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守宏:城市福利不再与户口性质相挂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5 12:00 来源: 新浪财经由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举办“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于2012年3月25日在上海召开。图为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演讲。
黄守宏: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会组委会邀请我来做一个发言,同时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叫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
刚才前面几位领导和专家,其实已经谈到这个问题了。应该说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里面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生活在城市,但不是城市中的市民,所以这形成了一个农民工与城市之间,有些人称之为鱼水关系,有些人称之为,中国不仅在城乡之间存在二元结构,在城市内部也存在着二元结构。
这种状态不用而言,对农民工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没有社会归属感,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对于社会来讲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当前让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关系到我国城镇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怎么才能促进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对这个问题,随着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讨论进一步热烈,各位可能从中国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已经看到了,在“两会”上,特别是全国政协会议上有180余件提案,占整个政协提案的接近10%,都是聚焦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
有些同志就讲,中国的农民工要融入城市,首先要解决户籍问题。因为中国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鱼水关系的形成,既有一般的移民社会里面的移民到一个新的地方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意识、思想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就是由于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特别是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社会福利制度。所以一般的推论来说,要让农民工融入城市,前提是要解决户籍问题。
对户籍问题这些年应该是我们国家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今年2月26号,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在这个通知里面应该说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因为这里面有几个重要的突破。
其中一个就是明确了地级市,就业三年以上有一定的其他条件就可以在城市落户。同志们都知道地级市在很多地方来讲也是很大的城市了,所以户籍制度的放开也标志了户籍制度改革重大进展。
总的来看,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过快、人口过度集聚,带来了一系列的可以说是不可持续的问题,生态环境、污染等等。如果说我们的政策导向再指向大城市,可能问题会进一步的恶化,同时中小城市发展又进一步落后。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政策导向应该是鼓励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发展,那么与之相适应,我们的户籍制度改革也应该围绕这个大的战略来进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对这个文件的基调应该还是积极评价。
同时,如果说大城市放开,不是取决于你的主观愿望,不光是承载能力的问题,其实还有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个如果把大城市的户口放开,这背后附着于福利制度,这里就有成本支付的问题,谁来支付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之间的成本,这个成本是不低的。
第二个既有利益阶层的不同的意见。改革进行到现在,不仅是一种增量的改革,大家都赞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户籍放开之后,带来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同群体之间,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有一种冲突,其中就表现在老市民,对新来者抵触、排斥的情绪。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该积极稳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户籍制度的文件,指向有客观的原因。
但是有些同志就讲了,让我融入城市,又不给我户口,特别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大城市的户口,对农民工来讲,又是可望不可及的,怎么融入呢?融入城市首先一种制度性的保证。同时在这个文件的里面,提出一个非常重大的思路,就是今后出台政策,关于就业、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政策,不再与户口性质相挂钩。
这话的本身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些年很多方面呼吁的,要把户籍与背后附加的一些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脱钩的一个重要的一步。如果顺着这个思路下去,既然今后出台政策不与这个挂钩,有没有可能对过去出台的一些政策也不再挂钩呢。
其实现在从最近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不仅仅是中央的政策是朝这个方向来走的,各地很多实践也是朝这个方向走的,所以我就大胆的设想,如果说我们顺着这条路继续往前推进,即使农民工在短期内不能获得城市户口,其实已经在逐步享受到城市居民实质享有的那种福利、基本的公共服务。那个时候户口基本上回归本位了,只是作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而已。
国家这几年已经采取了鼓励支持流入地政府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政策措施,比如说对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女上学,财政部每年都要支持几百亿。这一下子教育上的钱大量的增加。怎么花这个钱呢?我个人认为很大一块就应该把这个钱投向于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吸收农民工子女来就学。
从我个人不主张建打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还是鼓励公办学校扩大自己的能力,吸收农民工子女来上学。既然要融合,通过孩子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是促进社会融合最管用的,也是最长久的办法。
要促进社会融合,除了制度安排之外,还有社区,因为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社区的,如果农民工要融入城市社会,社区是一个基础。对于农民工融入社区,今年一月份,民政部发布了一个关于农民工融入社区的意见,这个意见是中央部门第一个发布的关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一个文件。
而且在前几年民政工作会议又提出一个目标,2015年城市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要覆盖到90%以上的农民工。所以我想如果按照这个目标走下去,大家都能这样做,那么农民工融入城市,就会有一个快的进展、快的步伐。
限于时间,这个问题来不及更多的讲了,最后我想讲一点,我相信通过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中国的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将会呈现一个和谐式的融入,我们中国经济的社会将呈现一个包容式的发展。我们社会财富的分享将是公平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