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际热钱正在抄底中国股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4 09:4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黎友焕黎友焕

   ——和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的对话

  ■ 深圳特区报记者 谭德波

  核心提示:最近几个月,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出现和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境内热钱已出现外流迹象。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坊间亦常常将中国楼市和股市的暴涨,归咎为热钱在“兴风作浪”。去年以来,股市低迷,楼市有价无市,热钱到底去哪里了?中国应如何“调控”热钱,降低其带来的金融风险?为此,记者采访了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博士。

  1 热钱年初仍有流出迹象

  深圳特区报:最近,媒体一直热炒“热钱外流”,这一现象到底有没有发生?2012年的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如何?

  黎友焕:从我们课题组监测来看,2011年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有明显流出趋势,甚至出现净流出。去年四季度各月外汇占款连续减少,当季外汇储备13年来首次减少200亿美元,这是热钱外流的一个缩影。2012年1月延续这种资金流出趋势,但2012年2月上中旬有些微妙相反变化,由于时间太短,还不能确定是否有转折。

  热钱外流的主因,是资金开始回流发达国家。同时,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对资本流动也有较大影响。但就整个2012年来看,热钱流动变化趋势很难确定。目前在国内的存量热钱中,绝大部分被压在了房地产市场,新进来的流量较为分散。相比过去,流进房地产的资金很大程度不是炒作房地产,而是补充当前房企资金不足的困境。流进企业的目的也不是投资企业,而是补充当前生产性企业经营资金不足。

  深圳特区报: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热钱流入。热钱近年在中国的流动有什么规律?

  黎友焕:热钱进入中国在2003年前就已发生,但活动量小,没有引起关注。2003-2006年底,以热钱净流入为主,规模同样不大,不但没有对中国经济造成危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大了经济的繁荣。

  热钱流动的变化趋势发生在2007年。2007年后,热钱在中国波动性非常大,金融危机造成的各种不确实性,使得热钱在我国时进时出,且规模巨大。2008年5月出现的汶川大地震,极大地打击了境外热钱的信心。尤其是对奥运会股市行情的预期落空后,热钱抽逃现象非常严重,这种势头持续到2009年初。

  后一个阶段始于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领先于发达国家,率先出现回暖苗头。世界各大机构纷纷唱多中国经济发展,热钱预期收益增加。再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热钱大量涌入中国境内。在此期间,中国股市、楼市等资本市场价格迅速升至新水平。

  深圳特区报:热钱规模一直是个谜。当前中国的热钱存量到底有多少?

  黎友焕:热钱本来就不可以计算的。统计口径混乱很正常,就看看哪种方法较合理了。国内研究者争议很大,有的认为达8000亿美元,也有1.75万亿美元之说,先不论哪个说法正确,其数额巨大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国际热钱越多,金融风险就越大,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了我们很好的提醒。

  2 热钱涌入或损长期利益

  深圳特区报:关注热钱的人很多,但是热钱怎么进来、怎么获利却很隐蔽。假如一笔美国的热钱要进入深圳炒楼,具体过程如何?

  黎友焕:国际热钱进入中国的手法很多,比如通过“虚假贸易”。一些地下钱庄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往往通过虚假的贸易合同,把境外资金引进到国内合法“溜达”几个月。这笔钱在深圳炒楼,干什么都行。这只是热钱流入途径的冰山一角,还有投资、私带等多种方式。

  深圳特区报:热钱危害如此之大,如何有效管理热钱呢?

  黎友焕:热钱也是钱,上策是把热钱引向基础建设等生产性行业,使投机的热钱转化为中长期资本,但要做到这一点有难度。

  如果要“管理热钱”,有一个根本问题要理清,必须改变地方政府“GDP至上”的发展模式。

  为追求GDP增长,一些地方政府会极力开放和鼓励外资进入那些可以短期获利的市场,甚至把海外资本引到本地区楼市,看成是经济发展的标志。还有人把人民币升值和房价上涨的双重收益作为诱惑,来鼓励一些境外热钱投机楼市。这种短期和局部的地方利益,以牺牲国家经济利益和国民经济安全为代价,一定要改变。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内地的高利率,都是热钱进来的重要原因。要监控和管理热钱,还需要适时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弹性的改革。

  3 楼市火爆吸引热钱集聚

  深圳特区报:当前股市略有反弹,这和热钱有什么关系?热钱影响股市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黎友焕:热钱在股市的操作模式很简单。在明显弱市特征下,如果有超过预期的坏消息,市场会有过度反应。热钱持有者就会利用这个心理特征,以及其量大的优势,给市场一个象征性打压,吓走众多看多者。在市场低点,热钱会迅速低成本地买进筹码,在适当的时机卖出。近两年,每当热钱阶段性进入和流出,往往都会伴随中国股市的暴涨和暴跌。由于热钱进出迅速,许多股民跟不上节奏,而被深度套牢。热钱带给中国散户的,是资产大幅度缩水。

  2011年的股市一直在低位徘徊,这正与热钱流出有关。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使得一些热钱从股市转入楼市或者热炒大宗商品。2012年1月,股市出现了超过4%的涨幅,实际上有不少热钱在进行抄底。

  深圳特区报:热钱对当前的楼市有何影响?

  黎友焕:热钱对房地产的操控与股市相似,也是低吸高抛,但与散户不同,走低走高可由热钱操控。热钱大量进入房市,助长了房价泡沫。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元大幅升值,大量资金流入房市,迫使日本房价指数上涨4倍多。90年代随着泡沫破灭,日本不动产整体跌幅达75%。不仅在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在货币持续升值过程中,楼市同样经历了由暴涨到暴跌的过程。

  目前,内地热钱主要被压在楼市,集中于高档住宅和商业地产。资金集中在高端,则会挤压中低档房产的投资,造成中低档住宅市场供求失衡,进一步抬高了房价。目前楼市正在经历较大博弈,有价无市的拉锯行情,让热钱无法抽身。何时抽身还要看政策与各方的博弈结果,但热钱流出肯定会加速房价下滑,最终影响取决于资金撤离规模和时间。

  热钱今后将更多涌入二三线城市,因为它们并非重点调控目标,这让热钱有机可乘。农民进城首选二三线城市,如果热钱在这些地方炒楼,这将严重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关部门不能不考虑。

  嘉宾简介

  黎友焕,经济学博士,英国诺丁汉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企业社会责任杂志社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境外资金在中国大陆异常流动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多年跟踪研究中国地下钱庄及跨境资本流动,被称为中国“热钱研究第一人”。

  相关新闻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报告显示

  中国去年跨境资金流入规模大减

  据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国家外汇管理局23日发布报告称,2011年,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减少、波动加剧,出现了从大量净流入到趋于平衡的明显变化。这一变化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外汇局当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称,2011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比较平静,投融资活动相对活跃。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本外币正向利差等因素驱动下,我国持续面临较大的跨境资金净流入压力。下半年,欧美主权债务问题交织在一起且不断恶化,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尤其是9月底以来,外部流动性进一步趋紧,境内外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明显放缓,部分渠道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净流出。

  就“热钱”来说,报告指出,我国外贸进出口和跨境直接投资活动中可能包含一些违规资金流动,这些违规资金流动既有流入也有流出,而且大都披着合法外衣、蚂蚁搬家式地流动,难以甄别和量化。但总的来说,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外贸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外上市融资四大贸易投资因素贡献了超过90%的储备增加额。其中,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净额为366亿美元。如果剔除全年人民币跨境净支付近400亿美元的因素,2011年波动性较大的跨境外汇收支相抵仅为负31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0.04%。其中,前三季度波动性较大的资金净流入约600亿美元,第四季度此类资金又净流出了约600亿美元。

  报告分析称,2011年四季度出现的我国资金流出总体利大于弊,是市场与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境内机构和个人的涉外收支行为出现调整;另一方面是因为稳出口、扩进口、打热钱、控流入的涉外经济政策调控成效开始显现。未来,支持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基本面因素依然存在,但由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空前复杂和严峻,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可能减少,波动将有所加大。

  报告称,2011年跨境资金流动呈现的这一变化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放缓甚至暂时流出符合政策调控目标,显示了减顺差、促平衡的政策初现成效。这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有利于化解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缓解人民币汇率重估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压力。这种变化为改善宏观调控和推进各项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做出了积极贡献。

  报告建议,我国应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结构、扩内需、减顺差、促平衡”,不断夯实我国抵御跨境资金流动冲击的经济基础。外汇管理部门将一方面坚守风险底线,构建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冲击的体制机制,保持对异常外汇资金的密切监测和高压态势;另一方面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