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彪:食品安全之“本”何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07:37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胡立彪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呼吁公众科学、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却引起舆论炮轰。有些人揪住“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是企业,企业不讲诚信,政府投入再大也管不过来”等话不放,指责他是在为食品安全监管“卸挑子”。陈君石院士遭遇的尴尬,恰是当下食品安全观念存在错位的表现。
强调“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是企业”,这既不等于说是让政府“卸挑子”,更不等于说是获得食品安全全凭企业讲良心,而其意只在于让人们认清食品安全问题的真正原因及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方向。的确,陈君石院士有为政府“说话”的意思表达,但他的意思只是针对舆论动辄把食品安全责任归咎于政府的习惯,提醒舆论要“客观”地看问题,不要让有限政府承担无限责任。
事实上,舆论认为或期待的“有限政府承担无限责任”,才是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的根本原因。人们注意到,每当舆论在批评政府“监管不力”的时候,总会以媒体“反应迅速、首先发现问题”作为对照。媒体为什么反应快?原因很简单,它有动力:一方面,媒体的性质决定了它有责任快速挖掘和报道新闻;另一方面,类似食品安全问题的负面新闻容易受人关注,这能带来更多的读者(收视率和点击率),并最终转化为媒体的效益。而政府却没有这些经济学意义上的“好处”——与媒体不同,政府对食品安全是负有监管责任的,不出事则矣,出事即坏事,坏事即担责,在这种“只罚不奖”的格局下,“怕事”就成为常态。尽管就机制而言政府履责为必须,但机制中的人却存在各种弱点,他们是有私心的,既可以表现为“部门利益至上”的集体私心,也可以表现为“官位至上”的个人私心。食品安全问题一般不是由政府部门曝光,这在利益机制上也就可以理解了。
显然,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监管上有点舍本逐末。那么食品安全真正的“本”,或者说真正的动力在哪里呢?答案其实很明显,只要同样用利益机制分析就能找到。在食品安全中直接相关的利益体只有企业和广大消费者,而动力之源也只能出自这两者。就企业而言,它的动力虽然有一部分的确可以通过自律获得,但更大的力量则来自外部,即其他企业的竞争压力和监督。在追逐利益的时候,特别是在市场竞争非常充分的情况下,企业大多是不敢乱来的,因为这样的代价太大。而“充分竞争”和“代价”,则是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达成的(这才是政府真正要干的事)。就消费者而言,他们的动力则源于对自身权益的主张和维护。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他最应该做的事不是找监管部门,而是拿起法律武器与企业进行对抗。法律若能以其威严威慑违法企业,让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愿被激起,那将会汇成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啊!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现状是,有的政府部门对自身职能定位存在偏差,不断追求全能而又很难为全能负责。而且不少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对许多事情是只“管”不“理”。有时为了“拉动经济”,不惜牺牲环境、质量、安全等民生成本。政府利益短视化、短期化必然导致企业行为短视化、短期化,两者互为表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企业是要追求长期发展的,但政府若不给它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空间和信心,企业就产生投机心理,干什么都只是捞一票走人,捞多少是多少。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和心态下,企业为了“捞”自然就不会注重信誉,不会注重质量,食品安全也就难以保证了。
食品安全不是简单的食品行业、企业道德等领域的浅层问题,而是涉及国家管理、执政理念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如果企业、媒体、消费者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而政府也就轻松了。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