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树新:公益不再是新的明星符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5 17:11 来源: 新浪财经
联和运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联和运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年2月4日-6日,201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二届年会在黑龙江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市场的力量——纪念邓小平‘南巡’二十年”。图为联和运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新。

  张树新:我刚才听王兵讲,讨论一个很久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一个公益行业的IDG.其实这里想回归几个认识,因为从04年被杨平抓着开始进了阿拉善,后来我介入不少公益的组织,我们也有一些学术资助项目,有很多都是NGO的形式。从04年到现在有八年的时间,有很多有趣的观察,就是中国的公益企业的现状。确实我同意汤敏的意见,也许就是92年我们刚刚下海做生意的局面下,就是很多单干的个体户,那么他其实可能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到这个行当里面,其实从规范化到能力,到大量缺失的资金市场,它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它系统在构架中,因为我们都是20年前做生意的人,其实恍惚间就回到了一个全部是基本常识问题的局面。就是你经常面对一个NGO创业的青年人,你给他讲的全是常识最基本面的东西,你有的时候要跟他分清楚说,他除了有道德的冲动,激情,好人好事的激励之外,他必须要有能力,他必须要有像创业一样经受所有的训练,他必须有基本的业务能力,这都是基本概念,这是20年前自我学习的过程。

  回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几年我参加非公募基金论坛,我一直讲一句话,中国这代创业型企业家,把他们的精神和能力向社会企业的转移,不只是金钱。我觉得我们现在经常把商人和企业家混为一谈,我觉得商人是这样的,就是你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机会,也许你一个人,然后一把就赚到非常多的钱,他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商人。我们不做道德评价,他可能有很多的钱,他可能捐赠,这是慈善的对象。公益又不太一样,公益是在我们今天非常残缺的公共社会中来扮演一个分子,这个分子要为我们未来更加良善的社会系统努力。他构建了一个良善的社会细胞,它的使命完全是社会改造,这种情形下,由于它是过去没有的事情,所以它需要非常强的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它不完全来自于道德激励和理想支持。其实有大量的能力,包括我们所有说的企业的基本面。其实我刚才听王兵讲话讲的全都是企业术语,他的商业模型很好,可测量,又简单,然后大家亲眼看到说我捐了多少钱我就救了多少孩子。因为这是要可测量的,而且它可以反映到大量跨国公司公益的报表上。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其实如果王兵不自己介入,不用你过去企业家的能力来创业,来创立这个组织,这个组织会生存吗?这一直是内部我们经常讨论阿拉善的问题,我们这些号称的创始人我们谁真正的进去在里面做了一个秘书长?没有。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一直在想象我们好像似乎很伟大的企业家的精神和能力,可以向这个组织转移,但是这个组织本身它的所有者和它真的在负责任做这件事情之间,这个人的能力是无法转移的,在阿拉善更多听到的是治理的故事,听不到业务的故事,这几年来一直在讨论业务故事。

  亚布力论坛,我做了两届常务副会长,这种局面下,这里面集聚了这么多企业家的理想和抱负的时候,必须要找到它的商业模型。今天永光讲,终于定位对了,要做中国的NGO,就是支持中国草根NGO的成长,这就是维嘉原来的话。我们能不能做像互联网行业的IDG一样支持行业成长,支持行业成长问题又出来了。我们会发现说,什么都没有,你要当孵化器,你要建立像南都一样,建立基金,培养人。我们现在的基金都非常的具体,如果有一个在外企的白领下海做公益了,因为NGO付不起他的钱,他回去了,这个钱我们出,很具体,叫做人才留住基金,非常具体到这种程度。说我们希望支持整个行业成长,当然我们现在限于环保,因为这些企业家还是比较小心,别支持一个什么维权组织。包括我们要支持这个行业中有没有中介机构,可以评估,甚至我们建立了批发概念,谁能把钱投出去我们把钱给他,只要你做的事儿是我们想要的事儿。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中国的创业型的社会企业和NGO的从业者们,你们的开拓性、创业能力和对环境的建设能力,能不能像当初这批企业家一样披荆斩棘,能不能别讲概念,能不能认认真真的看商业模型等等,然后整合资源,就是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把中国所谓社会企业和NGO行业真的驱动出来,就是让它成功,让它可能,中国整个这代企业家,92派也好,互联网也好,这是完全没有的行业,但是由于这么多人的介入,他就出现了,这是企业家们必须面对的,不再是捐钱,不再是讲概念,公益不再是新的明星符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