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韩央行试水中国股票 人民币储备货币职能显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05:22 来源: 金融时报

  7月1日,韩国央行宣布已开始用今年早些时候获得的3亿美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购买中国股票,以推进其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长远战略,这是韩国央行首次宣布直接投资中国股票。而就在今年3月,日本政府首次公开宣布最多将购入650亿元人民币(合103亿美元)的中国国债。短短几个月之内,日、韩央行先后对人民币资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且作出真金白银的投资计划,更有泰国、尼日利亚等更多国家表现出对中国资产的浓厚兴趣,这一趋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又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7月2日独家专访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殷剑锋。

  殷剑锋认为,日、韩等国央行相继作出投资人民币资产的决定是顺应本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趋势。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所涉金额尚十分有限,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这一趋势最重要的象征意义在于标志着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职能开始显现,而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亮点。”他说。

  韩国央行在7月1日发表的声明中称,这项投资(即3亿美元购买中国股票)将为韩国实现储备多元化创造新的机遇,并为韩中两国建立紧密的金融合作奠定基础。该行一位官员表示,央行已将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委托给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将在近期依照韩国央行的投资上限在沪深两市购买股票。另有消息显示,韩国央行已经开始在中国银行间市场购买中国债券,该行此前从中国央行获得的交易配额为人民币200亿元(合32亿美元)。

  殷剑锋认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其实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国力提升带来的必然结果。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尽管中国经济目前有所减速,但专家普遍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保持7%到8%的增长势头并无悬念。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增速不仅将继续位列二十国集团之首,还很有可能在10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领先全球的经济增长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潜力巨大,尽管最近几年中国股市不乏大起大落的现象,但这主要是一些特殊原因所致,包括2007年前后股改带来的市场振荡等等。相比较而言,在全球资本市场不确定性风险持续加深的大背景下,中国股市的相对前景还是广阔的。

  “通过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相信这是日、韩等国央行作出上述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考虑。”殷剑锋表示,“除此之外,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在分散外汇资产以回避全球系统性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的当下,选择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配置外汇储备显然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中国来说,日、韩等国央行的投资决策象征意义更是大于实际意义。相比于中国股债两市的巨大规模,日、韩两国央行的投资尺度可以说微乎其微,因此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无论是提振作用还是可能带来的风险,目前看尚可以忽略不计。相比较而言,殷剑锋认为,日、韩两国央行投资人民币资产的举措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所具备的象征意义才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因为“这说明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职能可能要比其它职能推进得更快”。

  在成为国际货币所需具备的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这三大职能中,目前人民币结算职能推进速度最快也相对比较顺利,而计价职能因受传统因素等影响,短时间内不容易在美元计价一统天下的局面下有所突破,储备货币职能此前也基本处于相对休眠状态,推进势头有限。此番日韩两国在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进程中更多考虑中国资产是一个很好的苗头。事实上,早在日本宣布购买中国国债时,媒体就有消息传出,称泰国央行早在去年2月就曾表示中国已原则上批准其投资人民币2亿元(合3040万美元)购买中国国债的计划,而尼日利亚央行行长去年9月也称,有计划将部分外汇储备转换成人民币。该行表示,其外储的10%有望转换成人民币资产,而其最感兴趣的就是中国国债。

  殷剑锋认为,目前来看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的推进可能要比人们想象的更快,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除近年来人民币相对地位提升显著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外部大环境的变化。从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到目前仍前景忐忑的欧债危机,全球经济金融的力量对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长期来看,欧美危机的修复将需要漫长的时间,而即使修复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这些国家将大幅提高储蓄率。"从当今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来看,提升储蓄率的重要影响就是会导致资本回报率下降,即资本市场价格缩水,给投资者带来长期损失。"殷剑锋告诉记者,从这个角度来看,日、韩等国央行选择以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为依托的人民币作为外储多元化的重点对象正是大势所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