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标准将定:近场支付发展迎来新机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2 08:17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周萃6月21日,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和中国最大的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随着两大巨头正式携手,有关近场支付的话题一下子成为了业界的热点。

  据悉,此次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积极合作,主要是共同探索手机终端更多支付功能应用。将以手机SIM卡等为银行卡账户载体,借助移动通信网络,提供信用卡还款、便民缴费、在线购物等远程支付服务,还可在商场、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等贴有中国银联“闪付(QuickPass)”标识或中国移动“手机钱包”标识的场所,通过手机非接实现快捷支付。

  从具体功能上看,双方合作也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以手机SIM卡等为银行卡账户载体”这一模式,即近场支付。

  与近场支付相对应的是远程支付,二者都能通过手机完成支付。其区别在于近场支付中的手机相当于银行卡,可以刷手机购物、乘公交,等等;而远程支付要通过安装各类应用程序来完成,和PC上的支付过程类似。

  远程支付中,不论是移动运营商还是支付公司都只是一个通道,最终还是要依赖银行完成业务。近场支付则不同,手机和其中的SIM卡关系重大,移动运营商可借此与银行“一较高下”。

  签约仪式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将双方合作称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对“有情人”的牵手实际上意味着移动支付国标的确定———移动会支持推进银联提出的13.56MHz标准。事实上,在这之前,为了争夺行业标准,通信公司与银行各不相让;此次,两位“大佬”达成一致,支付环境完全开放成为了可能,标准的统一为近场支付的快速铺开创造了先决条件。

  根据对国外成熟手机银行市场的统计,其近场支付业务量占据了60%。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显示出来。易观智库发布《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趋势预测2011-2014》报告称,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742亿元,环比2010年增长67.8%。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87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26.4%。预计未来3年移动支付市场将持续快速发展,到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3850亿元,用户规模也将达到3.87亿。

  火热的市场引来了各方争夺。根据移动和银联的计划,双方将在多个城市启动业务试点,并逐步建成100个近场支付服务商圈。此外,双方将在近场支付技术标准、NFC手机产品检测、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互联互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在公布和银联合作的同时,中国移动还联合浦发银行推出了四款新产品: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及演进产品(NFC技术的手机)、手机汇款、全网客户话费代缴和生活缴费。其中的“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是一款三账户合一产品,具有金融IC卡标准的个人信用卡账户、借记卡账户和电子现金账户功能,可加载其他行业应用功能,如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单位内部管理等。该产品的亮点在于同时附带一张手机挂坠卡或贴片卡,具备手机近场支付功能,即刷即付,在具有银联“QuickPass闪付”标示的POS设备上直接进行小额支付,使用时无需输密码和签名。

  据浦发银行介绍,目前,在全国各类消费场所已经安装了86万余台有银联“QuickPass闪付”标示POS机具。客户仅需提供中国移动手机号码,即可在双方营业网点办理,并根据其话费、信用等信息即刻获得小额消费授信额度。此外,该产品采用了金融IC卡标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交易安全。

  另外两大通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在最近公布了自己的近场支付战略。联通已经把其全资子公司“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联通支付公司”,并与二十多家银行及银联、万事达卡和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网银网关支付、协议支付、快捷支付、银行托收、公共事业缴费等方面开展合作。在近场支付方面,联通计划下半年将推出基于电子现金的支付产品并开展试点。

  中国电信则推出了“翼支付合作类产品”。中国电信通过与各地市政相关机构、第三方行业卡公司、金融机构合作,将各地的市政卡(市民卡、公交卡、一卡通)、行业卡或银行卡功能集成到手机UIM卡(运用在电信CDMA手机上的智能卡)中,客户使得刷电信的天翼手机就可以乘公交、地铁、出租等交通工具,还可以实现公共事业缴费、超市购物、医疗卫生、社会综合保险等功能。

  虽然有望迎来统一标准,但近场支付的市场并没有现在看起来那般热闹。当年推广银行卡时,需要各行大规模地布放POS机等设备;如今推广手机近场支付,同样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设备改造,谁来买单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在6月27日,央行公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与同一特约商户签约的收单机构应为一家。此项新规一旦落实,对近场支付设备的推广会产生何种影响尚未可知。另外,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的近场支付仅仅停留在最初的产品研发上,还远远谈不上形成盈利模式,这个行业的真正兴起还需要一段时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