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博弈第一回合: 基金考核新股错误率 券商倚重长期合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08:1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本报记者 杨颖桦 北京报道
“参与博弈的第一个阶段”。
对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发行人、券商、个人投资者和以基金为代表的询价机构,在新股市场上表现,证监会一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日前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博弈第一回:暗流汹涌
事实上,在新股发行这个涉及到一、二级市场,发行人、保荐承销商、询价机构与网下中小投资者等多个方面的漫长链条上,最为重要的部分便是各方通过市场化的博弈,最终确定公司定价的合理区间。
而在A股市场仍未完全成熟,中小投资者对于新股定价能力,在过去的几次实验中已被证实仍不成熟的情况下,发行人、保荐承销商和询价机构的博弈成为现阶段的关键,在这场漫长的博弈中,各方的力量似乎往越来越均衡的方向发展。
眼下,在这个博弈的第一回合,场内的各方,已经出现各种新的变化。
“后续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各方对于新的规则体系理解掌握的深入,后续的博弈还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上述证监会部门负责人就此指出。
首先是发行人,上述部门负责人讲述的一个例子耐人寻味。由于目前证监会发行部每个星期都要按照排队企业顺序来给予发行批文,但是在近期,已经有两家企业在按顺序应该领取批文时,主动提出“能不能下周再给,我这周暂时不想发”。
“这是挺好的事。”上述部门负责人坦言其在面对这种要求时的第一反应。
事实上,这或许是两个极端的例子,真正的发行压力目前还未直接影响到发行市场最前端的判断。
北京某券商的一位投行保荐人对记者指出,至少到目前为止,其在接触的发行人客户中仍未感受到明显的对于发行节奏的变化,无论是前期洽谈项目还是后续涉及发行承销时都是如此。
而该保荐人所在的投行,在主板与创业板的储备项目情况迄今为止排名靠前,其中不乏大项目。
基金考核新股错误率,券商倚重固定客户
尽管发行最前端的节奏仍无重大变化,但是以基金为代表的询价机构,早已从去年开始启动了在新股发行博弈中争取话语权的改变,其中不乏去年底激烈进行的“不打新”联盟运动。
更为重要的是,基金已开始从内部机制来改变以往“人情报价”和“询价弱势”的两难境地。
其中,南方基金的新股错误率被纳入研究员考核体系无疑是一个代表。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向记者介绍,目前南方基金合共有40个研究员参与研究新股,原则是按行业来研究相应新股,而新股研究的错误率则纳入考核。
“你建议我们打的新股,亏太多要扣分,你不建议我们打的新股,如果涨得多也要扣分。”邱国鹭指出,“这意味着你不能漏掉给我推荐好的新股,但你也不能给我推荐不好的新股。”
“我们认为这是从机制上解决新股定价高的问题。”其指出。而此举带来的效果亦显而易见。
据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李海鹏介绍,南方基金旗下的债券型基金,上半年收益基本超过10%,其中有3%就是来自于打新收益。
而这种对于新股的研究考核,或直接影响了基金对于打新的策略,避免了在新股首日网下配售机构锁定期取消后的“打新一日游”之举。
“我们的债基投资的新股在上市之后,没有一只是在一天卖光的,我们不是以投机为目的,会保留一部分。”李海鹏指出。
而他们这种操作的前提无疑是依赖于研究员前端的把握,“网下配售没有锁定期对研究员的研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海鹏指出。
实际上,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基金对于打新的大体趋势,据了解,目前业内大部分公司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内控体系。
以银华基金为例,该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新股委员会,通过流程和制度设计,形成集体决策机制,防止和杜绝人情报价。同时,针对研究员提出的报价,以及基金经理的参与程度进行事后监督和考核,保证个人层级更客观、科学地报价。
在这种大势下,投行如何尽快地完成从“重保荐轻承销”向“保荐与承销并重”转变,则成为了行业面临的主要命题。而在自主配售仍然缺席的情况下,投行目前的策略是先稳住长期合作与自主推荐的询价机构。
据上述北京券商保荐人介绍,目前其所在机构参与项目的询价过程中,暂时还没有感受到压力。
“主要有长期合作的询价对象,以及我们券商本身推荐的几个询价机构,所以暂时还没有感到什么压力。”该保荐人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