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面临欧债危机三大冲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06:42 来源: 金融时报受欧元区债务危机恶化和全球经济增长不断减速的共同影响,世界各地的风险厌恶情绪急剧上升,亚洲也未能独善其身。具体而言,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官浦永灝表示,欧债危机及欧元区经济低迷对亚太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出口、融资和金融市场三方面。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进一步强调了对金融市场的冲击,认为许多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着内在的基础性矛盾这一缺陷,一旦环境变动导致这一缺陷凸显,必然引发资本外流浪潮,进而带动其股市汇市全面疲软。印度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亚洲决策者需要警惕。总的来说,浦永灝认为目前亚洲经济体关注的重点正在从抗通胀转向保增长,欧元区危机不会成为亚洲经济复苏的“拦路虎”。
贸易冲击
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亚洲对欧美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区内贸易比重大幅上升,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然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亚洲区内贸易额中60~65%为中间产品贸易——在韩国、台湾地区等地生产,在中国大陆组装,最终销往西方。而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在中国出口中占比为20%。因此,耶鲁大学教授、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曾撰文指出,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供应链中,欧债危机将首先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滑坡,进而扩散到更多亚洲发展中国家。
最新数据证实了上述判断。记者注意到,尽管5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从4月份的4.9%回升至15.3%,进口同比增速从0.3%升至12.7%,双双高于市场预期,但今年前4个月进出口均维持低速增长,1~5月对欧盟出口下降0.8%。另外,刚发布的6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8.1,创7个月以来新低。其中,出口订单分项指标则由前两个月的47.8和50.2降至45.9,预示未来几个月内外需将受阻;出口指标从5月的49.7降至49.1。巴克莱资本最近已将2012年中国出口增长预测由先前的10%下调至8%,进口增长预测由13%降至10%。
浦永灝说,不仅中国,眼下亚太区所有经济体的出口都不景气。根据瑞银的研究结果,欧洲GDP增速下滑1%将引发亚洲出口增速下跌5个百分点,同时亚洲GDP增长率将下降0.5个百分点。浦永灝说,欧洲经济低迷对亚洲影响不太明显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亚洲已采取了财政刺激以及宽松货币政策。“我们的基本情形预测是亚洲经济疲软可能导致2012年增长率降至低于趋势水平的6.3%,2013年将回升至6.8%。”而记者从东方汇理银行获悉的最新研究报告则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增长率将降至6.6%。
融资冲击
由于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不高,银行融资渠道在亚洲经济中一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亚行估计,在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国内信贷总额中,欧洲银行业所占份额为9%,相当于美国银行业所占份额的3倍。在新加坡和香港这两个金融中心,欧洲银行业的作用尤为显著。罗奇因此认为,这意味着当前亚洲面临的外部银行冲击远甚于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之时。
很显然,浦永灝表示,如果欧洲政治家不能证明他们能够遏制存款外流并防止发生银行挤兑的话,欧盟银行向亚洲的借贷将更为有限。“目前欧元区特别是西班牙的银行拼命撤回在海外的贷款,已经令那些依赖于欧洲供应资金的亚洲经济体如印度,面临着很大的融资压力。当然,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地区等拥有贸易顺差的经济体应该问题不大,本地的银行可以填补欧元区银行撤离后留下的空缺,比如中国的银行就会积极抢占这个市场。”
然而,两个因素可能缓解亚洲面临的潜在融资困局。浦永灝告诉记者,一是中国、印度和印尼这三个亚洲重量级国家对欧洲银行的直接敞口很小,二是欧盟向亚洲的贷款主要由受存款外流冲击较小的北欧银行提供。
金融市场冲击
其实,今年5月份之前,亚洲金融市场一直表现突出,股票、商品、国债等的价格持续攀升。但这种情况在5月份出现大逆转,导火线正是欧债危机恶化———希腊第一次议会选举结果导致该国退出欧元区几率大增,市场紧张情绪陡然上升,风险资产被投资者大举抛售。虽然近期希腊议会选举结果带来一些安慰,但是投资者的注意力又迅速转向西班牙和意大利。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显示,今年5月以来全球资金逐渐流出亚洲。
对此,浦永灝说,通常来说不管哪个国家的投资者,在担忧情绪升温时首先会抛掉新兴市场的资产、购入美元资产。因此,亚太区的资金流向是全世界对风险评估的一个风向标。
梅新育进一步阐述了欧债危机对亚洲金融市场的冲击以及这种冲击所反映出的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内在基础性矛盾,提醒决策者加以警惕。“以印度为例。印度独立以来持续数十年的经常项目收支赤字始终是威胁本币汇率稳定性的杀手。由于能源75%依靠进口,在油价居高不下且卢比汇率疲软的情况下,输入型通胀压力巨大,即使经济已明显减速、高利率对实体经济部门的‘自毁’作用日益凸显,印度货币当局仍不得不延续其严厉的紧缩政策。经常项目收支持续逆差,依赖资本项目收支顺差特别是组合投资流入抵消,进一步强化了印度货币当局维持高利率的动机。而超级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又必然导致实体经济部门进一步减速,本币汇率更加疲软,由此导致的资本外逃又给这些火上浇油。归根结底,组合投资的波动性远远高于实体经济部门的直接投资。”
正是基于上述机制,卢比汇率在大量资本流入支撑下走强数年,去年急转直下,兑美元汇率经历了两位数的贬值;今年第一季度,印度与韩国股市吸引外资流入高居亚洲新兴市场之首,推动印度孟买敏感指数上涨11%,汇率也回升不少,但很快就再度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