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黑市里的奥运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9 01:4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于向祎

  伦敦这个今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如今蒙上了不少灰色。灰色是指人们所担心的奥运天气,也是指奥运光环下的阴影。希腊是后一个灰色的贡献者之一。

  近来占据英国各大媒体版面的新闻,除了希腊与欧债危机外,希腊奥委会主席卡普洛斯的“名言”更是抢尽风头,为奥运门票丑闻添上了重重的一笔。

  卡普洛斯声称自己以希腊对奥运门票超出预期的高需求为由,成功游说了伦敦奥委会主席科恩勋爵,后者同意给希腊一批计划外的奥运门票。但是,现实却让卡普洛斯感到无奈,国内的低需求使得自己要来的奥运门票大多积压在了手里。这个结果倒是符合了希腊的现状——在一个刚刚组建的新政府里,即使想用奥运门票“送礼”,也要等待人员的落实。

  奥运会的丑闻并不是伦敦奥运会的特例,也不是只有希腊奥委会才对伦敦“下手”。就在一个月以前,66岁的乌克兰奥委会秘书长在BBC节目的调查中,面对携带隐蔽摄像机的记者,竟然试图销售超出票面价格十倍的奥运门票。

  塞尔维亚的官方奥运门票经销商则试图将1300张门票,以8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中东买家。并且为了逃脱国际奥委会和伦敦奥组委的排查,伪造了1400份塞尔维亚护照的信息。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各国奥委会其只能在本国范围内向本国居民售卖门票,售价超过本身票价的120%或者出售给非授权经销商都是严令禁止的。现在看来,这一规定已经名存实亡。

  事实上,各种丑闻实质上从侧面证明了奥运会为承办国家带来了巨大商业利益,有利可图才是黑市活跃的先决条件。如今超过50个国家的奥委会官员和伦敦奥运会门票代理机构涉嫌参与黑市售票,这些黑市门票价已经是原价的十倍以上。

  从经济上讲,奥运门票收入可不是小头。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门票收入占据了全部收入的四分之一;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门票出售率最高达到近九成;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门票收入也达到了总收入的十分之一。

  如今,伦敦奥运会票务丑闻闹得沸沸扬扬,外加退票逐渐增加,奥组委又再次开启门票销售大门。奥运门票到底卖出去多少?是否可以承担抵充奥运开支的重任?这些问题看起来根本难有准确解释。

  在门票之外,奥组委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赞助商。伦敦奥运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航空公司赞助,无处不在的广告已经向世人宣告了它们希望通过奥运提高品牌知名度的迫切愿望。除此之外,各项功能性服务也为奥运会的实际运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正在大小公司借助奥运之势欲乘风破浪时,转过头看一下为此埋单的纳税人,实在感觉哭笑不得。

  伦敦奥运到底可以多大程度上拉动英国经济,仍然是个未知数。是否掏腰包支持奥运,即使是一个再有国家责任感的公民,也很难表现得多么高尚。说白了,英国人的现实也许在这个时候体现得最为明显——对政府经济政策的指责是一方面,自己怎么做又是另一方面。

  如今看到票务还有那么多丑闻,本已不耐烦的英国人看来是要好好爆发一下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