家则通过公开增发筹资近百亿元。

  如此骄人的成绩比之新股首募成绩也是毫不逊色。截至6月21日,IPO今年以来总共募集到的资金也不过695.18亿元。而且,在今年上半年大盘新股近乎绝迹的背景下,增发市场却屡屡闪现再融资“大鳄”。

  素来充当市场“抽血”主力的银行股今年再度扛起增发的大旗,北京银行以118亿元规模暂时稳坐增发龙虎榜头把交椅。此外,中国南车、福田汽车、永泰能源、内蒙华电等公司的募资规模均在40亿元以上,分别为87.55亿元、49亿元、49亿元和46.56亿元。

  当然,这不过是增发市场上的冰山一角而已。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今年以来总共有242家公司备案增发,计划筹资超过4172亿元;其中32家公司已获得“准生证”。

  其中,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有望接力北京银行,成为A股今年下半场增发大戏的主角,两家公司计划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约256亿元、298亿元来补充资本金。目前,这两份方案已经在股东大会上获批,只待证监会一声令下便可成行。

  此外,越来越多的公司谋求进入这支增发队伍,*ST兴业更不惜打出“保壳”的旗号试图跻身其中。6月18日,*ST兴业仓促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筹集现金事宜,即日起公司股票开始停牌。

  而就在今年5月26日,*ST兴业才刚宣布终止重组计划,并承诺“自公司股票复牌之日起3个月内不再筹划或实施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让满 心期待公司“涅槃”的投资者失望,并以9个跌停板来宣泄对重组失利的不满。截至6月15日,*ST兴业复牌以来累计跌幅达33.23%。

  眼看退市新规渐行渐近,*ST兴业不得不加快保壳的步伐,因为按照上交所此前公布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2010年、2011年连续亏损的*ST兴业已经触及终止上市的多条“红线”。市场人士指出,公司此次启动定增募集现金,是想绕过此前承诺的三个月“窗口期”。

  然而,对*ST兴业而言,要成功达到增发的“彼岸”并不简单,特别是在弱市中,通往增发的道路更是荆棘丛生,股价能否达标是摆在这支庞大的增发轮候队伍前的首要难题。

  逾五成拟增发公司“破发”

  事实上,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收盘,尚有54%左右公司跌破增发底价,交通银行更是惨遭“破发”和“破净”的双重打击。

  面对增发计划可能流产的尴尬局面,年初以来多家公司已陆续调低增发底价,其中天药股份的增发方案更是三易其稿,两度下调定增底价。

  按照增发方案,天药股份将募集不超过5.5亿元资金,用于“收购天津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氨基酸原料药业务及相关资产和负债”、“收购天津金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环保工程资产”和“皮质激素类原料药技术改造升级和扩产”等三个项目。

  意想不到的是,自定增预案公布之后,天药股份的股价步步下探,致使增发计划岌岌可危。Wind数据显示,公司股价自去年3月17日摸高至 10.39元(前复权,下同)之后一路倾泻而下,今年1月初甚至下探至4.85元,此后虽然略有回升,但截至上周五,收盘价也仅为5.59元/股。

  无奈之下,天药股份只能“随行就市”调低增发价格。5月18日,天药股份披露了“第三版”增发方案,将发行底价从此前的7.29元/股下调至5.49元/股。而在2011年首度推出的增发预案中,增发底价曾定为8.27元/股。

  无独有偶,风帆股份也于6月16日宣布下调增发底价至8.75元/股,新确定的发行底价较之旧版方案几乎腰斩。在去年8月24日披露的定增预案修订稿中,该公司一度将增发底价确定为不低于15.06元/股。

  即便是登顶A股今年牛股榜的海润光伏也被“破发”的阴影所笼罩,截至6月21日,该股复牌以来涨幅已逾189%。但较之7.56元的增发底价,上周四公司股票8.04元的收盘价显然不足以让公司安枕无忧。

  按照海润光伏披露的增发计划,该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机构投资者发行5300万股,筹集不超过38亿元资金用于三个项目的建设以及偿还贷款。

  无独有偶。以75.44%的涨幅坐上今年牛股榜第28把交椅的超声电子,尽管年初以来快马加鞭地收复估值失地,但增发底价距离上周四的收盘价也仅有一步之遥。按照公司此前公布的增发方案,发行价下限定为13.8元,而上周四股价定格在13.93元。

  即便是成功实施增发的股票也是难逃“破发”命运,这也让奔跑在增发路上的242家公司倍感压力。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收盘,今年实施增发的52只股票中,28只的股价还在增发价以下徘徊。

  上市公司“保发”奇招迭出

  当然,这些价格倒挂的股票并非没有反转的机会,川润股份今年一季度便顺利实现大逆转,运用的“保发”战术堪称A股经典。

  实际上,在实施增发前一个多月,川润股份的股价一度徘徊在增发底价以下。幸运的是,公司把握住年报披露的机会,率先推出“10转10派1元(含 税)”的高送转方案,此举一举扭转了股价颓势,不但顺利从机构中筹集到4.8亿元现金,而且以公司副董事长罗永忠为首的多名高管更乘机套现3.5亿元。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着手“保发”,烽火通信便是其中一例。今年2月23日该公司正式拿到增发批文,而令人欣慰的是,公司股票价格一直在增发底价之上平稳运行,增发似乎指日可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烽火通信6月13日突然遭遇空头血洗,当日股价重挫近8%。交易所龙虎榜数据显示,在6月13日的大跌中,某机构席位大举抛 售了公司1.83亿元筹码。尽管公司方面断然否认机构砸盘之说,但在推进定向增发的关键时刻突然遭遇机构做空,无疑让增发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未待股价企稳,烽火通信于6月15日再度与空方狭路相逢,25.48元的增发底价一度告破。所幸大股东挽狂澜于既倒,豪掷2763万元出手增持公司逾百万股票,才使当日收盘价回到增发底价上方。

  公司大股东武汉烽火科技有限公司更进一步表示,自6月15日起,未来两个月内将视资本市场情况增持烽火通信的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含6月15日已增持部分股份)。

  更为有趣的是,斯米克的大股东为了参与公司增发,不惜在二级市场频频套现筹措资金。根据斯米克6月19日披露的增发方案,公司计划向大股东以9元/股的价格发行1900万股,筹集17100万元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

  匪夷所思的是,大股东用于购买增发股份的资金却源于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去年9月份以来三次抛售公司股份所得。今年5月31日、6月2日和6月8日,斯米克曾经三度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统计显示,自去年3月以来,公司前两大关联股东斯米克工业和太平洋数码累计减持了约7.15%公司股份,合计套现近3.1亿元。

  而在今年6月2日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中就提到,信息披露义务人于2011年9月以后减持斯米克股份的资金将用于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改善上市公司资金结构。据统计,2011年9月后前两大股东累计套现金额约为1.79亿元。

  一位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从法律上看,斯米克大股东并无可指责之处,此举充分表明了其鼎力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良好愿望,只是终究难脱“高买低卖”的嫌疑。需要指出的是,两大股东去年以来历次减持价格均高于斯米克本次增发价。

  私募异军突起

  尽管增发股频频出现“破发”,但机构参与增发的热情依旧高涨。上周四,据福田汽车公告,包括公募、私募在内的10家机构合计掏出49亿元的真金白银,以7元/股的价格认购了公司此次增发的7亿股,其中景顺长城基金、招商基金和上海景林景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分别出资1.96亿元、1.75亿元和1.2亿元。

  福田汽车市场表现也“不负众望”,股价虽历经调整,但截至上周四依然稳稳地站在增发价以上,报收于7.86元,较增发价溢价逾12%,这意味着参与增发的10家机构账面暂告浮盈。

  毫无疑问,今年最热衷参与增发的莫过于长城证券、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基丰收(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嘉实基金四家机构,均参与了四家公司的增发计划。

  而幸运的是,这些公司仍然保持账面浮盈。其中国泰君安参与的四个增发项目更是悉数盈利,帮助该公司一举斩获过亿元浮盈。

  不过,目前手握浮盈最多的却是嘉实基金。当初,嘉实基金分别投入2.06亿元、1.82亿元、3.11亿元、3亿元参与中科三环、阳光照明、歌尔声学和中国南车的定增计划。而截至6月21日,这四个定增项目中除了阳光照明跌破发行价以外,中科三环、歌尔声学和中国南车的股价堪称坚挺,这也使得嘉实基金账面浮盈升至2.38亿元。

  同样,华基丰收今年参与保定天鹅、中科三环、宗申动力、沧州明珠等4家公司的定增,截至上周四四家公司全部盈利,累计账面浮盈8685万元。

  不得不提的是,随着越来越多机构的涌入,向来由公募和险资主宰的定向增发市场的“权力结构”已悄然发生变化,私募开始显露峥嵘,风头甚至压过公募。

  根据好买基金统计,2010年和2011年私募在参与定向增发的规模和次数(不同私募参与同一项目定向增发按多次计算)上都超过了公募,而今年以来,私募参与定增的热情稍有下降,但仍然略超公募。

  好买基金分析师武晓江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谈到,去年以来,多家私募发行了定增产品,良好的净值表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私募涌入定增市场,由于“定向增发价格较二级市场股价一般都有折让,这对私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套利”。

  但武晓江也指出,随着大量机构的涌入,上市公司给出的“折扣价”早已不如以前有吸引力,定增市场上的套利空间也逐年收窄。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定向增发的项目折扣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公募和私募今年以来参与的定增项目的整体折扣率已低至8.4%。

  在弱市中,定向增发仍然不失为套利的良机,因此242家排队等候增发的上市公司将成为机构绝佳的“狩猎”对象;至于双方能否如愿以偿,只能留待市场给出最终的答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