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股评论:失落的乐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21:49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纽约时报》Bits博客作者比尔顿(NICK BILTON)撰文指出,伴随科技行业的演进,科技创新的最原始动机,为了更美好和更有趣而工作的动机正在被做强做大和不惜代价获得成功所取代,这是科技行业的悲哀。

  以下即比尔顿的博客全文:

  “有趣”这样的形容词,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用到汽车行业身上的。不必说,航空业也是一样的说不上有趣。电话公司距离有趣也很远。只是,这些行业最初发轫的时候还是充满乐趣的,从一群有点笨手笨脚的毛头小子开始,就像今天的互联网行业一样。

  当公司日益成长壮大,并开始利用自己的力量来欺凌较小的竞争对手,一切自然也就变得无趣起来。在这一过程当中,这些企业同时也逐渐停止为消费者最大利益考虑的产品。于是乎,要么消费者离开,要么监管者介入——监管部门,我们都知道那更加是说不上有趣的。

  在互联网行业,当企业彼此狙击,却逐渐无视对隐私权的重大侵犯,他们也就走到了一个临界点,要步那些真正美国蓝筹行业的后尘了——他们正在失去对乐趣的感知。

  在苹果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当年乔布斯(Steven P. Jobs)和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创业的时候,他们还只是两个喜欢科技的,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可现在的苹果,就像是一部庞大的机器,看上去谁也阻止不了其运转,为了胜利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苹果的移动操作系统iOS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苹果总是宣称,是他们为iOS这个修剪精美的花园建立了高高的围墙,防止了少数满怀恶意的人偷偷钻进来,窃取自己消费者最宝贵的信息和隐私。根据这样的逻辑,苹果已经拒绝了成千上万的应用程序进入自己的应用程序店面——这些被拒绝的产品一般都是来自苹果的竞争对手。

  然而,最近几周以来所发生的事情却让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苹果对于消费者的保护其实并没有他们所宣称的那样妥帖。上个月,人们发现,正是他们的漏洞使得一些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得到许可的情况下自由进入消费者手机的通信录。苹果的一个漏洞还允许开发者去利用消费者的整个相册。这哪里是保卫森严的美丽花园?简直就是路边乱哄哄的马戏大棚。

  日前,苹果拒绝了让高丁(Seth Godin)的新电子书《停止贩卖梦想》(Stop Selling Dreams)进入自己的iBookstore。高丁解释说,苹果之所以拒绝这本书上架,是因为书中有很多链接,可以让读者轻而易举地去亚马逊(微博)购书。想象一下,如果一本纸质书中提到了巴恩斯诺博,就会有书店拒绝其上架吗?

  对此,苹果又作何解释呢?不必说,该公司自然是拒绝发表评论。你已经有了5000亿美元的身家,当然不必什么都去解释。

  谷歌(微博)看上去也不见得比苹果有趣。基于安卓软件的应用程序也有一些可以直扑用户的图片。谷歌现在的工作重心就是要大力推展Google Plus,尽管这一产品对于该公司本身多少构成了一点讽刺——一家如此富有独创精神的公司会去开发这种模仿色彩浓厚的产品。更不必说,谷歌的隐私政策,其有趣程度是和牙科诊所的椅子不相上下的。

  “曾经有那么一个年代,那时候人们在互联网上构筑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梦想,而不是梦想着成为最大的公司之一;他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下一个通用汽车。”哥伦比亚法学院教授吴修铭感慨,“可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现在网络上爆发了一场文化大战,乐趣被一点点剔除出去了。”

  这么干的还不仅仅只是大公司。我现在下载应用程序的时候是愈来愈小心了,在网上前述新服务协议时也是如此,我总害怕这些产品和服务背后的人们怀着怎样无良的动机。我在手机上装《愤怒的小鸟(微博)》,我的通信录会不会因此泄漏?我真的想要看到有警告跳出来,告诉我某个应用程序正在接入我的曾经被认为是隐私的资料?

  在许多其他的人看来,关于隐私问题的辩论正在蚕食人们对互联网本身的信任。

  比如,上周我曾经在Twitter上告诉人们该如何去做,才能在谷歌改变隐私政策之前清除自己的搜索历史,这段话很快就被转发了超过两千次。我以前也曾经在这里转发苹果的声明,乔布斯的话,或者是好玩的猫咪视频,但是转发次数最多也是五百次。顺便说一下,在我发的那些东西里面,现在唯一称得上有趣的,恐怕也就只剩下了猫咪视频。

  当然,这并不是说互联网已经是个糟糕的所在,所有科技公司都变成了侵袭我们的魔鬼。硅谷和新技术的回报现在依然还当得起新美国梦的评价。

  “在互联网上,一方面,我们可以找到乐趣,可以推动技术的变革。”吴修铭评论道,“而在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遭遇了美国企业文化,认为只要不能做强做大就是失败的美国企业文化:如果不能每年让营收翻一番,你就是输家。”

  硅谷仍然还有着一直以来美丽而大胆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所有一切,破坏只是一点点,而且还可以通过软件和技术予以修复和改进。

  企业家们在谈到自己公司的任务时,总是会例行公事地说,我们生活的有些方面不尽如人意,而他们就是要修复和改进,比如银行系统、出行方式、家务、教育等等。在多数时候,至少客观上,他们是对的,而且也的确拿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解决方案。

  可是科技公司,这些从诞生之初原本就是为了创新,为了让世界更美好的企业,看上去却好像正在向着汽车、航空和电话行业滑落,一切已经不可逆转。这显然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子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