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地铁渗漏:补救不如预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9 08:09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报记者 朱祝何

  去年有媒体报道,北京地铁10号线渗漏水问题严重。近日,雷阵雨天气时常“光顾”北京。记者在雨后走访北京地铁10号线发现,在个别车站出入口处,地板砖像被水泡过一样,渗水的情况依稀可见。

  从全国看,北京地铁10号线的渗漏水问题并非个例,地铁车站及隧道渗漏水甚至被称为世界性工程难题。随着各地相继进入雨季,我国一些地铁公司开始全面部署今年防汛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好地铁防水。业内专家认为,地铁渗漏水已经成为雨季的“必修课”,维修养护费用代价高昂,难以根治,地铁车站及隧道防水需打好“攻坚战”。

  

  随着雨季的到来,地铁防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北京市一些在建地铁工程相继举行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图为抢险人员运送防汛抢险物资。朱祝何 摄

   渗漏现象屡见不鲜

  从以往情况看,每逢进入夏季等多雨的季节,地铁渗漏水的问题就屡见不鲜。据统计,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城市地下铁道中,渗漏水情况已在30%左右。

  北京地铁10号线自2008年开通后,每逢大雨地铁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据媒体报道,从去年7月到9月,在地铁10号线22个站点中,90%存在渗漏或地面有湿渍的情况;去年梅雨期间,上海连遭暴雨袭击,地铁轨道交通出现车厢、通道和出入口21处漏水;去年6月11日,深圳地铁1号线机场东站台及站厅十多处漏水,站内天花板和侧壁出现多处漏水,甚至行成水流,水流顺着钢板缝隙直接流到站台上。有些渗漏水情况甚至影响到了建筑物结构。2003年7月,正在施工中的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浦东南路至南浦大桥)区间隧道浦西联络通道发生渗水,随后出现大量流沙涌入,引起地面大幅沉降。

  2009年4月,住建部发布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以下简称《规范》)开始实施。《规范》规定,在地铁、地下车站等出入口、人行通道,防水等级为最高级别的一级,即要求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地铁隧道区间属二级防水,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而一些地铁出现渗漏水显然与《规范》要求不符。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国内某著名防水公司市场总监表示,建筑防水造价在工程造价中一般占1%~2%,占比较小,受重视程度低,容易被忽视。但是渗漏水的隐性危害非常大,渗漏水严重甚至可能毁掉整个建筑。

  维修费用是原始造价5倍以上

  隧道渗漏水危害巨大,那么隧道渗漏水又会造成多大经济损失?隧道开挖的费用每延米约2万~3万元,但有时因地层变化,费用差异较大。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张子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地铁隧道为例,每一处渗漏水的修复需要几千元不等,如果渗漏水处管片需要更换,直接的费用为1.3万~2万元不等,这还不包括人工修复费用等。间接损失按国际的经验,如果渗漏水不修复,长期的维修保养费用大约要5倍以上,也就是说,地铁渗漏维修的成本远远高于原始防水造价。

  有关资料表明,施工缝、变形缝渗漏水占隧道总渗漏水的60%以上,个别工程甚至出现“见缝必漏、无缝不漏”的现象。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隧道中心主任张顶立教授说,水害是隧道病害的主要类型,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根治,治理代价也相对较大。

  张子新说,地铁渗漏水属于世界性的工程质量通病,结构连接处最易发生渗漏水。由于地铁工程属于隐蔽工程,渗漏水100%根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渗漏修复需要找到渗漏水的点,但由于这个点在地下,往往很难找准,所以一些地铁渗漏水修复以后,渗漏水问题多次复发,难以根治。

  防水需打破传统模式

  《规范》提出,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地铁车站及隧道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当前人们已趋向于采用混合防水法,通过多道防线,层层设防,以达到隧道不漏水。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专家委员张玉玲认为,建筑地下防水应坚持以结构自防水为主的刚柔相济的防水体系。混凝土本体是自防水技术,防水混凝土的配制规则是应该有一定数量且合乎质量要求的砂浆粗骨料包裹并充分隔开,减少和切断彼此连通的毛细管路,就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另外,地下结构中的一些细部构造,使用单一的构造材料防水并不一定奏效,加上混凝土结构不是一种完全能隔绝水渗透的防水材料,因此地下工程防水应遵循刚柔相济原则。

  在建筑地下防水行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水能发现,人可以糊弄人,但人糊弄不了水。必须跳出传统单一的防水认知误区,站在建筑品质和建筑安全的高度看待地下防水,将防水理念贯彻工程勘探、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等全过程,做好360度系统防水,并用水实际检验。

  业内专家表示,建筑地下防水要打破独立作业的传统模式,抛弃长久以来形成的过度依赖材料的思维。在勘探、设计、防水混凝土生产与施工、防水材料供应与施工、细部构造、后期维护的关联过程中,通过管理链条环环相扣,把防水的理念贯彻始终。《中国质量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