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个性的诅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01:2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云也退

  法国批评家茨维坦·托多洛夫提供了五种读兰波《彩画集》的方法,他说,这是因为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理解这本散文诗集。那些自认为大致能懂这本书的普通读者,比如我,无非是从文字中找到他个人经历的烙印罢了,距离他那苦心灵还有说不清多长的距离。

  据兰波传记作者让-吕克·斯坦梅茨说,兰波的妹妹伊莎贝尔,也是陪他在马赛走过人生最后一程的人,事后跟人说,兰波死前看到了《彩画集》里的画面。斯坦梅茨表示不信,他认为,伊莎贝尔很可能是之后读《彩画集》,有意无意地把其中的一些东西塞给了兰波的亲身经历。伊莎贝尔是兰波死后唯一的代表人,她一直百般维护兰波的作品和形象。斯坦梅茨大多数时候都不信任伊莎贝尔,这让我们更不敢轻易地对兰波的诗及其人做出解释。我们所知的,是伊莎贝尔出生时兰波6岁,他们的父亲此时已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之后,失怙的兄妹抬头低头看到的都是母亲的冷颜峻威,至少这一点可以解释兰波的许多话语的论调,也可以说明菲利普·贝松何以采用这么一种凛冽阴森的口吻:

  看看这些人吧,他们有的沿街乞讨,有的遭受诅咒,有的被世界遗忘,有的身材难看,有的酗酒成性;他们被繁重的劳作折磨得面目全非,被永无休止的冬天摧残得苍老无比;看看他们吧,这些恶毒的人,虚伪的人,爱嘲讽的人,贪婪的人,这些恶狠狠斜眼看人的女人,还有少言寡语耐心宽厚的男人;看看这些络绎不绝来到他床边的人吧,他们好像来看一场演出,又好像去坟地扫墓。

  16岁时,为了成为诗人,兰波“用尽了自身的一切毒药”。他的一位中学老师佩雷特给他的评价是:他很聪明,但我不喜欢他的眼睛和微笑;他会有一个不太好的结局;任何平庸的东西都不会在他头脑里滋生;他将成为一个天才——一个非善即恶的天才。这些话句句都说准了,兰波成长为一个深深痴迷于“恶”的天才,而贝松认为他的妹妹也是如此。可以想见,他在寻找伊莎贝尔的声音时,对她一副老处女模样的照片和画像端详了有多少次。这是一个无法让人轻松地投诸同情的女子,无法被她的同时代人不带偏见地描绘,因为她只能让人想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定律。贝松或许设法做到公正一些,不过,从所有关于这对兄妹的材料里,后世的人恐怕也只能索解出一种与她哥哥相近的毒药人格。

  《脆弱的时光》所撰的是1891年,兰波从截肢到去世那五个月里,伊莎贝尔的陪护日记。对喜爱兰波的人来说,他的病腿和凡·高的耳朵一样,是孤独天才不为世人所容,甚至也不为命运所恤的物证,他们背井离乡、残损自身、英年早逝,无不是出于挣脱“生于尘土而归于尘土”这一宿命的必要。兰波晚期所作《地狱一季》,说是为过去的经历所作的象征性忏悔,是沉郁顿挫的反思,但此前狂乱的反叛、醉眼朦胧的自语、灵与肉之间的撕裂变本加厉,越发坐实了自己渎神者兼受人鄙夷的疯子的角色。兰波或许认为,他要实现“通灵者”的诺言,要发明“文字炼金术”,要打破以往法国诗歌的一切清规戒律,要赋予诗歌语言以前所未有的色彩和自由——但是,不写诗、不通灵、无意去地狱里行走的伊莎贝尔,她的毒语频发又所为何来?上面所引的这段吐露对旁人的怨毒情绪的日记,在《脆弱的时光》中随处可见。

  兰波兄妹性格里的毒是从童年就积累起来的。兰波6岁时父亲一去不返,随后伊莎贝尔出世,他们在天主教徒母亲的严酷管教下长大,这位母亲在《脆弱的时光》里被侧面描写为一个性格被生活和宗教戒律挤压的人,孤僻沉默,极少与亲友沟通,出于义务感和惯性而不是乐趣,愿意为家庭付出一切。贝松将这种性格复制到了伊莎贝尔身上,让她在日记里倾吐被理解的渴望:

  看到我这么沉着,他们都在想什么?我是多么冷漠?……他们是不是无法猜到,我其实每一分钟都想大声狂吼,就像一只被绳子拴了很久的狗,但是我忍住了,因为毕竟我还要有尊严。他们不会明白,我在医院阴暗的走廊忍住不哭,把泪水吞到肚子里吧?从小我就会这样做……在我们这个家里,我们从不屈服。

  伊莎贝尔恨那些不懂兰波、怨恨兰波的世人,恨无知的贩夫走卒,也恨那些不懂自己的人——在她眼里几乎是所有人。然而在这方面,她跟母亲又完全一样,并不指望真能有人理解她。她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自己蓄毒,自己消化。兰波曾经懊悔过自己没有好好找个姑娘成家,临终前的几天,他和伊莎贝尔是互相搂着度过的,他需要女人,而伊莎贝尔,这个年过三十还没谈过恋爱的孤僻女子,其实已经扮演了兰波第二个母亲的角色。

  “通灵者”或许是种诅咒,兰波毁自己不算,还拖累家人,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是在愤恨、悲伤和懊悔之中度过的,可是,被诅咒的人又如何脱得了命运?他的妹妹在兰波死后又过了三十年备受訾议的人生,人们对她的责备远远大于同情;她自认为在维护兰波,不料传记作家都认为她的偏私太重,提供的证据不可轻信,对此,伊莎贝尔缺少哥哥那样可供凭吊的才华,更无力自证清白。文化名人的遗属活到她这个境地的,怕也是寥寥无几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