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十年一改:美国教育是否全面失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5 23:58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美国教育“全面失败”?

  《中国经济周刊》 实习生 白朝阳 | 编译

  美国学生的成绩比欧洲学生差多了!

  根据2009年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每三年对15岁学童在阅读、数学和科学学科表现的评估测量结果,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学生在阅读上排名第14,在数学上排名第25,在科学表现上为第17。

  这个结果令美国人感到诧异,经历了2000年以来十余年的教改,美国教育仍是危机重重。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不少政团、企业集团及个人都非常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坚信,美国中小学生的成绩应高于他人,至少是差不多。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更令美国人担忧的是,不仅是中小学教育,美国整个教育体系都面临危机。

  今年3月,由31个著名教育专家、国家安全权威和企业领导人组成的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发布了题为《美国教育的改革和国家安全》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美国教育的失败导致了学生面对国际竞争时措手不及,进而威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取得繁荣的机会和维持其领导作用的能力。

  “全面失败”?

  由纽约市公立学校前主席乔尔·克莱因及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所主持的这个项目小组认为,“教育的失败使美国未来的经济繁荣、国际定位,甚至国家安全面临风险。”

  报告指出,美国教育正面临“全面失败”:超过25%的学生无法在4年内高中毕业,在非洲裔和拉美裔学生群中,这个数字已接近40%;在全国教育成果评估考试的公民知识上,只有1/4的美国学生成绩达到良好或更好;虽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大约在10个美国人中只有8个会说英语,提供外语教学的学校数目大幅减少;不以营利为目的的ACT检测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只有22%的美国高中生达到了大学入学标准,在非洲裔和拉美裔学生群中,这些数字更低;根据美国大学委员会报告,事实上,在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中,只有43%达到大学入学的标准,这意味着更多的大学生需要补修相关课程;学生考试的评分标准普遍偏低,75%年轻人不符合服兵役的要求(这不仅仅是教育问题,犯罪记录和缺乏体能也是不能服兵役的原因。不过话又说回来,犯罪记录和体能都和教育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危言耸听

  事实上,此前的教改并不能说没有成效。1999—2009年,在美国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自1990年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众多公办民营学校之中的一种学校类型)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两倍。

  路易斯安那州最近通过的教育改革议案使长期挣扎在底层的学校得到了改善:减少对教师的迁就,并将教师的薪酬和他的教学成效进行挂钩,大力发展特许学校,并为38万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私立学校上学的优惠政策。

  虽然非主流种族和族裔与主流之间仍然存在差距,但这些年的教育改革弥补了这种差距。1975—2010年,黑人学生的高中完成率从71%上升到90%;拉美裔美国人,高中完成率从53%提高到69%;白人的辍学率也较低。全国教育进步评估也显示了学生的数学水平显着提高,特别是在小学。

  而外交关系委员会项目小组的报告,一方面忽视了这些年教育改革的成绩,将教育危机无限拔高甚至夸大,这种思路与上世纪50年代的“新课程”改革一脉相承,十分空泛;另一方面,却对美国教育目前真正的实际问题避而不谈。

  十年后的新危机

  美国的大学教育很成问题。大学长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在领导职务任命、提升、加薪或任命终身教授时,均以教师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作为唯一标准,忽视教学水平。

  知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实属罕见。尽管各校在招生广告上极力鼓吹各自拥有的知名教授数量,但是学生在4年求学生涯中难以见到知名教授。

  文理科分割现象较严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降。各院系侧重本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忽略从其他学科中获取知识营养,尤其是自然学科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质,其逻辑思维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均有待改善。

  这些曾经在改革中屡次被提及的问题,有的没解决,有的已经解决了,如今又“回头”了。

  “不实事求是地解决现实问题,而是寻找教育改革的捷径,一味地高谈阔论、夸大危机,才是美国教育最大的危机,甚至是灾难。”美国《美国展望》专栏作者Abby Rapoport指出。

  如今,美国教育又到了十年一改的时刻。

  (摘编自美国《美国展望》2012年6月刊等)

  20世纪50年代 “新课程”运动

  1957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为之震惊,公众认为这是进步主义教育偏废基础性、系统性,降低学术标准所造成的恶果。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确立了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新体系。该法案拨专款资助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三门“新三艺”课程的研究和改革。

  20世纪60年代 促进教育 机会平等运动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初、中等教育法案》,各学区贫穷儿童的资金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控制。1968年,国会通过《双语教育法案》,为那些英语能力较差的低收入儿童提供联邦资助。教育的主要目的变为消除贫困和种族歧视,新科学和数学课的讨论让位于补偿性教育和基础课程的提议。

  20世纪70年代 “恢复基础”运动

  这10年,美国入学人数减少,考试成绩下降。人们开始反思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儿童对付能源危机、城市拥挤、犯罪增加以及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家长、市民团体、政客联合发起了恢复基础运动和教师责任运动。运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减少选修课,增加必修课,恢复教师的主导作用。

  20世纪80年代 学校重建运动

  美国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美国社会再次掀起了与“恢复基础”性质相近的学校重建运动。各州制定了较高的毕业要求,统一了课程的管理,增加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考核,提升了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20世纪90年代 教育选择与国家标准运动

  美国历来没有国家统一的教育制度,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1991年和1993年,老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分别公布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吹响了美国教育标准国家统一化的号角。改革提高了四年级、八年级、十一年级学习方面的严格程度,所规定的较高的标准也影响了各年级的水平。家长有权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各校的教学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私立学校或公立学校,而不受学生家庭所在地的限制。

  2000年起 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相结合运动

  这次运动的教育目标包括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场所顺利过渡,信息技术的培训以及强调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团体合作的课程设置以及雇主认为今日、未来雇员应有的技能等方面。职业教育计划成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2005年1月14日,总统小布什公开强调,教育要保证每一个高中毕业生具有在大学和全球性竞争的工作场所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

  资料来源:陈晓端、闫福甜《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