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商与蒜农博弈:一月间蒜价暴涨后滞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23:27 来源: 中国网今年大蒜的产量普遍比去年下降了30%左右,为炒高蒜价创造了环境。然而蒜价在走高一段时间后却戛然而止,成交量大幅下降,不仅是中牟、杞县,就连山东金乡、江苏邳州等地的大蒜也陷入滞销。
大蒜价格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从5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一个月间,大蒜价格以迅猛的上涨势头一路高歌。在大蒜减产的背景下,当蒜农和蒜商对大蒜的前景抱有很高期望时,疯狂的蒜价却戛然而止。
6月中旬以来,中牟、杞县大蒜交易量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一半有余。同时,山东金乡、江苏邳州等中国四大大蒜主产区都出现了滞销。
贵贱无常
谁也没有料到今年的大蒜会如此尴尬。
从5月份的每斤1.2元一路飙升到了6月14日的每斤4.5元,涨了三倍多。
这样的场面,让蒜农们着实高兴了一番,纷纷捂售。然而好景不长,这轮暴涨在维持了一个月之后,就出现了大翻盘。
中牟县大孟镇大蒜经纪人孙增平告诉记者:“以6月15日为分水岭,大蒜市场每况愈下,未来还有降价的可能。”
孙增平说,往年这个时候大蒜交易市场里买卖大蒜的人络绎不绝,而现在却一片冷清,来收蒜的商人寥寥无几,偶尔几笔交易,都是小批量的。
杞县阳固镇的一位蒜农告诉记者,由于大蒜滞销,几十亩的大蒜只好堆在自家院子里,上面盖着草垫子,以防大蒜暴晒生芽。
不仅是中牟、杞县的大蒜滞销,就连山东金乡、江苏邳州等地的大蒜也陷入停滞。
原本被所有人看好的市场,为何出现了逆转呢?
据了解,5月初鲜蒜刚上市时,大蒜每天的销售量的确很大。进入六月以后,持续上涨的大蒜价格逐渐超出了蒜商的心理价位,交易量开始逐日减少。
交易量下滑不仅害苦了蒜农,还让一些小蒜商急红了眼:在高价位上大量囤蒜,随着价格下跌已经赔得血本无归。
一位蒜农告诉记者,种蒜的所有成本加起来每斤大约3元左右,只有卖到4元,才能勉强赚一些钱,而现在的普遍价位是3.2元至3.7元。
博弈双方
记者了解到,今年大蒜的产量普遍比去年下降了30%左右。同时,大蒜的品质也不如往年。
大蒜的减产,为炒高蒜价创造了环境。
孙增平告诉记者,以前卖辣椒的、开饭店的、卖烧饼的,都开始加入囤蒜行列。这些人对行情不熟悉,跟风提价,导致蒜价迅速炒热。这些炒蒜新手的加入是助推蒜价抬高的必要条件。
如此一来,大蒜商、小蒜商以及新蒜商合力形成了强大的买方市场。
但当大蒜的价格高于蒜商们的共同承受能力时,他们停止了买入行为。
在孙增平看来,这场买卖双方的博弈并不会持续得太久。这是一场双方都输不起的战争,一旦超出时间范围,就会让双方陷入困境。
对大蒜商来讲,7月是大蒜入冷库的时间,这个时间将大蒜晒干后冷藏,可以一直卖到明年5月,如果错过这个时间,冬春季节恐怕将无蒜可卖。
而蒜农也担心,虽然现在大蒜还可以正常储存,不急于出手,但随着天气变热大蒜将陆续发芽,如果到时不能及时入冷库,损失就更大了。
而在高位时买入的炒蒜者也在硬扛不卖,一位蒜商告诉记者:“不到入库不卖,已经赔太多,等到不能存放了再卖。”
如果从六月中旬算起,蒜农和蒜商的拉锯战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那么这场博弈会在什么时候出现转机呢?后市的蒜价将会是什么走势呢?
孙增平说,大蒜的行情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关键还是供求关系。由于收购时间到八月底结束,所以大蒜最终价格的形成,取决于储存商的认可价格。
但是,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来,通胀压力还处于下行空间,孙增平认为,当前均不存在大蒜大幅上涨的经济环境,最终成交价格可能更低。
“大蒜收购入库期结束后,价格就会稳定一段时间,至于以后会不会涨到七八块,那要看冬春的销售情况。”孙增平说。
破解之道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
近年来,受价格干扰的农产品范围越来越广。从“蒜你狠”、到“姜你军”,到“葱击波”,越来越多的小宗农产品价格陷入了大起大落的怪圈。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价格畸形。
如何兼顾买卖双方的利益,如何打造系统的交易平台,构建良性的供求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业内人士认为,农产品信息的不通畅,使之经常被列入价格炒作的名单。价格涨跌的信息大家都知道了,但是下一个年度的种植信息,农民却并不清楚。
上述业内人士说:“小宗农产品价格坚挺时,容易引发跟风种植,造成价格大幅度下跌,农民吃亏;而价格低迷时,又容易引发大规模弃种,造成价格上涨,市民吃亏;此时如果再遇上天气或者病虫害等因素造成减产,就容易给价格炒作留下空间。”
“建议政府部门着手建设大蒜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我国大蒜产业相关信息和预警预报,指导我国大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该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