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灵璧:特色文化产业成经济新增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23:25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本报记者 王献留
通讯员 曹义明 彭飞报道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歌谣《一个美丽的传说》唱响中华大地,成为传诵至今的经典歌曲。6月21日,记者在安徽省灵璧县耳闻目睹了“会唱歌”的石头。
在“中国四大名石”中,位居榜首的是灵璧石。灵璧石,集“瘦、皱、漏、透、丑、声、色、清、奇、秀”诸美于一身,有着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更令人称绝的是,当你从灵璧磬石边缘依次叩击时,它便能发出“多、来、米、发、梭、拉、西”的音阶来,不仅能敲奏,而且可以刮奏,玉振金声、清越悠扬。灵璧县因“石”利导,乘“石”而上,与“石”俱进,放歌石产业。
记者从灵璧县城向东北方向驱车40公里,便到了灵璧石原产地“奇石村”——渔沟镇钓台村。这里农家户户屋里屋外都摆放着造型各异的石头,好像每一家都开了一个小型的奇石馆。特别是点缀在公路两侧的奇石千奇百怪,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接着,记者来到奇石交易专业村卓庄。一进村口,只见奇石林立,在3公里长的“奇石一条街”上,家家户户忙着洗刷、切割、打磨石头,吊车、铲车、叉车、自卸车往来穿梭,不时有大型园林石被运出村外。卓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卓祥田自豪地告诉记者,卓庄村过去是出了名的“穷村烂寨石头窝”,近年来却成为人人羡慕的“奇石村”,全村370户人家,有320户在经营石头生意,年交易额已达2亿元,去年的人均纯收入过万。这里的村民“石”来运转,生活变得五彩斑斓。
在农民企业家张化军的化军集团磬石产业园加工车间里,记者看到,一块块片状的灵璧磬石材,通过流水线,变成精致的唢呐、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由磬石加工的各类工艺品文房四宝、工艺摆件、十二属相、影雕看盘等魅力独特。
占地44.8亩的“天一园”藏石馆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藏石馆主体建筑为仿古式江南园林风格。走入园内,石板下的淙淙流水萦绕着古朴端庄的亭台楼榭;花园池塘、雕砖影壁、木船石鼓点缀在徽派建筑群中;枝缠叶绕的青藤丛生水边;大小各异的灵璧奇石散落摆放其间;起承转合,处处渗透着和谐、宁静与安详的生态景致,游人在穿花拂柳之间品鉴奇石。“天一园”有多栋展览大厅,里面共展出12000多块灵璧奇石,或置于架上,或摆在案头。记者行走在奇石瑰宝间,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敬佩这位“玩石头玩得最好”的地道农民——“天一园”藏石馆的主人李富贵。
李富贵跟记者谈起了他与石结缘的故事:“我生长在灵璧石产地磬云山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了解了灵璧石的价值。1982年11月,一个名叫丁福平的上海人,怀揣《人民日报·海外版》,住进我在渔钩小镇上开设的旅馆里,依据报纸上的文章寻找灵璧石。这位上海人说灵璧石能卖钱,让我带他按报纸上描述的地点去寻石。我就把他带到磬云山,他见到奇形怪状的灵璧石,一阵狂喜,弄了一台手扶拖拉机石头去上海。待他第二趟来采灵璧石时,我也跟他去了上海。才知道石头还可以成为艺术品,进而化作财富。小者宜做盆景,置放案头雅室;大者可砌假山,装点建筑,美化庭园。从此我就把寻石、研奇、卖石当做自己的一番事业来做。从我一户发展到几户、几十户、几万户,收藏灵璧石,挖掘灵璧石,玩灵璧石,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有实力的收藏家慕名前来这里寻觅、挖掘、收购灵璧石,掀起了灵璧石收藏热潮。”
安徽省政府政策研究室调研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灵璧县特色文化产业辐射带动三产人员达30万人,年创产值超过60亿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灵璧石是大自然的恩赐,反过来人类不能破坏大自然。灵璧农民因石而富已不是神话,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以往俯拾皆是灵璧石,而如今,面对石资源逐步走向枯竭的当口,灵璧县政府意识到了“石”的危机,发出了禁止挖采灵璧石的公告,实行保护性开采。
怎么让“石头”唱出动人歌曲?如何依托优越区位和矿产资源优势,提升“灵璧石”的附加值?中共灵璧县委书记唐庆明表示,投资5.6亿元的钟馗文化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2.2亿元的虞姬文化园一期工程和投资1.6亿元的灵璧奇石文化园工程现已开园迎客。磬石琴、磬石二胡、磬石笛已获得国家专利。灵璧县巧做“点石成金”文章,核心就是全力抓好大产业项目建设,主攻工业立县、民营富县、城乡一体化“三大主战略”。认真抓好磬石乐器、磬石文具、磬石旅游工艺品及磬石建材、高档保健产品系列开发,深入挖掘“钟馗画”、“皮影戏”、“琴书”、“磬石雕刻”等民间艺术品价值,提高产业化水平,形成规模效益,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让石头唱出更加美妙动听的致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