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吴敬琏:过去发展模式走到尽头 必须要提高效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16:14 来源: 新浪财经
图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吴敬琏发言。 图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吴敬琏发言。

  2012年4月21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迎来了近3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精英领袖,举办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2级EMBA开学典礼。图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吴敬琏发言。

  吴敬琏表示,过去我们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或者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语言叫做中等收入陷阱。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根本点就在于过去所依赖的推动增长的因素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必须找到新的能够推动增长的因素,而且能够让这些因素发生作用。

  他还表示,过去30年,我们碰到了一个体制问题,叫做体制性障碍。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就要推进改革,要改变我们落后的经济体制。应该说过去这些年,大致上有10年左右,改革放慢了。所以现在需要通过推进改革,建立一个更加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经济体制、更加有竞争强度的经济体制,来保证我们的创新,保证效率的提高。从顶层来说,要强调顶层设计,top-down design这是一个网络设计说法,意思是从最上面往下来进行设计。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我们要建立一个法治的市场经济大系统,它有许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要再进行设计。

  以下为发言实录:

  欢迎新同学成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一员!我今天想要跟同学们谈的主题是“迎接新挑战,备战中欧”。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企业家现在面临竞争的形势,遇到严峻的挑战;第二,为了迎接挑战要做准备,中欧这个地方是做准备的一个最好的学校。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学习机会做好准备,在下一步中国企业的发展中,亮出你们的身手来。

  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新挑战来自何处;第二个问题,为了迎接新挑战需要做哪些准备;第三个问题,如何在中欧做好准备。

  第一个问题:新挑战来自何处?我们要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所处的态势,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企业所处的环境做一个估量。我们要非常冷静地认识到,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的发展应该说是很顺利的,在短短30年间,中国从一个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到一个高水平的中等收入国家,要准备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成为一个高收入的国家。

  中国现在的经济活动总量是世界第二,在很多方面都到了世界的前列。但是我们要很冷静地认识到,这样一个30年的顺利发展,或者说我们的企业能够在短时期内就挣快钱、挣大钱,这个情况很快就要过去了。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你只要仔细地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过去这30年,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很多企业从一个个人企业、家庭企业变成了一个中等水平甚至是大企业,他是靠的什么呢?总的来说就是靠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得我们在许多方面迅速发展起来了:

  第一,改革解放了中国人所具有的企业家的创业能力。在过去改革开放以前,在中国,民间创业是被禁止的,哪怕一块自留地、家庭副业都叫做资本主义的尾巴,长途贩运叫做刑事犯罪。所以人们都说,中国人、华人是天生的企业家,但是大陆的华人除外。改革开放就解放了华人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现在民间创业的企业,包括个体企业,有几千万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力量,这是我们这3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基本动力。

  第二,改革打破了过去的发展模式。我们过去发展模式的一个特点叫做“城乡隔绝”,由政府主导进行强制性的投资来实现工业化,这样的模式效率极低。改革以后打破了这个模式,使得一些很重要的基本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利用。最明显的是劳动力资源。过去因为城乡隔绝,大量的具有很好素质的、很好纪律的、吃苦耐劳的劳动者,在农村处在低就业状态、半失业状态。改革以后,大致上有1.5亿到2亿的农村劳动力转到城市的非农产业就业,这样从一个低效率的状态变成了一个比较高的效率的状态,就使得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地提高了。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生产力呢?这是可以想像的。另外就是大量的农用土地和荒地变成了城市用地,或者是工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办公楼用地,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了。有多大面积呢?超过爱尔兰这个国家的全部国土面积。

  第三,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两方面的推动。一个方面是大家都明显看得到的出口大量增加。出口大量增加使得我们整个市场需求大大地扩大了。一个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特别是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和中期阶段,常常产生一个问题:要大量地投资,于是投资率在GDP里面占的比重就越来越高,而消费率就相对地降低,这样就造成了最终需求不足。对外开放打开了国际市场。中国成为这么大的一个出口大国,而且有大量的外贸盈余,所以出口的需求就补充了国内需求的不足,使得大范围的需求的提升成为支撑我们高速度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外开放使得我们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完全依靠原始型的创新,在过去的200年间,使中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积累了极大的差距。对外开放以后用短短的大概20年的时间,一般性的技术水平,跟国际上的一般水平相比,差距迅速地缩小。

  总结刚才讲到的这几方面:改革一方面使得资源的投入增加了,投资项目增加了。这就是说要素的数量得到了增加,支撑了我们的快速发展。另外一方面要素使用结构的变化和对外开放,使得我们全要素生产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所以我们在过去30年,不但是投资增加使得我们的增长有很高的速度,而且我们的效率提高,即经济学讲到的索洛余量,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比起过去来说有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在赶超型经济的前提下,政府动员资源的能力和协调的能力也助推了我们的经济增长。

  但是,到了大概世纪之交,我们就逐渐发现,原来这些优势逐渐逐渐地衰退了。比如说劳动力的结构转移,在大概5、6年以前出现了所谓刘易斯拐点,也就是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应这种情况已经变化了。所以要靠劳动力的结构变化去提高效率,余地不大,而且劳动成本迅速地提升,从5年前就开始了。

  当我们的技术水平跟国外的技术水平差别很大的情况之下,可以利用对外开放,引进技术,甚至用市场换技术的办法,迅速地实现差距的缩小。但是当我们普遍的技术水平跟国际上的平均水平差距无几的情况之下,这就要靠原始型的创新了,就不能把技术拿过来就解决问题。就是说,原来的优势已经消退了,而原来有些做法的副作用可是越来越明显了。比如说政府,政府在我们过去的发展中,在动员资源投入他指定的方向上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追赶的时候这是有效的,利大于弊的,当你要力争成为领跑集团的一员的时候,要靠创新。创新的不确定性非常地大,政府是没有这个能力来决定的。

  在过去两年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大家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发展新兴产业不确定性太大,而政府投入资源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于是就发生这样的情况:当全国各地政府都把资源投向新能源的时候,没过几天就发现这个方面的需要压缩了,出现大量的过剩、大量的亏损,这就说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所以过去我们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或者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语言叫做中等收入陷阱。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根本点就在于过去所依赖的推动增长的因素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必须找到新的能够推动增长的因素,而且能够让这些因素发生作用。

  前一阶段,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各种路径、方案的选择,做了一份《2030的中国》报告。这个报告里面有一句话,“要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最根本的一条是下注在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全要素生产率)上,要把所有的力量放在新的驱动增长的因素上,即效率提高。一种语言就叫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另外一种语言就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讲到提高效率,应该说我们已经提出30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转过来。现在已经迫在眉睫、不转不行了。

  我们可以看一看现在的资源状况、生态状况,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用过去的增长方式,我们现在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就靠发行货币来支撑增长,结果货币超发所引起的宏观经济问题,使得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两难的困境,叫做既不能紧又不能松。紧了怕它崩盘,减速减得太快,但是又不能松,松了以后我们的房地产泡沫问题并没有解决,通胀的压力并没有根本上降低。所以这种办法已经不行了,一定要转变。

  转变又碰到一个问题,为什么30多年都解决不了呢?是因为体制有问题,就是30年前就提出过的,叫做体制性障碍。根本的办法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就要推进改革,要改变我们落后的经济体制。应该说过去这些年,大致上有10年左右,我们改革放慢了。所以现在需要通过推进改革,建立一个更加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经济体制、更加有竞争强度的经济体制,来保证我们的创新,保证效率的提高。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从上面来说,从顶层来说,要强调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一个网络设计中间提出的一个说法,叫做top-down design,从最上面往下来进行设计。首先是要一个什么样的经济?是一个政府控制着整个市场、整个社会的所谓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还是一个法治、有规则的市场经济?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我们要建立一个法治的市场经济。这个市场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它有许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要进行设计,这是从去年以来最热的一个话题。

  另外一方面,因为有实际的需要,所以从下到上的一些制度创新的春天到来了。惊蛰已过,新制度创新从基层往上,在出现一些新的现象。比如说,上海的增值税扩容,主要是使得我们的服务业不至于受到营业税的多重征税的限制,让我们的服务业能够发展起来。

  比如说广东省最近的关于企业注册的改革,就体现出市场经济所必要的“非禁即入”,即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限制进入的都自由进入,简化企业的注册登记的手续。像这样一些改革正在各个地方有很多新的创新。增值税扩容是从上海开始的,开始的时候好像中央的财政和税务机关都是表现得比较被动,比较保守,害怕减收,但是很快就在全国推行。现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已经完全改变了他们的态度,积极地到处推行,而且保证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给这种改革以政府的补助。

  顶层设计和从下到上的制度创新,这两个力量正在汇成一个巨大的潮流。我们在今年秋天以后政府就换届,新的一届政府很有可能就会迎来一个由改革推进增长的新时代。而改革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只有正面的影响没有负面的影响。因为改革会加强竞争度。竞争是能够造成繁荣的,但是对每一个企业来说,它要面对很严酷的竞争压力。

  我们现在就面临着这样的形势,大的改革会使得整个市场的竞争度加强,企业要适应这种状态,适应这种新的经营环境,迎接新的挑战。

  为了迎接这个新的挑战,企业家就要做好准备。我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正好是这么一个学府,是一个帮助企业家吸收新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来迎接新挑战的一个很好的学府。

  为了迎接新挑战,就需要对过去我们的经营活动作出总结。过去那种在靠拼资源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容易地挣快钱的方法,在新的形势之下恐怕就不行了。The party is over。那怎么办呢?就需要爬坡。

  新的更规范的市场上的竞争,可以说是一场恶战。希望我们的学员能够在中欧这个环境下,做好新的、激烈的,当然是规范的竞争环境中的各种准备工作。

  过去在中国不很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可以靠一些前市场经济的办法,比如说结交官府、拿到特殊政策来发财致富。但是,在一个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不行了,而要靠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对社会做出贡献来提升自己的盈利水平和收入水平。

  中国过去的企业家常常向一本小说去学习,那本小说叫《胡雪岩》。胡雪岩的基本办法就是结交政府,而不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自己对社会做出贡献,使得自己的企业、自己的事业能够发展。

  中国将会有一个更加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要迎接这个挑战,就需要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企业家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迎接新挑战,备战中欧。我们作为教员,也希望在企业家备战中欧中完成我们的任务。希望我们能够在教学相长、在合作中,使得学员们的经营能力、在竞争中取胜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我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有句话叫“中国深度、全球广度”。希望我们的学员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

  我的讲话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取得成功,让我们共同努力。谢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