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新主体如何定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6 09: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创新主体如何定位

  图为秦川机床大型锥齿轮铣、磨生产线。本报记者 刘松柏摄

创新主体如何定位

  图为秦川机床磨齿机高速主轴精密装配车间一角。

  本报记者

  刘松柏摄

  今年6月,由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重大专项——“高效高精度齿轮机床产品技术创新平台”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至此,秦川集团已牵头承担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制造”重大专项达15项之多。

  近年,秦川集团在高端机床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2011年,包括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床等重大专项产品在内的“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加工装备生产线”获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

  秦川,毋庸置疑地展示卓越的创新实力。机床行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地处西北的秦川集团,既远离市场,也远离科教研发中心,没有合资也没有引进技术,却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这不免让人感到好奇。秦川人是如何实现创新发展的?

  统筹资源协同创新

  一批高端产品成功研制,并服务于高端市场,既是秦川集团自主创新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又是企业聚集统筹全球、全社会科技资源,借此搭建起基于市场需求、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多方参与的协同创新模式,增强了原始创新能力的真实写照。

  秦川集团特别重视对内外创新资源的统筹协同。在具体科研组织上,龙兴元介绍,在集团内,秦川集团中央研究院联合各企业的技术中心(研究所),共同研究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指导各成员企业在同一创新目标下,按专业分工组成网络化、节点式协同研发,实现企业科技资源与创新力量的最大共享和相互支撑,避免重复投入、重复研发,把全集团、全产业链上各环节上的创新要素与资源,聚焦在公司自主研发战略上。

  在集团外,中央研究院发挥体制、机制和载体作用,以西安为基地,依托西安科技与人才优势和以西安为枢纽对横跨亚、欧、美三大洲全球高端技术与前沿市场的辐射功能,整合、吸纳国内及全球机床装备顶级人才,建立形式多样的“产学研用”协同研发与创新合作的平台和模式。

  此外,秦川集团还不断加大投入,5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约12亿元,新增关键机械、动力设备及检测设备超过500台/套,自制了一批整机和部件试验台,有效改善和提高了数控机床试验检测条件、手段和能力。

  在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究的推动和高端市场用户需求的拉动下,秦川集团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产学研用”的方式,使基础研究成果走到国民经济和战略产业的主战场。

  特别是针对复杂型面的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对汽车、发电设备、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用户工艺技术开发上,秦川集团充分汇聚企业工程技术优势、高校基础研究能力和海内外领域专家智慧,在若干方向上形成了以领军人才为带头人、技术专家和骨干为主体的梯队式高效研发团队,引领企业走向数控机床产业的高端。

  目前,秦川集团形成了年产系列齿轮磨床600台、螺纹磨床300台、外圆磨床1000台、数控车铣类机床12000台、液压件30万套、齿轮(箱)50万套(件)、复杂刀具20万套的生产能力,经济效益连续多年居行业前茅。公司的数控精密磨齿机、龙门式车铣(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精密螺纹磨床、精密外圆磨床以及数控复杂刀具、齿轮测量仪、精密滚动功能部件等一批高端新产品先后打入轿车、石化、风电、船舶等国内重点行业的大型企业。

  创新动力源于市场

  走进秦川的生产车间,一台台新式中高端数控机床,跃入记者眼帘。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兴元指着一台规格型号为YK73125A的数控成型砂轮磨齿机对记者说,“这台机床已被美国的一家公司购买,7月初将发货运往美国,在参加完芝加哥的展览会后交付用户。”据介绍,此次被美国公司买走的还有另外一台规格型号为QMK008的数控拉刀磨床。

  出口美国,与国外先进的机床产品决高下,秦川集团在国际高端机床市场中取得了一席之地。然而,10年前,秦川却面临着向何处去的抉择。当时的我国机床行业已处于“低端混战,高端无奈”的状态。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中低端产品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挤压,如果继续停留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对秦川将是致命的打击。龙兴元解释说,“秦川的产品用户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同样品质的产品,秦川将比别人承担更多的运输成本,这样一来,再做中低端产品,将毫无竞争力。”

  怎么办?也许是因为远离市场,秦川人对市场反而更为敏感。以龙兴元为董事长的管理层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船舶等行业对高端精密数控机床的需求将越来越大。龙兴元说,“只有紧跟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方向,适应世界产业生态发展变化,才能最终主导产业发展。”

  在对机床市场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基础上,秦川集团果断决定,确立了未来产品开发方向:精密、复合、高效、特种、环保,并提出了立足精密加工、精密装配、精密检测优势,坚持“高端技术、高端市场、高效益”战略的技术创新目标。

  秦川集团的精密数控高效圆柱齿轮磨齿机,加工精度达到国家标准3至4级,占据国内75%的市场份额,是我国惟一能够与德国、瑞士、美国等世界顶级齿轮机床制造巨头抗衡的民族品牌。

  瞄准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先后开发出GZ116A数控高速车轴(车桥)磨床、GZ139数控双砂轮架车轴专用磨床,占我国两大机车企业同类设备采购量的90%,成为进口替代产品。

  从“结构先导”到“工艺先导”

  “基于为用户提供工艺解决方案的创新驱动,机床行业和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才具有深度掘进的内驱力。”秦川集团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田沙说。

  传统的“以结构为先导”的模式,从结构、型号、标准出发研发产品,消费者只能是产品的被动接受者,产品不能真正满足市场需求。而“以工艺为先导”,让用户一开始便参加到产品开发过程中,并为用户提供工艺试验,由科研人员沿工艺(市场)—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产品改进的路线循环反馈,最终完全满足用户的生产和工艺需求。

  田沙介绍说,以齿轮机床为例,秦川为用户集成了热(处理)前从齿坯的车削、制齿(滚/拉/插/剃)与相应切削刀具,热(处理)后从端面与内孔磨削、磨齿、精整(包括工装卡具)及检测的系统服务能力。同时基于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市场需求,秦川的齿轮磨床也经历了从纯机械式到PC控制、从全数字控制到智能化的发展,这些都是企业改“结构先导”为“工艺先导”,让用户参与产品的研发,并为用户提供工艺试验。

  近年来,汽车行业是秦川集团服务的重点领域。2010年初,秦川集团进入比亚迪严格的工艺考察和论证,整个试验过程中,整条生产线表现稳定,加工工艺完全符合要求,极好地解决了比亚迪汽车乘用车齿轮精加工工艺。

  田沙告诉记者,“在采用我们的磨齿机进行工艺试验的同时,比亚迪还采用了国外同类产品进行试验,在加工同类产品、采用相同工艺的前提下,秦川的磨齿机展现了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并以高性价比优势打动了比亚迪。”

  “以工艺为先导”,实现了秦川高端技术产品与市场的无缝对接,让秦川集团在占领了市场制高点的同时,也占领技术制高点。

  2010年6月,秦川集团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签下了71台YK7236A/B等数控高效多头蜗杆砂轮磨齿机订单,用于比亚迪深圳、西安生产基地,总价值约数亿元。“这是秦川集团以用户工艺为先导的技术路线的成功,标志着秦川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高效多头蜗杆砂轮磨齿机已正式大批量进入轿车行业。”田沙说。

  当前,世界机床产业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单机让位于系统,强调主机性能让位于强调服务及成套解决方案。秦川集团展示了其作为一个专业齿轮加工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

  (责任编辑:段丹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