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能源新疆:煤炭与黄金无异 运出去就是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1:1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张旭东
清晨从乌鲁木齐出发,经昌吉回族自治州,过八里坤县,一天穿越四季,车行足12小时直至大漠落日,于一片戈壁景色中突兀地升起一座能源化工城,才到达新疆能源“腹地”——东疆哈密地区伊吾县的淖毛湖镇。
淖毛湖所在的吐哈煤炭基地是新疆四大煤炭基地伊犁、吐哈、库拜和准东基地之一。
放眼望去,除了淖毛湖镇上的房子,其余是能源化工基地的现代化厂区。在这里,一个矿区、一个能源基地就是一座城,甚至远甚一座城。
这还只是吐哈煤炭基地开发的一角。一路而来,有重卡奔驰处,附近即有煤矿。这个原本每平方公里仅有一个人的低人口密度区域,如今一些地方重卡穿梭,人声躁动。
在新疆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包括煤炭在内的资源开发已经箭在弦上,各路人马能圈则圈、能产则产,正一路狂奔。
圈而不建
远远看到一团团尘土盘旋,间或有黑色“云朵”,就知道前方一定是煤矿开采区。选煤机器的轰鸣声夹杂着大风呼啸,脚下就是几十米高的露天煤矿开采区。
土层层层叠叠,宛若梯田。在盘旋的道路上,重型机械车辆头尾相连,上面是施工车队和挖土机,下面是挖掘机和重卡车。站在煤层顶上,视线从脚下再越过30米高的煤层,才能直抵离地40多米的煤层底部。
登高而望,大型挖掘机和重卡车似乎成了渺小的流水线零件,机械地来回装车、运输。
至于煤,就那么堆着,举目皆是。这还只是哈密地区淖毛湖一个开采区。
这个开采区年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吨。通常情况下,一个煤矿通常有3个开采区,一家公司拥有不止一个煤矿。
吐哈煤炭基地的勘探开采时间稍晚了,此前准东基地已经被资金热捧了6年。资源正在吸引资本汇聚新疆。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末新疆煤炭产量将达到4亿吨,保守估计每年新增产能7000万吨。以去年新疆1.2亿吨的煤炭产量衡量,空间尚大。
目前,新疆已探明煤炭储量为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42%左右。四大煤炭基地已经开始高调招商。从车窗往外看,“华电英格玛”的招牌高高竖立,不过据称此块位于淖毛湖的煤矿,华电2005年就已获得,规划为煤电项目,但如今也没有完全开工。
据说,这样“圈而不建”的情况在各大基地都存在。新疆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队长张相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早前新疆的煤炭资源为大企业的项目配套,一些企业手里的资源较多。早前入疆的企业,也已将优质煤炭资源“瓜分”。
知名煤炭企业神华、鲁能、潞安、山东新汶、兖矿、徐矿等企业早已通过重组当地矿业公司进入各大煤炭基地。“圈地”已初告完成。
不过,张相也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后来调整了策略,在新发现煤田处理上采取了一些新方法,调节煤矿的开采节奏。
一阵风起,扑面而来的煤灰瞬间覆盖了一切。大自然馈赠的“黑金”煤炭就这样真切地呈现在面前。本报记者在新疆旅途中,时常见到戈壁滩上一条条碾压形成的车辙印,都直通矿区,资源和资本从上流转交互。
受阻的“黑金”
矿区来来往往的黑色煤炭,在矿产开采公司眼里与黄金无异。
“一车(重卡)煤大概有1万元的收益,坐在山包上数过往的拉煤车,算算收益,都能激起无限热情。”广汇集团董事、煤业部门负责人韩士发感叹说。
据韩士发称,广汇下属的某个矿区内,去年曾有一天有320多辆车的纪录,即一天就能收益320多万。
这些煤炭,只要运出去,就是钱。
但新疆的问题恰恰就是难运。
新疆资源发展仍受制于两个外界因素:运力和水资源。前述“圈而不建”的现象也与此有关。
目前新疆出疆通道主要经河西走廊,过甘肃、陕西与内地省份连接,铁路则依靠兰新线。
然而兰新线每年煤炭运输能力只在3000万~5000万吨,远难满足新疆煤炭的增长势头。
这正是新疆能源开发的一个坎。对企业来说,无论是运到兰新线新疆境内还是外运到甘肃境内,动辄几百公里的距离,无疑是一笔大成本。
韩士发告诉本报记者,对于企业来说,开采项目需要讲究协同,不是一味追求煤矿产能,在煤矿产能充分释放时,还要有运力衔接。
新疆已经开始积极规划疆煤东运的通道。新疆煤炭运输专线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主两翼”:“一主”指投资1200亿新建兰新铁路客运线,将原有客运线改为货运线,主要用于煤炭运输;“两翼”分为北翼和南翼,北翼是新疆将军庙-八里坤-伊吾-内蒙古策克铁路,南翼指哈密-敦煌-西宁-成都铁路。
但是在“一主两翼”建成之前,煤炭都难以摆脱对兰新线的依赖。
准东和吐哈煤炭基地的煤炭出疆,在未来将有两条线路。
一是广汇集团建设的铁路在将来一旦建成,煤炭可直接向东南运往甘肃或新疆境内站点;
二是目前的通常路径,货车通过公路将煤炭运至乌鲁木齐,随后从兰新线去往甘肃。
未来第一条运输通道建成后,将比第二条通道缩短几百公里的运输长度。
如果按铁路运输每吨公里8分钱的成本,几百公里造成的价格差距足以见高下,况且实际中运价尚不止8分。
产量大幅提升,运力持续不足,当地消耗能力又有限,这皆造成新疆煤价难以走高,当地政府不得不规划煤电、煤化工等项目。
既然运力受阻一时难解,于是在一些水资源充沛的地方,矿区周围开始集聚起一些下游企业,加工煤炭资源和煤化工产品。不过运输同样是这些企业未来绕不过去的问题。
而且煤电、煤化工项目需要水资源支持,水资源不足恰恰是新疆整体地理禀赋上的一大软肋。
所以,即使疆煤东运有大的铁路规划,各家企业还是在明里暗里竞争“通道”。不然,新疆煤炭价格依然会低价运行。
煤电项目,也面临电网的掣肘,短期内无法大量输送。不过最近新疆的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获批,或是一个利好消息。
哈密地区的伊吾县除了煤炭资源丰富,还拥有胡杨林旅游资源,晚熟哈密瓜也行销国内外,为当地人津津乐道。
不过,按伊吾煤炭资源计算,依照一家民营企业在当地已经完成投资110亿的煤化工项目规模,达到规划产能后每年将为当地贡献10亿元的税收,将会带动当地经济起飞,不久也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城。
新疆模式暂难成形
在新疆采访的过程中,极少听到有本地大煤炭公司的消息。据本报记者了解,当地有些地方矿务局公司早在内地公司投资潮中已被重组。
比如山西潞安集团重组新疆哈密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集团控股重组新疆乌鲁木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许多外地公司在新疆都有斩获,伊泰集团、山东兴盛,但新疆兴起的本土公司却不多。
张相对记者说,目前新疆能源开发格局确是如此。早期脱身于原来矿务局系统的公司陆续被外来巨头重组,新成立的公司则天南海北都有。自治区政府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收入,他举例说,三塘湖煤田矿权拍卖,就由区里主导,拍卖收入较之前大幅提高。
另外,据本报记者了解,新疆地税系统一直努力希望开展煤炭资源税试点,以提高地方收入。同时,政府在煤炭开采的节奏上,也有意调节,避免一窝蜂开采造成煤炭资源浪费。
新疆国资系统也在筹备建立国资主导的新疆能源公司,希望在资源开采潮中增强话语权。不过,一位业内人士称,煤炭资源虽说多被“瓜分”,但能源产业不会马上见到效果。现在比较新疆与其他资源丰富省份的发展路径,为时尚早。
从新兴矿区到伊吾县著名的胡杨林景区,瞬间穿越万年。
景区中尚有牧民的简易居住场所,羊圈用胡杨木搭建而成,被称为“最豪华的羊圈”,胡杨木雕塑逐渐走俏,原先无人问津的胡杨也逐渐抢手。
胡杨和煤炭资源的处境类似:都是自然界给予戈壁的馈赠,近年来被各路资本巨头一窝蜂“瓜分”,近期却难以真正实现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